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腺瘤组织Slug、TdT、SOX9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王晓敏陈亚龙雷光焰李林...
    2062-2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锌指转录因子(Slug)、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TdT)、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SOX9)蛋白表达与胸腺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的113例胸腺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lug、TdT、SOX9蛋白阳性表达,分析Slug、TdT、SOX9蛋白表达与胸腺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胸腺瘤组织Slug、TdT、SOX9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胸腺瘤组织Slug、TdT、SOX9蛋白阳性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是否伴有大血管侵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瘤组织Slug、TdT、SOX9蛋白阳性表达在Masaoka-Koga分期、WHO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瘤组织Slug、TdT、SOX9蛋白阳性表达与Masaoka-Koga分期、WHO分型呈正相关(P<0。05);113例胸腺瘤患者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81。42%(92/113),Slug阳性组5年生存率低于Slug阴性组(70。18%VS 92。86%),TdT阳性组5年生存率低于TdT阴性组(79。790%VS 89。57%),SOX9 阳性组 5 年生存率低于 SOX9 阴性组(79。35%VS 90。48%)(x2-9。669、9。515、17。008,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Masaoka-Koga分期(Ⅲ期/Ⅳ期)、WHO分型(B2/B3)、Slug蛋白阳性表达、TdT蛋白阳性表达、SOX9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胸腺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518、2。921、4。536、1。402、2。921,P<0。05)。结论:胸腺瘤组织Slug。TdT、SOX9呈高表达,三者蛋白表达与患者Masaoka-Koga分期、WHO分型有关,且是影响胸腺瘤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胸腺瘤SlugTdTSOX9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血清CLU、NRG-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价值分析

    杜磊雷晶何丹马娟...
    2068-2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簇集素(CLU)、神经调节蛋白-1(NRG-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VD患者作为VD组。按照认知功能评分将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轻度痴呆组60例、中度痴呆组48例以及重度痴呆组42例。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VD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VD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LU、NRG-1水平;对比不同痴呆程度组血清CLU、NRG-1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V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RG-1、CLU预测V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VD组血清C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RG-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及重度痴呆组的血清CLU比轻度痴呆组更高,而NRG-1比轻度痴呆组更低(P<0。05)。重度痴呆组的血清CLU比中度组更高,而NRG-1比中度组更低(P<0。05)。随访6个月,无失访病例,预后良好组105例,预后不良组4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的年龄、CLU、吸烟及合并高脂血症比例均相比预后良好组更高,而NRG-1、MMSE评分、MoCA评分及NIHSS评分均相比预后良好组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LU升高、合并高脂血症和年龄偏大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NRG-1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NRG-1联合CLU对预后不良预测价值最高。结论:VD患者血清CLU升高,而血清NRG-1明显降低,与痴呆程度有关。血清NRG-1联合CLU对VD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血管性痴呆簇集素神经调节蛋白-1认知功能障碍预后预测价值

    术前血清TGF-β1、HMGB1、NLRP3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龙自祥罗春山蒲兴魏欧阳北平...
    2073-2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S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在贵州省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134例,根据术后12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83例)、预后不良组(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血清TGF-β1、HMGB1、NLRP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TGF-β1、HMGB1、NLRP3水平对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34例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术后12个月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8。06%(51/134)。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HMGB1、NLRP3更高,TGF-β1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受伤至治疗时间≥8h、椎管侵占率≥50%、HMGB 1升高、NLRP3升高为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SIA分级增加、TGF-β1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术前血清TGF-β1、HMGB1、NLRP3联合预测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大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结论:术前血清TGF-β1水平降低和HMGB1、NLRP3水平升高与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术前血清TGF-β1、HMGB1、NLRP3水平联合应用对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TGF-β1HMGB1NLRP3预后

    入院时ISS评分、休克指数联合血清Syndecan-1、VWF对多发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钱龙杰苏文利朱文献陆景伟...
    2079-2083,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入院时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休克指数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对多发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TI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多发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TIC分为TIC组(61例)以及非TIC(NTIC)组(139例)。对比两组入院时ISS评分、休克指数及血清Syndecan-1、VWF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TIC发病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ISS评分、休克指数及血清Syndecan-1、VWF对多发伤患者TIC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200例患者中,总计发生61例TIC患者,发生率是30。50%。TIC组的ISS评分、休克指数、Syndecan-1及VWF水平均较NTIC组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体温、酸中毒、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分、并发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ISS评分升高、休克指数升高、血清Syndecan-1升高、VWF升高为多发伤患者TIC发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入院时ISS评分、休克指数及血清Syndecan-1、VWF等四指标联合应用对于TIC的预测价值最高,其中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灵敏度为0。918、特异度为0。755,均较各项的单独预测效果更好。结论:多发伤患者入院时ISS评分升高、休克指数升高、血清Syndecan-1升高、VWF升高与TIC的发病有关。低体温、酸中毒、GCS<6分、并发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ISS评分升高、休克指数升高为多发伤患者TIC发病的危险因素。入院时ISS评分、休克指数联合血清Syndecan-1、VWF检测对多发伤患者TIC发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休克指数Syndecan-1VWF多发伤创伤性凝血病预测价值

    IPS评分与单核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感染早期评估中的应用观察

    苏瑞龙蔡弢艺吴采荣徐维臻...
    2084-2087,2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感染可能性评分(IPS)与单核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感染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3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脊柱创伤术后感染患者31例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收治脊柱创伤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31例为无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IPS、单核细胞计数、PCT、CRP水平变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IPS、单核细胞计数、PCT、CRP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PS、单核细胞计数、PCT、CRP及其联合时对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评估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IPS、单核细胞计数、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PS与单核细胞计数、PCT、CRP水平呈正相关(r=0。268、0。697、0。43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PS、单核细胞计数、PCT、CRP联合预测患者术后感染的AUCROC为0。891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时的0。781、0。683、0。752、0。708。结论: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

    脊柱创伤术后感染感染可能性评分单核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YAP、SATB1、ROR2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研究

    龙燕刘格黄学阳林鸿国...
    2088-2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Yes相关蛋白(YAP)、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素受体2(ROR2)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198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YAP、SATB1、ROR2蛋白表达情况。术后随访2年,统计复发情况,根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YAP、SATB1、ROR2蛋白表达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癌组织中YAP、SATB1、ROR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度分化、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YAP、SATB1、ROR2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度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198例患者随访2年失访1例,复发21例,复发率为10。66%。复发组癌组织中YAP、SATB1、ROR2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癌组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未淋巴结清扫、YAP阳性表达、SATB1阳性表达、ROR2阳性表达比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YAP、SATB1、ROR2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YAP、SATB1、ROR2阳性表达与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晚TNM分期以及术后复发有关。

    甲状腺乳头状癌YAPSATB1ROR2临床病理特征复发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率变异性影响

    魏献蒙白桥李晶温鹏远...
    2094-2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A组患者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B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片治疗;C组给予胺碘酮片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比三组的疗效,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数,对比三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A组、B组高(P<0。05),A组、B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A、B、C三组的LVDs、LVDd降低,LVEF、CO、SV明显升高,且C组较A、B组比较有相同趋势(P<0。05);A组与B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A、B、C三组的室性心动过速数量、室性早搏数量、QTd明显降低,QTc升高,且C组较A、B组比较有相同趋势(P<0。05);A组与B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相比,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会提高疗效,且应用安全,可能与其可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有关。

    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心率变异性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效果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

    武蕊姚彦王星朱玉婷...
    209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于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确诊为慢阻肺疾病,且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时间分布在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范围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增加胸腺肽治疗,另外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头晕、皮疹、腹泻]。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NK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PaCO2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PaO2、pH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统计两组恶心呕吐、头晕、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为2。50%,对照组为7。5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和胸腺肽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可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气指标,提升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苏黄止咳胶囊胸腺肽老年慢阻肺肺部感染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miR-378a-3p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张春生焦甜甜许铃浩王亮...
    2104-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miR-378a-3p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ACS患者和健康人(contro1)血清各3份,进行基因芯片检测筛选发现miR-378a-3p差异表达最为显著。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miR-378a-3p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构建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按缺血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假手术(sham)组、I/R 1h组、I/R3h组、I/R 6h组、I/R 12h组,检测外周血miR-378a-3p表达水平以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水平。收集ACS患者(101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9例),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miR-378a-3p在ACS患者的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378a-3p诊断ACS的诊断效能,并对ACS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miR-378a-3p在ACS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miR-378a-3p与心肌缺血存在共同靶点且miR-378a-3p可能通过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途径干预心肌缺血,有作为心肌缺血标志物的可能。动物实验证实miR-378a-3p表达量随心肌缺血时间变化逐渐上调且在6h时表达明显升高,且miR-378a-3p表达水平较cTnT更早在心肌缺血中出现高表达。临床数据分析表明,同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血清中的miR-378a-3p在发生ACS的临床症状后,在短时间内可以显著升高。miR-378a-3p作为ACS的特异性诊断指标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6(95%可信区间为0。7749-0。9204,P<0。001),约登指数为0。6981,采用0。214作为cut-off值,miR-378a-3p诊断AC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4%和83。76%。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缺血的转化过程中,根据疾病分类的不同,结果显示miR-378a-3p的表达趋势也不同,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心肌梗死(MI)组中,miR-378a-3p都显著上调(P<0。001),同MI患者相比,UA患者miR-378a-3p表达上调更显著(P<0。05),提示在诊断和判断ACS的分类中有较好的价值。结论:ACS患者外周血中miR-378a-3p表达升高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miR-378a-3p有助于预测ACS的发病情况。

    急性冠脉综合征外周血miR-378a-3p诊断价值

    岩鹿乳康胶囊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对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超声指标、性激素指标和血管增生指标的影响

    佘丽飞刘惦静吴佳王芳...
    21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岩鹿乳康胶囊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对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超声指标、性激素指标和血管增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研究组(n=65,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岩鹿乳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性激素指标、血管增生指标、乳腺超声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研究组治疗后雌二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催乳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低于对照组,孕酮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低回声区直径、输乳管最宽处内径、乳腺腺体层最厚处的厚度、囊肿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乳腺增生症患者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基础上联合岩鹿乳康胶囊,可改善乳腺超声指标,提高临床疗效,考虑可能与改善性激素指标、血管增生水平有关。

    岩鹿乳康胶囊枸橼酸他莫昔芬片乳腺增生症性激素VEGF乳腺超声bF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