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加工过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加工过程
南京工业大学
生物加工过程

南京工业大学

欧阳平凯

双月刊

1672-3678

shengwu@njut.edu.cn

025-58139285

210009

南京市中山北路200号南京工业大学54号信箱

生物加工过程/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工业大学主办、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主要刊登:生物工程研究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进展,特别关注在生物技术与化工技术的界面上的生物来源、生物新材料及新医药、新食品、资源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和层次分析法优选参葵通脉颗粒提取工艺

    田磊王艺璇刘顺严士海...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葵通脉颗粒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经验制剂,优选参葵通脉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可以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使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水量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制剂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丹酚酸B含量、淫羊藿苷含量及浸膏得率的影响,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自的权重系数,设计参葵通脉颗粒的最优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丹酚酸B含量、淫羊藿苷含量和浸膏得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460 9、0.310 4、0.156 0和0.072 6.根据正交实验综合评分结果,考虑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同时结合临床常规提取方法,确定该制剂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水量为10倍量,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1.0 h.参葵通脉颗粒采用该工艺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科学合理、稳定易行,适用于工业化制备.

    参葵通脉颗粒提取工艺层次分析法正交实验设计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小儿化积止咳方对痰证的作用机制

    程方玲朱燚田思思张楠楠...
    93-9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小儿化积止咳方对痰证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草药系统药理学平台数据库(TCMSP)、小分子药物靶点预测在线平台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药物银行数据库(DrugBank)收集小儿化积止咳方的有效成分、靶点以及痰证相关的靶点.通过韦恩2.1.0(Venny 2.1.0)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分析筛选出枢纽基因(hub genes),并进一步对hub genes进行生物功能注释(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药物与hub genes产物蛋白的亲和力.结果表明:最终筛选出10个hub genes,分别是 CYP2D6、MAOA、SLC6A2、ADRB2、DRD1、ADRB1、SLC6A4、CHRM1、SLC6A3 和 CYP3A4,其中ADRB2、MAOA、CYP3A4、SLC6A2、CHRM1 和 DRD1 通过与豆固醇、17-β-雌二醇、stock1n-53032 和丁香酚靶向结合,来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并由此达到化积止咳祛痰的功效.研究表明:小儿化积止咳方作为中药组分,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揭示了小儿化积止咳方的作用机制,并为其组方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小儿化积止咳方痰证信号通路

    响应面法优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中间体提取工艺

    雷涛咸庆东咸洪泉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中间体是重要的医药原料,为优化hCG中间体提取工艺,提高hCG提取效率,本研究以hCG粗品为原料,使用乙酸钠缓冲液一步浸提法从hCG粗品中提取hCG中间体,先以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缓冲液浓度、液料比、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对hCG中间体提取效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hCG中间体效价的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为液料比、搅拌时间、缓冲液浓度、搅拌温度,液料比和缓冲液浓度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hCG中间体效价有显著影响,以此建立提取hCG中间体效价多元回归数学模型.优化后的提取hCG中间体工艺最佳条件为乙酸钠缓冲液浓度为0.15 mol/L、液料比(mL/g)为11∶1、搅拌时间为2 h、搅拌温度为10℃,在此条件下,提取后hCG中间体效价为259.55 IU/mg.该工艺较传统工艺参数明确,步骤简单,减少了原辅材料使用,提取用时减少了 50%,hCG中间体效价提高了 29.78%,应用前景广阔.

    hCG中间体效价缓冲液浸提法响应面优化

    传统酿造食醋浓缩物的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陆子谕张筱铃裘轲惠汪周丽...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醋行业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醋浓缩物可由传统食醋陈酿过程自然形成,或经由浓缩、干燥等加工方式获得.本文中,笔者聚焦醋膏、醋粉等形式的食醋浓缩物,深入分析其含有的有机酸、多糖、蛋白、黄酮、多酚及川芎嗪等活性成分,系统综述了其在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保护肝脏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为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开发新型功能性食醋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有望引导食品营养靶向设计和精准制造.

    食醋醋膏肠道微生物功能物质抗氧化

    辽宁省市售生肉及冷冻鱼糜制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及病原特征分析

    王伟杰刘海霞冯怡博赵韬然...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辽宁省市售鸡肉、牛肉、猪肉和冷冻鱼糜制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污染情况和病原特征.2018-2021年从辽宁省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鸡肉250份、猪肉320份、牛肉178份以及冷冻鱼糜制品128份,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876份样品中共检出3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3.42%(30/876);其中鸡肉检出率为7.20%(18/250),牛肉检出率为4.49%(8/178),猪肉检出率为0.94%(3/320),冷冻鱼糜制品检出率为0.78%(1/128).30株分离菌株的生物型均为1A型;血清型O:5型为27株,O:8型为3株;检测的5种毒力基因中,ail、ystA、yadA、virF均为阴性,ystB阳性为15株.30株分离株中,耐4种药物的分离株为4株(13.33%),耐6种药物的为1株(3.33%);3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3种药物的整体耐药程度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3.33%、66.67%和53.33%,30株分离株均对头孢他啶、氯霉素和庆大霉素3种抗生素100%敏感.3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质谱特征分析表明,聚类为3簇,其中携带ystB基因的分离株均分布在第3簇中.辽宁省市售鸡肉、牛肉、猪肉和冷冻鱼糜制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污染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分离株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有较高耐药率.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耐药性毒力基因血清型微生物质谱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