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孙勇

半月刊

1002-6630

chnfood@chnfood.cn

010-83155446/47/48/49/50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食品科学/Journal Food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并从1982年起成为美国权威的《化学文摘》最早摘登的中国食品科技刊物;1992年被国家科委选定为食品行业的核心期刊;1995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选定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或重点收录。目前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惟一收录的食品行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婴儿配方乳粉中食源性致病菌双重ER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林志伟王帅王迎春吴占文...
    347-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多重筛查婴儿配方乳粉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建立克罗诺杆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双重酶促重组等温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快速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筛选确定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好、扩增效率高的引物探针.经过优化建立两组双重ERA检测体系可快速筛查4种食源性致病菌.该方法对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均为10-2 ng/μL:对克罗诺杆菌的检出限为1ng/μL.模拟污染实验显示,污染量为1 CFU/mL的样品增菌培养6 h后,可检出4种致病菌.应用该方法对市售婴儿配方乳粉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行业标准规定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一致,证实了本研究建立的双重ERA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本方法仅需20 min左右即可一次性检出4种致病菌,相较于传统的"金标准"方法以及实时荧光PCR法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对于推进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酶促等温扩增技术克罗诺杆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双重荧光RT-ERA技术快速检测贝类食品中诺如病毒

    吴占文王帅康婕李涛...
    35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逆转录-酶促重组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RT-ERA)技术,以MS2作为模式过程控制病毒,建立一种贝类食品中GⅠ与GⅡ型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双重荧光RT-ER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将GⅠ、GⅡ NoV参考靶序列克隆到带有T7启动子的载体中,通过体外转录的方式获得高纯度NoVRNA参考样品.以设计的MS2噬菌体引物探针,与实验室前期筛选的GⅠ、GⅡNoV引物探针进行双重荧光RT-ERA实验,并对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进行优化,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最后,采用建立的方法开展真实样本检测,以GB 4789.42-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诺如病毒检验》为参比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对比,确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建立MS2与GⅠ、MS2与GⅡ两组双重荧光RT-ERA检测方法,最佳引物及探针体积分别为4.1μL与1.8µL,检测时间可缩短至10 min左右,且最低可检出102拷贝/μL的NoV核酸样品.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9份真实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GB 4789.42-2016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RT-ERA检测方法可实现对MS2、GⅠ和GⅡNoV的同时检测,且灵敏度高、准确性强,为今后NoV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一定基础.

    诺如病毒逆转录-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双重荧光快速检测贝类

    GC-MS/MS法测定猪肉中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

    陆静焦艳娜成婧申甜甜...
    364-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仪器,采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猪肉中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样品经索氏提取,酸化硅胶除脂.然后经过多层硅胶柱、碱性氧化铝柱和活性炭柱净化,分别收集含二噁英(dioxins,PCDD/Fs)和二噁英类多氯联苯(dioxin 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DL-PCBs)的组分.最后经浓缩溶剂交换后供GC-MS/MS测定.从样品的除脂方式、脂肪含量对净化的影响、系统空白污染来源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凝胶渗透色谱除脂对PCDD/Fs和DL-PCBs的回收率影响较大,酸化硅胶除脂更适合超痕量的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二噁英检测的系统空白污染主要来自于索氏提取仪.该方法中内标的回收率为45.3%~122.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0%~14.7%;目标物的回收率为64.9%~118.8%,RSD为1.1%~14.7%,方法线性和检出限能够达到GB 5009.205-2013《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的相关要求,适用于猪肉样品中PCDD/Fs和DL-PCBs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二噁英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猪肉

    双官能团化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氨基糖苷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唐敏敏邵雪梅高巍宋锦柱...
    372-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琥珀酸苷和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MCM-41进行改性,合成了新型反相/阳离子交换混合模式的介孔二氧化硅吸附剂作为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填料.优化SPE参数,使用氨基(Amide)色谱柱分离,建立牛奶中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说明合成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径和官能团修饰,对AGs表现出强大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与仅羧基化的材料相比,双官能团化的合成材料显著改善了牛奶样本的基质干扰.结果表明,6种AGs在5~500 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992 7~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30~2.50 ng/mL,平均回收率为74.3%~107%,相对标准偏差为2.6%~15.7%.该材料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作为SPE填料可操作性强,今后可拓展应用至其他食品或农产品样本中AGs的检测.

    介孔材料MCM-41固相萃取氨基糖苷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质效应牛奶

    基于金@铂纳米酶的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

    李博然成璐瑶曹智鸿程楠...
    381-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食品中残留过氧化氢便捷、灵敏的检测,研制一种基于金@铂纳米酶的过氧化氢快速检测试纸.该试纸以Whatman No.l滤纸为载体,以金@铂纳米酶为催化剂,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为显色剂,以pH 4.6的醋酸-醋酸钠溶液为缓冲体系制备而成.通过优化试纸制作工艺,确定试纸浸泡时间为10 s,最快显色稳定时间为3 min.该试纸检出限为0.34 mg/kg,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3 1).该试纸制作方便、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可以应用于食品各流通环节的即时现场检测.

    过氧化氢快速检测试纸法纳米酶泡椒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