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申宝忠

半月刊

1673-6273

biomed_54@126.com

0451-82583800;53658268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32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Journa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 CN 23-154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85 月刊 邮发代号:14-12 定价:9元/期 本刊 .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原刊名为《生物磁学》,(详见科技部信息所),据科技部信息所2005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影响因子0.734,在本学科(生物学)排名列第9位,在1608种统计源核心期刊总排名列第169位.刊名变更是本刊的自然过渡,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6]4号批准。 本刊已经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备案,已被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腺癌组织lncRNA CCAT1、ZEB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李方李延波聂佳侯晓明...
    2560-2564,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锌指结合蛋白1(ZEB1)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肺腺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2cm以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CCAT1、ZEB1 mRNA表达。分析癌组织lncRNACCAT1、ZEB1 mRNA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CCAT1(高低表达)、ZEB1 mRNA(高低表达)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肺腺癌癌组织lncRNACCAT1、ZEB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癌旁组织(P<0。05)。肺腺癌患者癌组织lncR-NA CCAT1与ZEB1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32,P<0。05)。肿瘤TNM分期Ⅲa期、淋巴结转移肺腺癌患者lncRNA CCAT1、ZEB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ncRNA CCAT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例数分别为39(60。00)、65(92。86);ZEB1 mRN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例数分别为41(62。12)、63(91。30)。与lncRNA CCAT1低表达组、ZEB1 mRNA低表达组相比,lncRNACCAT1高表达组、ZEB1 mRNA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更低(P<0。05)。lncRNA CCAT1高表达、ZEB1 mRNA高表达以及淋巴结转移是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lncRNACCAT1、ZEB1 mRNA表达上调,两者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且可导致不良预后,有望成为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肺腺癌lncRNACCAT1ZEB1病理参数预后

    外周血血常规相关参数在急诊甲型流感病毒初筛阳性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吴雯雯谢云李超刘鹏...
    2565-2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血常规相关参数在急诊甲型流感病毒初筛阳性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4月19日流感爆发期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科急诊就诊的378例甲型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儿保科行健康体检的37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儿童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应用ROC曲线判定外周血常规指标对不同年龄儿童发生甲型流感的预测效能。结果:在378例甲型流感患儿中,男童检出人数多于女童,幼儿期(月龄>12且≤36)和学龄前期(月龄>36且≤72)多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研究组外周血中WBC、Lym、PLT和LMR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Neu、Mon、PDW、NLR和PL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段的甲型流感患儿的血常规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P<0。05),不同血常规指标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感染甲型流感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外周血常规指标在不同年龄段甲型流感患儿的早期筛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期筛查、及早防控、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提供一定的帮助。

    外周血常规指标甲型流感儿童筛查诊断应用价值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同步调强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近远期疗效、肿瘤标志物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刘涛林晓明李浩然杨翔峰...
    2573-2577,2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多西他赛(DTX)联合洛铂(LBP)同步调强放疗(IMRT)对中晚期食管癌(EC)近远期疗效、肿瘤标志物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EC患者2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IMRT治疗)和观察组(DTX联合LBP同步IMRT治疗),各138例。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随访至2023年11月,记录两组患者生存状态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治疗后EORTC QLQ-C30 评分分别为 89。86%、10。100(95%CI:9。552~10。648)个月、14。300(95%CI:13。940~14。660)个月和(75。52±9。35)分,对照组分别为 68。84%、7。800(95%CI:7。307~8。293)个月、12。500(95%CI:11。643~13。357)个月和(64。71±9。81)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分别为(14。94±3。25)ng/mL、(14。36±3。74)U/mL和(9。29±1。34)ng/mL,对照组分别为(22。37±3。86)ng/mL、(14。36±3。74)U/mL 和(9。29±1。34)ng/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IMRT相比,DTX联合LBP同步IMRT治疗中晚期EC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中晚期食管癌多西他赛洛铂同步放化疗近远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IL-33/ST2轴水平的表达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董丹彤周玲刘娟娟洪苏倩...
    2578-2581,2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T2)轴水平的表达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80例RSA患者为RSA组,另选取同期80名无异常妊娠史的孕妇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33、可溶性ST2(sST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RSA患者血清IL-33与sST2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SA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33、sST2水平对RSA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A组血清IL-33、sST2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SA患者血清IL-33与sST2水平呈正相关(r=0。74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殖道感染、血清IL-33、sST2水平升高为R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33、sST2水平联合预测RSA的AUC为0。888,大于血清IL-33、sST2水平单独预测的0。794、0。840。结论:RSA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升高是R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IL-33/ST2轴水平异常表达参与RAS发生过程。血清IL-33、sST2水平联合检测对RSA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复发性流产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预测价值

    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状况、眼底微循环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丁桂玲李莉李坤鹏余日成...
    2582-2586,2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力状况、眼底微循环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以期为DR患者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的96例DR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PRP治疗,试验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PRP治疗,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水平以及眼底微循环[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平均流速(PSV)、舒张末期平均血流速度(EDV)]、脉络膜厚度[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上方脉络膜厚度(SCT)、下方脉络膜厚度(ICT)、颞侧脉络膜厚度(TCT)、鼻侧脉络膜厚度(NCT)]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DR患者CMT、BCVA、眼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DR患者EDV、PSV、RI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DR患者SFCT、SCT、ICT、TCT、N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DR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PRP有利于提升DR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改善患者视力状况、眼底微循环及脉络膜厚度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好,是临床治疗DR患者的合理有效的方案,为临床治疗DR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羟苯磺酸钙胶囊PRP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状况视网膜血流密度脉络膜厚度

    血清NRG1、FGL2、FGF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李伟李宗奇宁波祝美蓉...
    2587-2591,2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调节素-1(NRG1)、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癫痫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收治的AIS患者450例,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癫痫分为癫痫组(n=41)与非癫痫组(n=40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NRG1、FGL2、FGF9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后癫痫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RG1、FGL2、FGF9水平对AIS后癫痫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癫痫组比较,癫痫组血清NRG1、FGL2水平升高,FGF9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循环梗死和梗死面积增加、出血转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及NRG1、FGL2升高为影响AIS后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FGF9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o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RG1、FGL2、FGF9水平联合预测AIS后癫痫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大于血清NRG1、FGL2、FGF9水平单独预测的0。789、0。779、0。795。结论:血清NRG1、FGL2水平升高和FGF9水平降低与AIS后癫痫发生密切相关,血清NRG1、FGL2、FGF9水平联合检测对预测AIS后癫痫发生具有较高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癫痫NRG1FGL2FGF9预测价值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和血管新生指标的影响

    沈静张丽华徐晶晶吕萌萌...
    2592-2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晚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到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93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6,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和观察组(n=47,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血管新生指标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4。68%,疾病控制率(DCR)为74。4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1。74%、5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4。78%,观察组的为29。79%,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降低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效阻止疾病进展。

    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晚期宫颈癌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血管新生指标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TACE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因子和凋亡分子的影响

    吴祎张海航杨思维李云...
    2596-2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因子和凋亡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对照组(n=71,TACE治疗)和研究组(n=71,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生成因子指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凋亡分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基因(Bax)、生存素(Survivin)、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0(Caspase 10)]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AFP、CEA、AFU、CA19-9、HGF、VEGF、CTGF、HIF-1α、Bcl-2、Survivin下降,Bax、Caspase 10升高,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69%,研究组的为19。73%,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HCC患者,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血管生成,促进HCC癌细胞凋亡。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晚期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因子凋亡分子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