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技术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技术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

林敏

双月刊

2095-2341

curr_biotech@163.com;prog_biotech@caas.net.cn prog_biotech@163.com

0571-86651497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生物技术进展/Journal CURRENT BIO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生物技术进展》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以传播生物技术前沿科学,引领生物技术发展潮流为目标的学术期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 33-1375/Q,国际统一刊号ISSN2095-2341,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围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刊载生物技术在农、林、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医药、生态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主要设置进展评述、研究论文、技术与方法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相关企业研发人员、海外留学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泵干制和射频干制对大球盖菇风味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李文陈万超吴迪张忠...
    957-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用于大球盖菇采后品质提升的干制技术,探究了热泵干制和射频干制技术对大球盖菇风味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不同干制技术对大球盖菇样品风味成分含量及品质影响较大.脂质、烷烃、杂环类物质是射频干制的大球盖菇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醛酮醇类物质是热泵干制的大球盖菇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挥发性成分主要富集在初级醇类、酮类、杂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代谢通路上.甜味、鲜味氨基酸是两种干制样品中的主要氨基酸种类,其中,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等是主要氨基酸;热泵干制样品中滋味成分核苷酸、氨基酸、有机酸总量及等鲜浓度值均高于射频干制样品.热泵干制样品鲜甜味滋味成分的电子舌及挥发性硫化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电子鼻响应信号更高.大球盖菇干品的风味成分、感官及质构分析结果显示,热泵干制技术更有利于大球盖菇干品形成愉悦风味和较好品质外观,该技术有望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大球盖菇采后品质提升.

    大球盖菇干制技术挥发性成分滋味成分

    食用菌菜品不同保存方式下亚硝酸盐含量及细菌数量的变化

    张欢韩永林李兰洲张永锋...
    967-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保存方式对香菇、金针菇、杏鲍菇、银耳等四种常见食用菌菜品中亚硝酸盐及细菌数量的影响,对加工后的食用菌菜品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亚硝酸盐含量和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具体而言,将这四种食用菌菜品分别保存在4℃和22℃的环境中,并在0、12、24、48和72 h的时间点进行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硝态氮含量及细菌数量.实验结果显示,在22℃保存72 h后,香菇、金针菇、杏鲍菇、银耳菜品与4℃保存相比,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升高,而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但食用菌菜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处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0 mg·kg-1的安全范围内.同时,在保存72 h后,香菇、金针菇、杏鲍菇、银耳菜品在22℃下的细菌数量更多.从时间维度看,为了保证食用菌菜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建议尽快食用新鲜食用菌菜品,如需保存,则更推荐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

    食用菌保存方式亚硝酸盐含量细菌数量

    植物绿原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夏琳徐向丽王雪云杨军...
    973-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其主要来源于咖啡、茶叶、水果和蔬菜等.绿原酸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虫害、抗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绿原酸经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合成,但是其合成及调控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总结分析了绿原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限速酶及转录因子、影响其含量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及应用前景,旨在为今后植物中绿原酸的合成调控提供理论支持及靶标基因.

    烟草绿原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转录因子合成调控

    小麦矮秆基因研究进展

    李彩华赵彦坤李占坤单子龙...
    980-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其株高是优化收获指数、实现粮食产量最大化的重要因素.系统综述了小麦矮秆(reduced height,Rht)基因的分类、多效性特征,以及这些基因功能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讨论了目前已发现的26个与小麦株高密切相关的基因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挖掘新的矮秆基因的可行性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潜力,以期为提高小麦产量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小麦矮秆基因分类多效性功能标记

    海洋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潘少婷王博轩陈佳鑫蔡佳君...
    993-1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分布,展现出包括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及抑制酶活性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对海洋资源探索的深入,源自海洋真菌的新型聚酮类化合物不断涌现,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宝库.从研究概况、生物合成途径、发酵与分离以及生物活性评估五个方面综述了海洋真菌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海洋聚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海洋真菌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生物活性

    烟草疫霉拮抗菌XC-29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汪苏洁顾梦丽陶界锰童治军...
    1004-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是一种可引发烟草黑胫病的土传卵菌,对烟草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筛选出一株对烟草疫霉菌具有较强生防功能的菌株XC-29,通过解析基因组信息,挖掘其拮抗代谢产物及拮抗基因.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鉴定生防菌XC-29的抑菌活性和防治效果;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准确鉴定了XC-29菌株;利用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探究菌株拮抗机制.结果表明,根际土分离的拮抗菌株XC-29鉴定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其全基因组测序预测出136种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和11个编码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簇,其中6个基因簇已被确认为抗菌物质合成簇,分别编码地衣素、双效菌素、schizokinen、丰原素、杆菌溶素和嗜铁素;转录组测序结果进一步确定菌株基因具有编码相应抑菌物质的能力.综上,沙福芽孢杆菌XC-29对烟草疫霉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初步揭示了沙福芽孢杆菌XC-29的抑病机理,为进一步探究拮抗菌的抑菌机制和生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烟草黑胫病沙福芽孢杆菌全基因组测序次级代谢产物

    一种低成本、高效、操作简便的转基因植株鉴定方法

    彭海霞汪世娟辛转霞梅莉...
    1016-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特异性PCR、试纸条等常用转基因植株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且需要一定专业技术等局限性,研究希望探索一种低成本、高效、操作简便且适用于小麦全生育期田间大规模筛选的转基因植株鉴定方法.选取具有草铵膦除草剂BASTA抗性的转基因小麦进行最适BASTA溶液浓度筛选,发现在大田环境下200 mg·L-1的BASTA溶液可分别在苗期和扬花期有效鉴定转基因阳性植株.同时,为了验证BASTA叶片涂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选取20个T0代转基因小麦样本,分别采用Bar试纸条、特异性PCR和BASTA叶片涂抹法3种方法进行转基因阳性鉴定.结果显示,BASTA叶片涂抹法与Bar试纸条鉴定结果一致,并且其检测范围能够覆盖特异性PCR的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BASTA叶片涂抹法成本低、高效、操作便捷,且全生育期可用,尤其适用于田间转基因植株的大规模筛选.

    转基因植株阳性鉴定BASTA叶片涂抹法低成本操作简便

    交链孢酚适配体荧光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方梦旗赵颖王子晨贾文昊...
    1024-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作为交链孢霉菌产生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通过侵染小麦、番茄、樱桃和柑橘等农产品,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基于竞争原理,构建了一种针对AOH的灵敏且特异性强的核酸适配体荧光试纸条检测体系.对适配体浓度、pH和缓冲液等条件进行优化后,进一步评价其准确性和特异性等性能,并应用于小麦样品中AOH的含量测定.在最优条件下,其检测限可达1 µg·L-1,检测范围为1~1 000 µg·L-1,线性相关系数R2=0.979 2,仅需20 min即可完成检测.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的回收率为96.6%~114.3%,相对标准偏差为2.6%~9.0%.利用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开发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适合现场快速定量检测AOH的新方法,为其他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核酸适配体荧光侧流层析试纸条交链孢酚小麦

    高产纤维素酶工程菌株产酶条件优化

    孔蒙蒙金静静卢鹏顾梦丽...
    1032-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工程菌株纤维素酶产酶效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对高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工程菌株C36、CM、KF、GH5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工程菌株C36、CM、KF和GH5在最优发酵条件下的产酶效率显著提高.发酵条件优化后,工程菌株CM的纤维素酶活最高,在醇化烟叶添加量7%、蛋白胨添加量 0.8%、pH 6.1、发酵温度 37℃、转速 220 r·min-1、装液量 40 mL及发酵时间 96 h的条件下,其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酶活和滤纸酶活(filter paper activity,FPA)分别达到504.95和222.11 U·mL-1.发酵条件优化后,工程菌株GH5的纤维素酶活提升倍数最高,在醇化烟叶添加量6%、蛋白胨添加量0.9%、pH 6.1、发酵温度37℃、转速220 r·min-1、装液量40 mL及发酵时间96 h的条件下,其CMC和FPA酶活分别是优化前的28.55和9.68倍.

    纤维素酶工程菌株发酵条件正交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RdRp的变异分析及其活性反应体系构建

    康茜林姿妤杨怡姝李劲涛...
    1042-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在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主要的抗病毒靶点.RdRp的功能严格依赖其空间结构,而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可能导致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为了探究对SARS-CoV-2原型株有效的RdRp抑制剂是否对Omicron变异株仍存在抑制效果,对我国近两年流行的Omicron变异株的913个RdRp优质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与原型株相比,这些Omicron变异株的RdRp序列既存在同义突变又存在错义突变.在错义突变中,除少数低频突变位点外,44%为P323L,34%为P323L和G671S双重突变,12%为P323L、G671S和D63N三重突变,分别将包含这3类突变的Omicron RdRp归为1_RdRp、2_RdRp和3_RdRp.利用AlphaFold2构建这3类RdRp的蛋白质结构模型,并通过PyMOL将Omicron与原型株的RdRp结构进行叠合比对,结果显示3类蛋白质3D结构均与原型株的RdRp(6M71_RdRp)高度重叠,提示突变未对RdRp的空间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将3种Omicron RdRp蛋白模型分别与4种已报道的RdRp抑制剂对接,结果显示这4种抑制剂依然能稳定结合在各Omicron RdRp模型的活性中心,提示RdRp是一个长期有效的靶标.基于此,构建的细胞外RdRp酶活反应和检测体系将有助于靶向RdRp的抗病毒药物的评价或筛选.

    SARS-CoV-2OmicronRdRp多序列比对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