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GR1调控氮能神经元凋亡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中的作用

    谢旎谢浩然余兰婷陆嘉伟...
    2201-2206,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幽门括约肌组织中氮能神经元损伤的关键基因靶点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I型糖尿病胃轻瘫模型。通过大鼠幽门括约肌组织转录组测序筛选DGP的关键差异性表达基因,并利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等方法验证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随后,通过小干扰RNA敲低PC12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探索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结果:转录组测序分析提示DGP大鼠幽门括约肌组织共存在808个差异基因,其中247个基因上调,561个基因下调。其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中的早期生长应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1,EGR1)的表达发生了显著下调,对照组比造模组的表达量为1。02±0。03 vs 0。13±0。07(P<0。01)。并且,大鼠DGP模型的免疫组化、免疫印记等方法均成功验证了其表达的下调。PC12细胞敲低EGR1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发生了显著下调。结论:DGP中EGR1可能是引起氮能神经元nNOS表达降低和凋亡的关键基因,该靶点的发现将为DG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糖尿病胃轻瘫幽门括约肌痉挛EGR1氮能神经元凋亡

    黄芪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

    薛松妍董怡王冕王丹...
    2207-2213,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黄芪甲苷(AS-Ⅳ)对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纤维化和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为2。5 mg/kg的阿霉素腹腔注射诱导构建DCM大鼠模型,将DCM大鼠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低AS-Ⅳ组)、黄芪甲苷中剂量组(中AS-Ⅳ组)和黄芪甲苷高剂量组(高AS-Ⅳ组),每组10只;另设置10只健康SD大鼠为对照组。低AS-Ⅳ组、中AS-Ⅳ组和高AS-Ⅳ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剂量为20 mg/kg、40 mg/kg和80 mg/kg的AS-Ⅳ,每日1次,共给药6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同时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结束后,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功能指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组织Th17细胞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7、IL-21和TNF-α水平,qRT-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RORγt和FoxP3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α-SMA、collagen Ⅰ、TGF-β1、RORγt和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肥大,间质组织中蓝色染色胶原沉积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低AS-Ⅳ组、中AS-Ⅳ组和高AS-Ⅳ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肥大情况逐渐缓解,胶原沉积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SD和LVEDD指标均升高(P<0。05),LVEF指标降低(P<0。05);心肌组织α-SMA、collagen Ⅰ、TGF-β1和RORγt水平均升高(P<0。05),FoxP3水平降低(P<0。05);脾脏组织Th17细胞比例升高(P<0。05);血清中IL-17、IL-21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AS-Ⅳ组、中AS-Ⅳ组和高AS-Ⅳ组大鼠LVESD和LVEDD指标均降低(P<0。05),LVEF指标升高(P<0。05);心肌组织 α-SMA、collagen Ⅰ、TGF-β1 和 RORγt 水平均降低(P<0。05),FoxP3 水平升高(P<0。05);脾脏组织 Th17 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血清中IL-17、IL-21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AS-Ⅳ对阿霉素诱导的DCM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抗心肌组织纤维化和抑制Th17细胞分化相关。

    黄芪甲苷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Th17细胞分化

    沙库巴曲缬沙坦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影响研究

    梁丽艳刘超群钟小兰余琴...
    2214-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动物模型RhoA/ROCK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效应。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予以生理盐水)、模型组(予以阿霉素腹腔注射制备CHF大鼠模型)和治疗组(予以CHF大鼠60mg/kg沙库巴曲缬沙坦灌胃4周),每组15只。比较3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等心脏结构指标以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比较3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以及心肌胶原沉积程度。比较3组大鼠心肌组织RhoA及ROCK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结果:空白组大鼠LVEF最高,且治疗组大于模型组(P<0。05);空白组大鼠LVEDD、IVST、LVMI最低,且治疗组小于模型组(P<0。05)。空白组大鼠NT-proBNP、MMP-9及Gal-3最高,且治疗组大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心肌细胞增大,排列紊乱,心肌胶原沉积显著大于治疗组。空白组大鼠RhoA及Rock mRNA及蛋白水平最低,且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RhoA及Rock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与LVEDD、IVST、LVMI、NT-proBNP、MMP-9及Gal-3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靶向负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影响CHF心室重构程度。

    沙库巴曲缬沙坦RhoA/ROCK信号通路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

    桃叶珊瑚苷对冠心病大鼠Nrf2介导的铁死亡途径的影响

    寇进曾宪飞原平利任锋...
    2220-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对冠心病(CH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介导的铁死亡途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NC组、CHD组、L-AU组、M-AU组、H-AU组和ML385组,每组12只大鼠。NC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的对照大鼠,其他组均为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导的CHD模型大鼠。NC组和CHD组大鼠灌胃0。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L-AU组、M-AU组和H-AU组大鼠灌胃20、40和80 mg/kg/d的桃叶珊瑚苷,ML385组大鼠灌胃80 mg/kg/d的桃叶珊瑚苷并腹腔注射30 mg/kg/dNrf2抑制剂ML385,共给药4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血清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游离脂肪酸(FFA)]、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和心肌组织Fe2+含量。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l)、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和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CHD组大鼠的EF和FS水平降低,CK-MB和LDH水平升高,心肌出现明显损伤;TC、TG、LDL-C、FFA 和 MDA 水平升高,HDL-C 和 GSH 水平降低;Nrf2、HO-1、NQO-1、GPX4、FTH1 和 FPN1 蛋白水平降低,Keapl蛋白水平升高,Fe2+含量升高(P<0。05)。与CHD组比较,L-AU组、M-AU组和H-AU组大鼠的EF和FS升高,CK-MB和LDH水平降低,心肌形态明显改善;TC、TG、LDL-C、FFA和MDA水平降低,HDL-C和GSH水平升高;Nrf2、HO-1、NQO-1、GPX4、FTH1和FPN1蛋白水平升高,Keap1蛋白水平降低,Fe2+含量降低(P<0。05)。与H-AU组比较,ML385组大鼠的EF和FS降低,CK-MB和LDH水平升高,心肌损伤加重,TC、TG、LDL-C、FFA和MDA水平升高,HDL-C和GSH水平降低;Nrf2、HO-1、NQO-1、GPX4、FTH 1和FPN1蛋白水平降低,Keap1蛋白水平升高,Fe2+含量升高(P<0。05)。结论:桃叶珊瑚苷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冠心病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rf2介导的铁死亡途径有关。

    桃叶珊瑚苷冠心病氧化应激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铁死亡

    紫草银纳米粒的绿色合成及抗浅部真菌作用研究

    杨雯雯叶明琦张敏新黄惠丽...
    2228-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紫草提取液为还原剂,以硝酸银为银源,简单快速地合成银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表征和抗浅部真菌作用研究。方法:以合成银纳米粒的吸光度为指标,考察紫草提取液用量、AgNO3溶液浓度、反应pH对紫草银纳米粒(ZC-AgNPs)合成的影响,应用响应面优化筛选最佳合成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动态激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紫草-银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同时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化学银纳米粒(C-AgNPs),利用微量稀释法测试ZC-AgNPs和C-AgNPs对浅部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ZC-AgNPs的最佳工艺为硝酸银浓度10mmol/L、紫草提取液体积1。7mL、反应pH为10。8。所得ZC-AgNPs形状为球形,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平均粒径约为12。59 nm,分布均匀、性质稳定。抗浅部真菌实验结果显示ZC-AgNPs均优于C-AgNPs,ZC-AgNPs对红色毛癣菌MIC为62。5 μg/mL、对须癣毛癣菌MIC为125 μ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63μg/mL;C-AgNPs对红色毛癣菌MIC为250μg/mL,对须癣毛癣菌MIC为500 μ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50μg/mL。结论:ZC-AgNPs制备方法稳定、可行,且具有良好的抗浅部真菌效果。

    绿色合成银纳米粒紫草浅部真菌

    苏合香丸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对急性期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张金峰鲍莎莎张晨星鲍备...
    2237-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苏合香丸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对急性期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苏合香丸低剂量组(2。5mL/kg)、苏合香丸中剂量组(5mL/kg)、苏合香丸高剂量组(10 mL/kg)、尼莫地平组(2 mg/kg)、SQ22536(cAMP 抑制剂)组(2。13 mg/kg)、苏合香丸高剂量+SQ22536 组(10 mL/kg+2。13 mg/kg),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动脉,其它组大鼠均需构建急性期脑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给药一天一次,持续2周。Zea-Longa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cAMP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神经元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p-PKA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元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脑梗死体积、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脑组织含水量升高,cAMP、p-PKA蛋白表达降低(P<0。05),脑组织海马CA1区病理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苏合香丸低剂量组、苏合香丸中剂量组、苏合香丸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TNF-α、IL-1β、IL-6水平、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率、脑梗死体积、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cAMP、p-PKA蛋白表达升高(P<0。05),脑组织海马CA1区病理损伤减轻,SQ22536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SQ22536减弱了高剂量苏合香丸对急性期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及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苏合香丸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通路抑制急性期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及神经元凋亡。

    苏合香丸cAMP-PKA信号通路急性期脑梗死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

    miR-194-5p靶向下调CD44抑制胃癌肿瘤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李亮李建刚周京涛马博...
    224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194-5p靶向下调CD44抑制胃癌肿瘤干细胞(CSCs)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SPAG-9 和 MNK-45)和胃粘膜细胞(GES-1)中 miR-194-5p、CD44、Snail 和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CD44、Snail和MT1-MMP蛋白表达量。体外构建miR-194-5p过表达和低表达质粒载体并进行慢病毒转染,实验分为过表达组、对照组和低表达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94-5p、CD44、Snail和MT1-MMP的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West-em blot 检测EMT标志物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胃腺癌细胞系中miR-194-5p表达显著低于胃粘膜细胞,而CD44、Snail和MT1-MMP表达量显著升高;SGC-7901和MGC-803与胃粘膜细胞的表达差异最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miR-194-5p表达量明显升高,CD44、Snail和MT1-MMP表达量显著下降,细胞增殖率和侵袭力下降,凋亡率升高,E-cadherin上调,N-cadherin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表达组miR-194-5p表达量明显下降,CD44、Snail和MT1-MMP表达量显著增加,细胞增殖率和侵袭力升高,凋亡率下降,E-cadherin下调,N-cadherin上调(P<0。05)。结论:胃癌中miR-194-5p低表达可能发挥抑癌作用,通过下调CSCs中CD44表达进而抑制EMT的发生。

    miR-194-5pCD44胃癌肿瘤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活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马鸣飞余英邓利群李亚冬...
    2250-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活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心功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SA患者分为对照组(尼可地尔治疗,n=65)和联合组(尼可地尔联合活心丸治疗,n=65)。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联合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相比,联合组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更短,每周发作次数更少,每搏输出量(C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高,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三酰甘油(TG)、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更低(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活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SA,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水平。

    活心丸尼可地尔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脂心功能血液流变学

    不同频率功能性磁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疗效对比研究

    周洸玉张真真尹莲君刘佩婉...
    2255-2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频率功能性磁刺激(FMS)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SCI后NB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Hz组(n=58,5HzFMS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和20Hz组(n=58,20HzFMS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指标、肌电图指标、各项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20Hz组日自主排尿次数少于5Hz组,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多于5Hz组(P<0。05);20Hz组最大尿流速、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H反射波幅、F波引出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74)评分高于5Hz组,膀胱残余尿量、H反射潜伏期、F波潜伏期、NB症状评分表(NBSS)、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低于5Hz组(P<0。05)o结论:与5Hz频率FMS相比,20Hz频率FMS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SCI后NB尿潴留,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膀胱功能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功能性磁刺激运动想象疗法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疗效

    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矫形支具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王宝辉王暄齐樊晓晨康鑫...
    2259-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矫形支具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矫形支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相关围术期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估(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关节炎进展、关节出血及纤维化、衬垫脱位、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最大关节伸直角度、最大关节屈伸活动度、胫骨平台后倾角和胫股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关节伸直角度、胫骨平台后倾角和胫股角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最大关节屈伸活动度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矫形支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降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关节镜手术矫形支具骨性关节炎围术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