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

张介池

双月刊

1004-311X

swjszzxxw@163.com;swjszz@163.com;

0451-84615121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68号

生物技术/Journal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杂志是中文生物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是涉及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生物学相关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进展。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工程、微生物、医药、农林、食用菌、轻工食品、环保、食用菌及相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1985年创刊,1994年起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摘引、收录。主要栏目有论著、技术与方法、开发与应用、综述与讲座等。被CA、BA、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网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检索数据库和文摘类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人细胞珠蛋白

    李来庆梁焕坤陈翠翠钟树海...
    403-406,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带His标签的人细胞珠蛋白(cytoglobin,CYGB)哺乳细胞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和HEK293细胞表达CYGB。[方法]采用全基因合成并通过双酶切法将CYGB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cDNA3。4中,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转染大肠埃希菌DH5α菌株,提取转染级质粒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CHO和HEK293,进行瞬时表达,镍柱亲和层析纯化CYGB蛋白。纯化的CYGB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ELISA法检测蛋白活性。[结果]双酶切和琼脂糖凝胶分析结果表明,pcDNA3。4-His-CYGB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CHO细胞瞬时转染pcDNA3。4-His-CYGB真核表达质粒后CYGB表达量较低,HEK293细胞表达量较高,最终采用HEK293细胞进行CYGB表达。SDS-PAGE法检测结果表明CYGB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2 kDa,分子量符合预期。镍柱亲和层析纯化的CYGB的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HEK293细胞表达的CYGB与抗CYGB单克隆抗体具有生物学结合活性。[结论]HEK293细胞比CHO细胞更适合用于CYGB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其表达的CYGB具有Western Blotting和ELISA生物学活性。

    细胞珠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CHO细胞HEK293细胞His标签质粒pcDNA3.4载体瞬时转染蛋白活性

    人SNARE复合物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支旭勃陈款民王昭维李倩楠...
    407-41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人SNARE复合物中的SNAP25、Syntaxin 1a和VAMP1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并于体外进行表达纯化。[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用脂质体转化法,将重组杆粒转染至Sf9昆虫细胞中使其产生重组病毒,最后对病毒进行扩增后再感染Sf9昆虫细胞表达目的蛋白;所得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及纯化。[结果]测序结果表明SNAP25、Syntaxin 1a和VAMP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检测出三种蛋白的特异性条带,利用His标签蛋白纯化出Syntaxin 1a蛋白。[结论]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了 SNARE复合物相关蛋白。

    SNARE复合物SNAP25蛋白Syntaxin1a蛋白VAMP1蛋白重组杆粒杆状病毒Sf9昆虫细胞蛋白纯化

    基于免疫相关基因的宫颈鳞癌预后模型的构建

    尚革董晓燕张瑞丽艾尼瓦尔·艾木都拉...
    412-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利用免疫相关基因(immune related genes,IRGs)构建风险评分预后模型并评估预测精度。[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253例CSCC患者2 499个IRGs的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及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LASSO-Cox分析构建模型,使用生存分析、1,3,5 年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及主成分析研究风险评分预测性能。构建列线图并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因素。[结果]CSCC中鉴别出53个差异表达的IRGs,主要富集在免疫相关的通路(FDR<0。05)。构建预后模型,筛选具有预测功能的4个基因(PLA1A、S1PR4、CHIT1、CA9),生存分析显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的总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0 75)。风险评分1,3,5年ROC曲线的AUC值分别为0。966、0。724和0。818,提示良好的预测效果。所构建的风险模型生存曲线能够显著区分患者预后,高风险组患者预后更差。列线图模型证实风险评分的预后效能好于临床特征同时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结论]基于IRGs的预后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免疫风险评分可能是CSCC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宫颈鳞状细胞癌TCGA数据库免疫相关基因列线图风险评分预后模型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因子

    结直肠癌肝转移新基因的生信筛选与免疫浸润分析

    于珍张磊宋雅文武玉晶...
    42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生信技术筛选结直肠癌肝转移新基因,探究潜在治疗靶点。[方法]获取GEO数据库GSE221240、GSE41258和GSE6988三组数据集,筛选差异基因(DEGs),执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利用GEPIA、HPA、TIMER2。0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生存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浸润分析,验证关键基因可靠度。[结果]获得30个DEGs,在肝转移样本中上调28个下调2个。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急性期反应、脂质羟基化、DNA加合物致癌、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等过程。PPI含有28个蛋白质节点与175条边。差异表达分析与生存分析验证得到2个结直肠癌肝转移新基因,即CYP2E1和ALDOB(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证实,CYP2E1和ALDOB在结直肠、结直肠癌和肝脏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免疫浸润结果表明,CYP2E1和AL-DOB的表达量与多种免疫细胞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生信筛选得到2个结直肠癌肝转移关键新基因CYP2E1和ALDOB。CYP2E1和ALDOB在肝组织的表达较结直肠组织显著上调,且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评估和治疗的新靶点。

    结直肠癌肝转移生物信息学免疫浸润基因预后

    猪METTL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基因预测

    秦睿王文强韦梦姜杨耀...
    43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得猪METTL3蛋白理化性质、二、三级结构、蛋白保守性、甲基化位点及靶基因等信息,为进一步了解猪METTL3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猪METTL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三级结构及保守结构域、甲基化位点、蛋白互作和靶基因等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猪METTL3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主要由无规卷曲和α-螺旋、β-转角构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与METTL14、WTAP和POLR2B等蛋白具有互作关系。METTL3有 4 个高可信度 m6A 位点,经 M6A2 Target 软件预测该基因与 CASP1、PYCR1、RANBP2、LIRB4、APOBEC3A、ADAM19 等134个基因存在靶向关系。[结论]猪METTL3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主要通过m6A甲基化修饰作用于靶基因而发挥作用。

    METTL3基因蛋白理化性质保守性亚细胞定位甲基化位点motif靶基因预测

    铁死亡相关基因的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构建及验证

    杨丰帅彭玲邱东达杨运泉...
    439-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体外实验,筛选与结肠癌相关的铁死亡基因,建立结肠癌风险预后模型。[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和FerrDB数据库对结肠癌中的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验证预后模型的准确性,并对高低风险组患者的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实验验证PLIN4对结肠癌细胞HT29的生物功能,进一步验证预后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构建了以7个铁死亡基因(PLIN4、CXCL2、CAV1、MIOX、CDKN2A、AURKA、CD01)为特征的结肠癌预后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高低风险组患者的差异基因可能涉及FN1等多个基因以及细胞粘附分子、血管平滑肌收缩、Wn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途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下调PLIN4表达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结肠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结论]该预后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下调PLIN4的表达可促进结肠癌细胞铁死亡。

    结肠癌预后模型铁死亡生物信息学PLIN4基因

    Vero细胞的生长代谢特征及动力学模型构建

    平玲顾朝剑吴易梅张立敏...
    448-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Vero细胞在大规模高密度培养过程中营养物质耗尽,代谢产物积累导致细胞生长受限的问题。[方法]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通过换液培养和灌流培养两种方式比较细胞增殖、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生成,基于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实际检测数据,应用Origin软件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换液培养和灌流培养两种培养方式培养Vero细胞,两种培养方式达到的最大细胞密度分别是4。35 × 106/mL和4。34 × 106/mL,在对数生长期,细胞的生长速率分别是0。54 d-1和0。67d-1,葡萄糖的最大消耗量分别是14。95 g/d和17。1 g/d,谷氨酰胺的最大消耗量分别是2。725 g/d和3。7 g/d;Origin软件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的建模参数通过验证两种培养方式的细胞生长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拟合度较高。[结论]大规模培养Vero细胞,利用灌流培养的细胞生长速率较快,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较高,是理想的细胞培养方式;所建立的代谢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反应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过程。

    Vero细胞换液培养灌流培养代谢物消耗代谢物生成Origin软件非线性拟合动力学模型

    金银花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周英森章淑艳贾振华李冉...
    454-460,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引起河北巨鹿县的金银花田部分植株出现叶片变褐干枯,根部变褐,茎基表面附有白色菌丝等现象的病原。[方法]组织分离法分离病部菌株,用科赫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物种,并研究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分离到的病原菌株B22与Fusarium equiseti同源性达99%以上,确定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OMA培养基最适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光照对其影响较小,致死温度为61℃。[结论]从金银花病害中分离鉴定出一病原菌,即木贼镰孢菌;分析了其生物学特性,该菌株在pH值7的OMA培养基质中,28 ℃下生长最快,光照对其影响较小,而在温度61℃中10 min致死;可为金银花同种病害的诊断及防控提供理论根据。

    金银花病原菌木贼镰孢菌科赫法则组织分离法致病性生物学特性

    生信分析结直肠癌差异表达免疫基因及其临床意义

    杨慧穆晓峰刘银郝梦迪...
    46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差异表达免疫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mmune genes,DEIGs)及其临床意义,探究CRC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利用R软件筛选TCGA数据库中448例CRC患者和39例正常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从ImmPort数据库中获取免疫基因集,与DEGs取交集,获得DEIGs。对DEIGs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探索其功能。将DEIGs与临床因素逐步纳入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多因素Cox回归,探索DEIGs对CRC预后的影响。最后,分析DEIGs与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到487个DEIGs,GO/KEGG分析显示,80个GO术语,74个KEGG术语被显著富集(P<0。05)。MC1R、UCN高表达,肿瘤分期晚、血管侵犯为CRC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C1R、UCN高表达与CRC患者较差的总生存相关(P=0。000 53、P=0。001 2)。MC1R、UCN高低表达组中,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浸润显著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信分析发现2个DEIGs(MC1R、UCN)在CRC中高表达,与CRC预后较差及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结直肠癌生物信息学TCGA免疫基因GO/KEGG分析预后MC1RUCN

    FTH1激活RAF/MEK/ERK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生长

    汪圆松李卫玲乔嘉璐刘金咪...
    467-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 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TIMER(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NMplot 和 GEPIA2(Gene Expression Omnibus)等公开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 FTH1 在肝癌中的表达量和预后生存期,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在肝癌细胞系中分析FTH1的作用机制。[结果]在肝癌组织中FTH1的表达量高于正常(P<0。01),同时FTH1高表达的HCC患者预后更差(P<0。01)。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荧光定量PCR细胞实验表明,与正常肝细胞L02相比,肝癌细胞系HepG2和Huh7中FTH1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MTT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FTH1敲低的HepG2和Huh7细胞增殖能力降低40%~50%。进一步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FTH1敲低的细胞中RAF、MEK和ER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FTH1可通过激活RAF/MEK/ERK信号通路促进HCC细胞的生长。

    肝细胞癌FTH1增殖预后生存RAF/MEK/ERK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