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区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张爱国

半月刊

1672-4208

pcwpcw@163.com

0531-88934668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东新路9号

社区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ommunity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办刊宗旨是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强社区卫生事业的科学研究,促进社区医学信息的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人血红蛋白浓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邵宇涵苏健肖海青邵珠刚...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红蛋白浓度与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组分患病的关系,进而为老年人Met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21-01-01-12-31在青岛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5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5 966名老年人,按照血红蛋白浓度的三分位数分为T1(<132 g/L)、T2(132~144 g/L)和T3(≥144 g/L)3个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对MetS及其组分患病的影响.结果 MetS患者18 202例,患病率为 50.60%;MetS 组的腰围(t=71.23,P<0.001)、收缩压(t=50.66,P<0.001)、舒张压(t=29.51,P<0.001)、三酰甘油(t=68.01,P<0.001)、空腹血糖(t=63.17,P<0.001)、血红蛋白(t=24.12,P<0.001)水平高于非 MetS 组,但 MetS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非MetS组(t=27.1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混杂因素后,血红蛋白T2组患MetS(95%CI:1.80~2.01)、腹型肥胖(95%CI:1.52~1.73)、高血压(95%CI:1.31~1.51)、高血糖(95%CI:1.47~1.64)和血脂异常(95%CI:1.28~1.44)的风险分别是T1组的 1.91、1.62、1.41、1.44 和 1.36 倍,均 P<0.001;血红蛋白 T3 组患 MetS(95%CI:2.09~2.34)、腹型肥胖(95%CI:1.84~2.12)、高血压(95%CI:1.53~1.77)、高血糖(95%CI:1.56~1.74)和血脂异常(95%CI:1.33~1.49)的风险分别是 T1组的 2.21、1.98、1.65、1.64和1.41倍,均P<0.001.结论 血红蛋白浓度与MetS及其组分患病相关,血红蛋白水平可以作为老年人MetS及其组分患病的临床预测指标.

    代谢综合征血红蛋白老年人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内源性配体-13与生长分化因子-15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水平与临床预后相关性

    张倩赵敏马威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内源性配体-13(Apelin-1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探讨3项指标对临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02-01-2022-04-30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出院后30 d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和预后良好组61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不同组别、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Apelin-13、GDF-15和GRP78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临床指标[动脉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评分、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册研究(GRACE)评分、纤维蛋白原(FBG)、右室舒张末直径(RVED)、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PO2水平为(54.85±5.28)mm-Hg,低于预后良好组的(74.16±10.72)mmHg,t=8.569,P<0.001;PCO2 水平为(39.86±3.21)mmHg,低于预后良好组的(41.96±4.18)mmHg,t=2.252,P=0.027;PESI 评分为(126.38±20.12)分,高于预后良好组的(84.26± 15.08)分,t=10.636,P<0.001;GRACE 评分为(122.68±20.81)分,高于预后良好组的(86.31±18.77)分,t=7.905,P<0.001;FBG 水平为(5.93±1.17)%,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40±0.65)%,t=12.799,P<0.001;RVED 水平为(78.15±10.05)mm,高于预后良好组的(45.32±9.16)mm,t=14.671,P<0.001;LVED 水平为(35.26±8.75)mm,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6.37±6.19)mm,t=5.335,P<0.001.出院后 7 d,2 组患者血清 Apelin-13、GDF-15 和 GRP78 水平均低于入院时,且预后不良组血清Apelin-13、GDF-15和GRP78水平分别为(62.38±10.79)ng/mL、(543.21± 113.12)ng/L 和(2.52±0.35)μg/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50.06±9.68)ng/mL、(419.67±99.89)ng/L 和(1.63± 0.2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268、24.338和42.751,均P<0.001.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Apelin-13、GDF-15、GRP78水平为轻度阻塞<中度阻塞<重度阻塞,均P<0.001.入院时血清Apelin-13、GDF-15、GRP78与PESI评分、GRACE评分、FBG、RVED、LVE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急性肺栓塞患者出院后7 d血清各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指标预测,P<0.001.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Apelin-13、GDF-15、GRP78水平升高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预后预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肺栓塞内源性配体-13生长分化因子-15葡萄糖调节蛋白78预后

    基于直线加速器容积调强放射治疗多中心全脑全脊髓海马保护剂量学研究

    李伶房诗婷麦燕华江丹贤...
    154-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直线加速器采用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实现多中心全脑全脊髓海马保护放射治疗可行性.方法 选择2021-01-01-2022-12-3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完成手术及化疗后需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且无病灶转移的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女5例,男4例.平均年龄(12.13±3.91)岁.每例患者计划设置2个放射治疗中心,分别设计标准VMAT(S-VMAT)计划和海马保护VMAT(HA-VMAT)计划,并进行计划评估及剂量学分析.t检验评估2种计划的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梯度指数(GI),计划靶体积(PTV)最大剂量(PTVmax)、平均剂量(PTVmean)、100%处方剂量体积占整个PTV体积比(V100%)以及海马等其他正常组织的剂量.结果 S-VMAT 计划 HI、CI、GI 分别为 0.06±0.02、0.97±0.05 和 2.15±0.23,相较于 HA-VMAT 计划的 0.11± 0.12、0.95±0.03和3.5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68、-2.380和-5.421,P值分别为<0.001、0.032和<0.001;S-VMAT 计划 PTVmax、PTVmean、V100%分别为(39.07±1.00)Gy、(38.33±1.10)Gy 和(98.33± 1.12)%,与 HA-VMAT 计划的(41.00±0.33)Gy、(37.65±0.88)Gy 和(95.73±0.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7.439、-2.312和-2.975,P值分别为0.003、0.033和0.035).S-VMAT计划海马最大和平均剂量分别为(38.51±0.48)和(37.59±0.29)Gy,HA-VMAT 计划为(14.88±0.34)和(9.74±0.24)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432和-4.457,均P<0.001.S-VMAT计划的肝脏、气管、喉、口腔平均剂量低于HA-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008、-4.324、-2.901 和-3.325,P 值分别为 0.015、0.001、0.046 和 0.025;S-VMAT 计划的眼球最大剂量、平均剂量,以及右肾、胰腺的平均剂量高于HA-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5、-1.689、1.592和5.122,P值分别为0.047、0.049、0.042和<0.001.结论 采用直线加速器VMAT多中心放射治疗技术,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时在保证靶区覆盖率、均匀性、适形性、高剂量跌落同时,能够减少海马体的剂量,从而实现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

    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容积调强放射治疗海马保护剂量

    哺乳期乳腺炎常见高危因素提前干预后预防效果分析

    徐磊许燕徐纪海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对哺乳期乳腺炎常见的几种高危因素进行提前干预,观察减少乳腺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01-12-31临沂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诊接诊的孕期行乳腺疾病筛查,具有乳腺炎高危因素的孕妇555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意愿分为干预组(292名)和对照组(263名).干预组针对不同高危因素在孕期和产后进行提前干预,对照组按照患者意愿对高危因素不进行提前干预.比较2组孕妇哺乳期乳腺炎高危因素的构成及发生乳腺炎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均顺利接受干预和随访,对照组未接受干预,完成随访.干预组与对照组乳头畸形分别占6.5%和4.6%,x2=0.992,P=0.319;乳头皲裂分别占3.4%和3.0%,x2=0.065,P=0.799;手术外伤史分别占8.6%和6.5%,x2=0.871,P=0.351;既往乳腺炎史分别占2.1%和1.5%,x2=0.223,P=0.637;乳汁分泌过多分别占38.0%和40.7%,x2=0.414,P=0.520;含乳方式不妥分别占19.2%和20.5%,x2=0.160,P=0.689;母婴分离分别占20.2%和21.3%,x2=0.100,P=0.752;俯卧位睡眠分别占2.1%和1.9%,x2=0.017,P=0.897;2组上述高危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乳腺炎102例(34.9%),对照组为120例(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6,P=0.010.结论 在孕期或产后对哺乳期乳腺炎高危因素提前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做到精准预防.

    哺乳期乳腺炎高危因素母乳喂养精准预防

    行为转变理论饮食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影响研究

    张娟王一帆王果陈磊...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胃癌术后患者实施行为转变理论饮食护理干预后对胃肠功能、营养状况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01-01-2022-11-30收治的103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行为转变理论饮食护理干预.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脱落1例,观察组患者脱落2例.对比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水平、机体营养水平、免疫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饮食时间为(3.12±0.35)d,低于对照组的(4.11±0.41)d,t=12.986,P<0.001;观察组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57±0.25)d,低于对照组的(3.28±0.36)d,t=11.455,P<0.001;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为(1.96±0.45)d,低于对照组的(3.23±0.46)d,t=13.955,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1.47±1.69)d,低于对照组的(14.24±1.51)d,t=8.642,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为(36.73±3.48)g/L,高于对照组的(34.71±2.85)g/L,F=3.168,P=0.003;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PA)水平为(198.58±4.47)mg/L,高于对照组的(182.11±4.02)mg/L,F=19.283,P<0.001;观察组患者转铁蛋白(TRF)水平为(2.92±0.35)g/L,高于对照组的(2.57±0.32)g/L,F=5.338,P=0.001;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为(116.07± 4.28)g/L,高于对照组的(112.34±4.54)g/L,F=4.227,P<0.001;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为(2.27± 0.27)g/L,高于对照组的(2.06±0.39)g/L,F=3.027,P=0.001;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为(1.13± 0.19)g/L,高于对照组的(1.02±0.25)g/L,t=2.368,P=0.016;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 G(IgG)水平为(13.39±2.22)g/L,高于对照组的(12.35±2.14)g/L,F=2.427,P=0.018.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4,P=0.547.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机体营养水平,提升患者免疫水平.

    行为转变理论饮食干预胃癌胃肠功能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空气压力治疗仪缓解乳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后下肢肌肉关节疼痛作用探讨

    庞玲玲赵兰兰王玉颖王世悦...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空气压力治疗仪在缓解乳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致下肢肌肉关节疼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02-01-2023-02-0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学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之外,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并比较2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双下肢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情况评分为(7.20±3.59)分,低于对照组的(11.80±2.36)分,t=7.816,P<0.001;情感情况评分为(10.24±1.81)分,低于对照组的(11.80±1.59)分,t=5.505,P<0.001;功能情况评分为(20.48±1.80)分,高于对照组的(13.80±3.91)分,t=13.422,P<0.001;社会/家庭情况评分为(22.28±2.00)分,高于对照组的(16.16±2.79)分,t=15.447,P<0.001.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1.36±0.63)分,低于对照组的(3.08±0.80)分,t=14.622,P<0.001;疼痛持续时间为(4.44±0.77)d,短于对照组的(7.32±1.18)d,t=17.701,P<0.001.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33例,满意30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7例,满意17例,基本满意21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67%)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6,P<0.001.结论 空气压力治疗仪在乳腺癌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学治疗期间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中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能够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降低下肢肌肉关节疼痛程度并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化疗期间患者的满意度.

    空气压力治疗仪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乳腺癌化疗下肢肌肉关节疼痛

    心力衰竭与癌症发生发展研究进展

    张弛魏峰涛
    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心力衰竭与癌症的共同发病机制、心力衰竭促进癌症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等几方面回顾文献并进行论述,以提高对心力衰竭患者后续新发癌症或癌症进展的警惕,并进行早期干预.利用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以"慢性心力衰竭""肿瘤""癌症"为关键词,检索2018-12-01至2023-12-31相关文献.利用PubMed英文数据库,以"chronic heart fail-ure""tumor""cancer"为关键词,检索2018-12-01至2023-12-31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心力衰竭与癌症的共同发病机制;(2)心力衰竭促进癌症发生发展的基础研究;(3)心力衰竭促进癌症发生发展的临床研究.剔除标准:(1)心血管疾病的病因、诊治与预后;(2)年份较远的综述类文献;(3)质量较差、语言结构混乱的文献.符合要求纳入分析共45篇文献.结果表明,心力衰竭与癌症有着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性别差异和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关于心力衰竭与癌症的共同发病率增高,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两者具有共同的致病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假说、氧化应激假说、代谢重构假说、微生物群系假说、克隆性造血假说、细胞外基质假说、血管生成假说以及神经激素假说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心力衰竭促进了癌症的发生发展,通过临床前研究发现心力衰竭小鼠模型中,心脏分泌某种因子,可以促进部分癌症的发生发展,并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心力衰竭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更高,且这可能与性别有关,而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弱.提示,在癌症的高危人群或患癌人群中,实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策略,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也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心力衰竭癌症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综述文献

    《社区医学杂志》稿约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