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与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与机械
长沙理工大学
食品与机械

长沙理工大学

黄寿恩

双月刊

1003-5788

foodmm@vip.sina.com

0731-85258200

410077

长沙市赤岭路9号

食品与机械/Journal Food & Machin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与机械》杂志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旨在指导行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指引投资方向,引导产品开发,设有权威论坛、科研开发、市场分析、提取与活性、安全与检测、生产应用、机械与设计、包装与设计、个案分析、专论与综述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现制饮料中7种合成着色剂

    姚誉阳徐曼潘春燕缪雄...
    82-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法测定现制饮料中7种合成着色剂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纯水提取2次,离心后,合并上清液,调节pH至3~4。利用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活化Poly-sery色素专用固相萃取小柱,并上样、淋洗、洗脱。洗脱液氮吹浓缩至200 μL,用50%流动相A+50%流动相B混合液定容至1。0 mL。色谱柱采用C18柱,流动相为20 mmol/L乙酸铵—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4,628 nm。结果:各物质在0。5~50。0 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方法检出限为 0。023~0。179 mg/kg,定量限为 0。078~0。598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4%~96。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4。2%。结论:该方法试剂使用量小,操作步骤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回收率高,重复性好,适合于批量样品测定。

    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现制饮料合成着色剂

    同位素内标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六堡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残留量

    石金娥张洪禹辛若竹丁梅...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广西六堡茶为例,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残留量。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80%乙腈+0。2%氨水)超声提取,流动相为0。1%甲酸—水和0。1%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内标法定量。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0。1~8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 6,检出限均为1。0 μg/kg,定量限均为3。0 μg/kg,满足茶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残留量的监管判定要求。通过加标验证,回收率均为92。0%~104。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4%。结论:试验方法结合净化管净化(147。7 mg PSA,15。1 mg GCB,887。2 mg 硫酸镁),以 Kinetex® 2。6μm Biphenyl 100 Å色谱柱(100 mm×3。0 mm)分离,解决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提取回收率低、前处理复杂的问题,使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出峰良好,抗干扰性强。

    六堡茶苦参碱氧化苦参碱UPLC-MS/MS

    微孔板法测定乳粉中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刘子音卓一鸣刘腊兰彭纳...
    95-9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微孔板法测定乳粉中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估。方法:按GB 5009。211-2022中微孔板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叶酸含量,依据JJF 1059。1-2012、CNAS-CL01-G003:2021 和 CNAS-GL05:2011 等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和指南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试验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95=22。08 μg/100 g(k=2),样品中叶酸含量为(282。33±22。08)μg/100 g。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接种微孔板过程、标准曲线拟合和测量重复性。结论:移液器的准确度和微生物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需保证仪器质量并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以降低不确定度。

    叶酸乳粉微孔板法不确定度

    热泵辅助无规填料表面蒸发装置浓缩热敏料液性能研究

    马莹禄陈东胡胜威王硕...
    100-10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设计一种低能耗、可在常压下低温浓缩热敏料液的表面蒸发浓缩装置。方法:建立装置的基本方程,分析体积蒸发通量和节能倍率随料液流量、料液温度、吹扫气流量、吹扫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制作试验台并通过试验得出一组最佳性能参数。结果:当料液流量为0。02 kg/s时,装置具有最高的节能倍率和较高的体积蒸发通量;当料液温度从30 ℃增加到50 ℃时,体积蒸发通量增加了224。68%,但节能倍率降低了 12,42%;当吹扫气流量从0。004 kg/s增加到0。006 kg/s时,体积蒸发通量增加了23。45%,但节能倍率降低了 7。74%;当吹扫气温度从10 ℃增加到30 ℃时,体积蒸发通量减少了 22。92%,但节能倍率升高了 37。49%;以糖度为15 °Brix的橙汁进行测试,当料液温度为38 ℃、吹扫气温度为26 ℃时,装置的体积蒸发通量可达219 kg/(m3-h),节能倍率可达3。3。结论:热泵辅助无规填料表面蒸发装置浓缩热敏料液时具有常压下低温浓缩、能耗低等特点。

    热敏料液橙汁浓缩无规填料表面蒸发热泵

    基于离散元的辊式磨粉机齿辊功率研究

    赵岐峰武文斌王雪峰贾华坡...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辊式磨粉机Ⅰ皮磨小麦制粉操作参数,降低制粉能耗。方法: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对轧距、喂料量、转速及转速比等关键制粉因素设计Box-Behnken试验,探究操作参数与制粉功率的关系。结果:对齿辊破碎功率影响的显著性排名依次为:转速比、轧距、喂料量、转速比二次项、轧距二次项、轧距和转速比交互、喂料量和转速比交互、轧距和喂料量交互。根据I皮磨粉机出粉要求不同,得到最优参数组合:较细出粉时轧距为0。67 mm、喂料量803。60 kg/(cm·d)、快辊转速537。68 r/min、转速比2。64。较粗出粉时得到低功耗的最佳轧距为0。79 mm、喂料量803。83 kg/(cm·d)、快辊转速576。08 r/min、转速比2。23。结论:仿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建立的离散元制粉模型可用于小麦制粉时的功率预测。

    小麦磨辊EDEM仿真功率模型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

    田淮锐田建艳王素钢王晓波...
    11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地缸固态发酵工艺酒醅出缸环节自动化水平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在地缸图像预处理和缸口内点云重建等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点云求异分割算法提取酒醅点云,构建取料平面,并求解取料安全作业距离,设计预设取料点;之后采用像素面元体素法评估预设取料点挖取量,选择最优取料点。结果:基于安全作业距离的取料点规划方法合理,可确保挖斗在不同深度取料平面对缸壁酒醅取料的同时,不与缸壁发生碰撞;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可以有效减少机器人作业时的取料次数,提高酒醅出缸效率。结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可以有效指导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地缸出醅作业。

    地缸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自动出缸机器视觉挖取量

    二氧化氯熏蒸处理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李宇晴卢立新王清
    120-12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西兰花采后黄化变色和品质保鲜问题。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0。2,0。5,1。0,1。5,2。0 mg/L)的二氧化氯(ClO2)气体于23 ℃下对西兰花进行熏蒸处理,测定采后西兰花贮藏0,2,4,6,8 d时的感官、颜色、黄化级别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和相关褐变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ClO2均可抑制西兰花的质量损失率、黄化褐变和花蕾的腐败变质;0。5,1。0 mg/L的ClO2对西兰花的叶绿素含量和色差值a*、b*的维持以及PPO、POD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其中0。5 mg/L的ClO2对西兰花花蕾色差值的保持效果最佳,且贮存第8天时黄化级别仍为Ⅱ级,同时有效维持了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花蕾的黄化褐变。结论:采用ClO2气体对西兰花进行熏蒸处理需控制其浓度以获得维持采后西兰花花球鲜绿和延长货架寿命的最佳效果。

    西兰花二氧化氯颜色检测护色贮藏品质

    猪肝蛋白复合膜性能及其在肉品保鲜中的应用

    杨乐刘丽莉王浩阳陈卉...
    127-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发一种以猪肝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天然食品保鲜剂。方法:以水溶性猪肝蛋白(WSLP)、盐溶性猪肝蛋白(SSLP)和壳聚糖(CS)制备可食性复合膜,通过测定机械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微观结构等对可食膜组分之间进行多角度研究,并将其用于猪肉保鲜,通过对比猪肉冷藏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究复合膜的保鲜性能。结果:随着WSLP和SSLP的加入,可食膜的机械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添加量为40%时膜的性能最佳,其膜厚分别为(0。267±0。001 43),(0。264± 0。001 21)mm,拉伸强度分别为(9,63±0。29),(4。43± 0。37)MPa,断裂延伸率分别为(58。37±0。90)%,(28。24±0。63)%,均与 CS 膜差异显著(P<0。05);40%的WSLP和SSLP能最大程度提升膜基质间的相互交联,其制得的复合膜表面光滑平整,微观结构最佳。猪肉冷藏12 d后,40%SSLP复合膜的保鲜性能最佳,其pH、菌落总数、TVB-N值及TBARS值均为最小。结论:40%WSLP和SSLP制得的复合膜各项性能均最佳。

    复合膜猪肝蛋白膜性质壳聚糖

    4种包装材料对西番莲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林育钊陈蕾伊陈洪彬郑金水...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4种包装材料对西番莲果实的保鲜效果。方法:以"黄金"西番莲(八成熟)为研究材料,果实采后分别用聚氯乙烯(PVC)保鲜膜、聚乙烯(PE)保鲜袋、双向拉伸聚烯烃(BSP)热收缩膜和可降解气调(BMA)保鲜袋进行包装,以未包装的果实为对照,于(25±1)℃、相对湿度80%下贮藏15 d,每3 d测定果实外观品质、果肉营养品质和果实耐贮性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种包装材料处理均能延缓果实呼吸和乙烯高峰的出现,减缓果皮丙二醛含量上升而稳定细胞膜结构,延缓果实转黄和皱缩,保持果实较低失重率和较高商品率;维持果皮外观色泽和果肉营养物质含量。其中以BSP热收缩膜包装处理效果最佳。结论:BSP热收缩膜包装处理可作为一种提高"黄金"西番莲果实采后品质、延长其保鲜期的适宜保鲜技术。

    西番莲包装材料品质贮藏特性保鲜效果

    大米免疫活性肽在小鼠体内的作用机制

    文诗雨张芷萌吴昊谢雨菲...
    141-14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证明前期筛选出的肽GBP1(NSVFRALPVDVVANAYR)在小鼠体内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通过动物试验探讨GBP1肽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利用RNA-Seq技术对GBP1肽处理前后的小鼠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阐释GBP1肽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GBP1肽处理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数趋于正常值水平,肝脏器系数显著降低,血清中IgG含量稳定;终质量分数为25 mg/kg的GBP1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鼠血清中IL-2、IFN-γ以及TNF-α的分泌;通过转录组分析,从脾脏组织中获得780个差异基因,该基因在机体内涉及与免疫相关的p53信号通路、铁死亡、补体和凝血级联等通路密切相关。结论:GBP1肽可以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介导信号转导通路,行使免疫调节功能。

    大米免疫活性肽炎症反应小鼠试验转录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