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

张介池

双月刊

1004-311X

swjszzxxw@163.com;swjszz@163.com;

0451-84615121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68号

生物技术/Journal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杂志是中文生物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是涉及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生物学相关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进展。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工程、微生物、医药、农林、食用菌、轻工食品、环保、食用菌及相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1985年创刊,1994年起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摘引、收录。主要栏目有论著、技术与方法、开发与应用、综述与讲座等。被CA、BA、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网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检索数据库和文摘类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河牛β-乳球蛋白基因型及其启动子序列特点

    王丽婷郑艺娜金素钰黄林...
    1-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三河牛β-乳球蛋白(β-Lg)的基因型,并探索其启动子序列与乳中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乳中β-Lg遗传变异体及其相对表达量,并通过PCR扩增,比对不同遗传变异体启动子的序列差异.[结果]三河牛(n=62)乳清中β-Lg有AA、AB和BB共3种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290、0.403和0.307,A和B两种等位基因频率接近;对37个纯合型β-Lg启动子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636 bp)和测序,并与普通牛β-Lg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U31361.1)比对,共检测到6个突变位点,其中-430、-362、-216和-204位点基本上是等位基因特异的,且有3个突变点在3种转录因子结合基序中;建立了三河牛乳中β-Lg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发现β-Lg含量在AA型中极显著高于AB型(P<0.01),但AA、AB型与BB型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三河牛β-LgA和B两种等位基因频率接近,其启动子-430、-362、-216和-204位点具有等位基因特异性,并可能影响等位基因表达.

    三河牛β-乳球蛋白高效液相色谱启动子等位基因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融合表达HLH结构域对猪溶菌酶抗菌活性的影响

    朱德伟蔡国林陆健
    6-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遗传操作提高猪溶菌酶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方法]对猪溶菌酶进行分子模拟,得到了包含功能肽的螺旋-回环-螺旋(HLH)结构域,将HLH编码基因与猪溶菌酶基因N端或C端进行融合,于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经复性、纯化后检测其抗菌活性,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荧光染色对抗菌活性较高的融合蛋白杀菌机制进行初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端和C端融合蛋白基本保持了猪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同时,两种融合蛋白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均显著增强,其中N端融合产物活性更高,它对大肠杆菌ATCC 10798、大肠杆菌ATCC 25922、克雷伯氏菌TR5、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沙门氏菌CMCC(B)50335的抗菌系数分别为1.64、1.24、2.56、1.72和1.42,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90 μg/mL、100 μg/mL、40 μg/mL、80 μg/mL和100 μg/mL.经检测,该融合蛋白能显著增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结论]通过融合表达自身来源的HLH结构域,猪溶菌酶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为其它溶菌酶抗菌活性的提高提供参考.

    猪溶菌酶抗菌活性抗菌肽HLH结构域分子模拟融合表达杀菌机制通透性

    CTB-FimA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免疫效果

    梁梦歌李智涛韩海芳王烁...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菌毛蛋白(FimA)与霍乱毒素B亚基(CTB)重组质粒pET-32a/CTB-FimA,表达纯化CTB-FimA融合蛋白并对其黏膜免疫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根据GenBank查找Fi-mA 基因和CTB基因,利用(Gly4Ser)3连接肽序列构建pET-32a/CTB-FimA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确定IPTG诱导浓度及温度,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可溶性;采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目的蛋白CTB-FimA;用纯化的目的蛋白作为免疫原鼻腔滴注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黏膜免疫效果.[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pET-32a/CTB-FimA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IPTG最适诱导浓度为0.5 mmol/L,最适诱导温度为23 ℃,重组蛋白CTB-FimA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Expasy软件ProtParam工具预测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72.08 kDa,亲水性总平均值为-0.313;每升发酵液表达CTB-FimA蛋白约100 mg;免疫BALB/c小鼠产生sIgA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pET-32a/CTB-FimA重组蛋白表达质粒,获得可溶性CTB-FimA重组蛋白,鼻腔滴注免疫BALB/c小鼠能够产生高效价的sIgA抗体,为防治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牙龈卟啉单胞菌CTB-FimA重组蛋白诱导表达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鼻腔黏膜免疫

    MORF4L1蛋白抗体制备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丁圆圆陈泽锋邱腾施雯...
    20-2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MORF4L1原核表达载体和纯化表达产物,制备MORF4L1蛋白抗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PCR将MORF4L1基因片段酶切、克隆、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利用His-Tag技术纯化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采集抗血清后通过硫酸铵沉淀法将多克隆抗体从抗血清中纯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多克隆抗体与内外源性MORF4L1蛋白的结合特异性.利用在线软件(GEPIA、UALCAN)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蛋白,蛋白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Mr)43000位置处有单一条带,重组His-MORF4L1蛋白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制备的抗血清与MORF4L1蛋白特异性结合,纯化后仅在相对分子质量(Mr)55000和25000位置处有条带.纯化的多克隆抗体与内外源性MORF4L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MORF4L1的表达与肝癌不良预后相关.[结论]成功构建MORF4L1蛋白及抗体,MORF4L1在肝癌中高表达预后差,对进一步研究MORF4L1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致死因子4样蛋白1(MORF4L1)载体构建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多克隆抗体抗体制备生物信息学分析

    马铃薯StXYLP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辰刘紫涵桑殊童陈元爱...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马铃薯基因组水平上鉴定木质形成素类蛋白(Xylogen-like protein,XYLP)基因家族,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用生信学方法鉴定马铃薯XYLPs,分析其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进化关系、蛋白质结构、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定位.利用芯片数据分析马铃薯StXYLPs的时空表达模式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果]马铃薯中共有20个StXYLPs;蛋白全长在139~221氨基酸之间,理论等电点在4.36~9.42之间,均锚定在质膜上;蛋白质结构基本相似,均具有保守的nsLTP结构域;StXYLPs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具有偏好性;StXYLPs具有明显差异的组织表达模式,响应不同的非生物胁迫.[结论]StXYLPs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共同调控马铃薯器官发育,19个StXY-LPs表达受调控.12个StXYLPs受ABA诱导表达上调,在盐、高温及干旱胁迫下,14个StXYLPs受诱导表达上调,参与对抗非生物胁迫.

    马铃薯番茄木质形成素家族基因木质部发育非生物胁迫激素生物信息学

    苹果小G蛋白MdoROP的进化分类、结构及理化特性分析

    刘礼瑶何璐赵博熊仁次...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取6个MdoROP蛋白并对其基序组成、系统进化关系、蛋白结构及理化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取苹果叶片进行离体接菌,利用SMARTS和MEGA 11等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基于蛋白基序的组成差异可将MdoROP蛋白归为同一类且均无特异性基座,表明以上6个motif为6个MdoROP蛋白的保守基序.MdoROP蛋白长度介于197~211 aa之间;脂肪指数介于87.24~92.56之间;蛋白分子量介于21 463.75~23 587.2 Da;6个MdoROP蛋白的亲水性介于-0.125~-0.077且均为负值,6个MdoROP蛋白均为碱性亲水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且均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MdoROP蛋白的二级结构元件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结论]6个MdoROP蛋白属于苹果小G蛋白ROP家族,是磷酸化蛋白和碱性亲水蛋白,均不是分泌蛋白和膜蛋白;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是6个MdoROP蛋白的主要二级结构,ROP基因三级结构的预测结果与二级构造相吻合.该文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深入研究MdoROP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并提供理论支撑.

    苹果小G蛋白MdoROP系统进化关系理化特性蛋白结构

    五大连池火山区露头泉中细菌和古菌对扰动的响应

    杨佳霓刘涛赵丹张爽...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五大连池火山区露头泉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扰动的响应.[方法]采集五大连池露头泉水样,按扰动程度将其分为农田组(A1,A2,A3)、村屯组(B1,B2,B3)、景区组(C1,C2,C3)和野外组(D1,D2,D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别露头泉中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各露头泉之间菌群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野外组露头泉的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及其丰富度较高;露头泉微生物各物种互作关系网络复杂,但多以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 和 Bacteroidetes 等为优势细菌门,以 Parvarchaeota、Woesearchaeota 和 Verrucomicrobia 等为优势古菌门;在不同程度的扰动影响下,某些露头泉出现了特异优势菌,如Helicobacteraceae、Verrucomicrobiaceae和Deferri-bacteres等.[结论]五大连池火山区露头泉分布着丰富的细菌和古菌,人为活动产生的不同程度扰动,导致露头泉中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组成及丰度呈现差异化.

    五大连池火山露头泉高通量测序细菌古菌多样性群落结构扰动

    HPV18致癌基因E6选择性剪接在宫颈癌中的作用

    姜方清秦丽
    56-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HPV18致癌基因E6选择性剪接在宫颈癌细胞中的潜在作用.[方法]HPV18感染或过表达HPV18致癌基因E6后,MTT法检测宫颈癌细胞C-33 A的增殖水平、逆转录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E6选择性剪接产物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E7蛋白表达水平.高通量测序HPV18感染或不感染的C-33 A细胞后调控E6选择性剪接的关键分子.[结果]过表达E6并感染HPV18的C-33 A细胞的增殖水平(2.35±0.37vs1.27±0.28)显著上升,且高于未过表达E6(1.27±0.28vs0.68±0.11)(P<0.05).HPV18感染和过表达SRSF3后,选择性剪接产物E6*Ⅰ水平上升(0.25±0.03 vs 0.65±0.13)、E7蛋白表达水平(0.20±0.04 vs 0.77±0.18)上升.敲低SRSF3和过表达miR-1208 时,C-33 A 细胞的增殖水平(1.30±0.18 vs 0.65±0.13,1.75±0.27 vs 0.75±0.13)显著下降(P<0.05).与只过表达E6相比,E6与SRSF3共表达、E6过表达同时干扰miR-1208均能够显著促进C-33 A细胞的增殖水平(0.65±0.13 vs 1.65±0.40,0.59±0.11 vs 1.70±0.24)(P<0.05).敲低 SRSF3 后,选择性剪接产物 E6*Ⅰ 水平下降(0.15±0.02 vs 0.57±0.15)、E7 蛋白表达水平下降(0.20±0.04 vs 0.77±0.18)(P<0.05).干扰 miR-1208 后,选择性剪接产物 E6*Ⅰ 水平上升(1.12±0.25 vs 2.56±0.33)、SRSF3(0.15±0.03 vs 0.75±0.15)和 E7 蛋白表达水平上升(0.65±0.11vs0.98±0.20);过表达miR-1208后,选择性剪接产物E6*Ⅰ水平下降(1.85±0.34 vs 1.15± 0.20)、SRSF3(1.33±0.14vs0.20±0.05)和 E7 蛋白表达水平下降(0.88±0.13 vs 0.50±0.10)(P<0.05).此外,miR-1208靶向SRSF3 mRNA的3'端非编码区.[结论]miR-1208靶向SRSF3 mRNA的3'端非编码区并减少SRSF3的蛋白表达水平.SRSF3能够促进HPV18致癌基因E6的选择性剪接和E7蛋白的表达.HPV18感染后操纵miR-1208/SRSF3/E6/E7调控轴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HPV18致癌基因E6选择性剪接宫颈癌细胞miR-1208SRSF3

    miRNA-34a-5p靶向CDK6表达对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张秀维顾桂源曹斌
    63-6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miRNA-34a-5p靶向CDK6表达对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两者的作用关系.[方法]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肿瘤组织样本和癌旁组织样本,对比miRNA-34a-5p、CDK6 mRNA以及CDK6蛋白表达水平;将miR-34a-5p抑制物转染至肺癌A549细胞,观察其对A549细胞存活、克隆形成、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并验证miR-34a-5p对CDK6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miRNA-34a-5p(0.21±0.0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54±0.08),而CDK6 mRNA表达水平(0.76±0.0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23±0.04)(P<0.05);抑制质粒组的 miRNA-34a-5p(0.14±0.03)、CDK6 mRNA(0.94±0.12)、增殖抑制率(17.32±2.39)%、凋亡率(12.32±2.39)%、克隆形成数(103.84±7.68)个、细胞迁移数(233.21±31.02)个、细胞侵袭数(102.16±10.93)个、CDK-6(0.79±0.09)和 p-AKT(0.88±0.10)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0.30±0.05)、(0.75±0.09)、(29.84± 5.01)%、(21.23±2.85)%、(77.17±8.43)个、(121.83±20.94)个、(24.39±5.12)个、(0.45±0.07)、(0.54±0.08)和阴性对照组(0.22±0.07)、(0.83±0.14)、(30.17±4.83)%、(22.08±3.94)%、(74.39±10.95)个、(118.38± 26.38)个、(26.14±4.38)个、(0.48±0.06)、(0.56±0.07)(P<0.05).Wt-CDK6 荧光素强度(0.38±0.09)显著低于 Mut-CDK6(0.99±0.21),且 miR-34a-5p 转染后 CDK-6 蛋白表达(0.28±0.05)低于阴性对照(0.95±0.1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34a-5p可直接靶向调控CDK6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克隆形成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控.

    miRNA-34a-5pCDK6肺癌生物学特性

    miR-935靶向GLUD1调控LKB1缺失型肺癌失巢凋亡机制

    郑雯严爱婷吉浩明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935靶向GLUD1调控LKB1缺失型肺癌细胞失巢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分离条件下培养肺癌细胞构建失巢细胞模型,抽取各个分离时间点的细胞总RNA进行miRNA-seq,过表达或敲低差异miRNA后检测LKB1缺失型肺癌细胞A549和H157的失巢凋亡水平.通过miRDB在线分析和遗传学筛选鉴定miRNA的关键底物.根据是否过表达miR-935分为对照组和miR-935过表达组;根据是否敲低GLUD1分为对照组和GLUD1敲低组.[结果]随着分离时间的延长,肺癌细胞中miR-935的表达水平下降(1.47±0.15 vs0.09±0.01,P<0.05)、GLUD1的表达水平上升(0.87±0.16 vs 1.44±0.21,P<0.05).过表达miR-935后,肺癌细胞的失巢凋亡水平上升[(15.87± 2.23)%vs(49.79±7.63)%,P<0.05].敲低GLUD1后,肺癌细胞的失巢凋亡水平显著上升[(16.32±3.11)%vs(48.21±5.67)%,P<0.05].过表达miR-935后,肺癌细胞中GLU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0.87±0.16 vs 0.10±0.01,P<0.05).miR-935与GLUD1 mRNA的3'UTR有相互作用.敲低GLUD1后,肺癌细胞内α-酮戊二酸(α-KG)的水平显著下降[(59.32±6.13)μmol/L vs(41.22±3.93)μmol/L,P<0.05].敲低 GLUD1 后加入 methyl-α-KG,A549和H157细胞的失巢凋亡水平回到了与未敲低GLUD1细胞的相似水平.[结论]miR-935靶向GLUD1 mRNA的3'UTR并减少了 GLUD1的表达水平,促进了 LKB1缺失型肺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miR-935GLUD1LKB1缺失型肺癌失巢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