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技术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技术通讯
生物技术通讯

黄培堂

双月刊

1009-0002

swtx@263.net

010-66948856

100071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生物技术通讯/Journal Letters in Bio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进展。设有研究报告、技术方法、综述、经验交流、专论研究快报、生物药园及知识介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复合佐剂的抗肿瘤免疫调控作用及效果研究

    赵佳琦Khattak Sameena Noor董晓筱胡张可...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纳米复合佐剂在肿瘤内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抗肿瘤效果.方法:制备包载CpG的β葡聚糖纳米颗粒(CNP),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BMDC),分5组进行体外免疫处理,分别为PBS对照组、β葡聚糖组、β葡聚糖纳米载体(NP)组、CpG组和CNP组,利用流式仪分析BMDC成熟情况.将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接种于C57BL/6N小鼠右后肢皮下,建立肿瘤模型,第6 d挑选肿瘤大小相对一致的24只小鼠均分为4组,即PBS组、NP组、CpG组、CNP组进行治疗,后颈部皮下注射给药,共给药4次,每次间隔3 d,期间隔天测量肿瘤体积,最后一次给药后第3 d眼眶取血,测定血浆中γ干扰素(IFN-γ)浓度,处死小鼠后分离肿瘤及脾脏,流式细胞术检测瘤内浸润性T淋巴细胞比例及脾脏内T细胞比例.结果:CNP佐剂处理后BMDC成熟比例约为CpG佐剂组的2.8倍.在小鼠体内接种肿瘤15 d后,CNP治疗组肿瘤体积较其他组均减小,血浆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约为CpG组的1.5倍,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与其他组相比也有明显升高.结论:构建的葡聚糖-CpG纳米复合佐剂能够有效激活BM-DC,改善肿瘤微环境,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肿瘤效果.

    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β葡聚糖黑色素瘤肿瘤微环境佐剂

    HPV16 E786-93纳米颗粒疫苗的免疫杀伤效果研究

    胡张可邓雄威赵佳琦韩卢...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86-93 CTL表位肽与免疫佐剂CpG-ODN自组装纳米颗粒疫苗在肿瘤模型中的免疫效果.方法:化学合成HPV16 E786-93 CTL表位肽,与CpG-ODN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自我组装形成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等方法鉴定纳米颗粒的性质;构建治疗性肿瘤动物模型,观察纳米颗粒疫苗在动物模型体内的抗瘤效应;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瘤内浸润性T细胞比例、外周血及脾脏内T细胞比例;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测定经纳米颗粒刺激的BMDC培养上清中的IL-6和IL-12p40浓度.结果:构建了直径约210 nm大小均匀的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疫苗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且对于小鼠瘤内浸润性T淋巴细胞及脾脏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比例均有提升,同时能在体外有效刺激BMDC分泌细胞因子.结论:HPV16 E786-93 CTL表位肽联合CpG-ODN自组装纳米颗粒疫苗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增长,改善体内免疫微环境.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CpG-ODN抑瘤效应表位肽纳米疫苗

    miR-30a-5p通过靶向Runx2基因抑制成骨细胞分化

    王如然黄胜男曹戬许华颖...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析miR-30a-5p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功能.方法:将SD大鼠分为雌激素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取胫骨组织进行miRNA测序并差异表达分析;检测miR-30a-5p在各组大鼠骨中的表达含量;通过qRT-PCR检测miR-30a-5p表达对成骨分化标记相关蛋白胶原Ⅰ、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0a-5p对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miR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假手术组、雌激素组,模型组有33种共同miRNA表达上调,选取miR-30a-5p作为本研究对象;qRT-PCR进一步验证miR-30a-5p在模型组骨组织中高表达;miR-30a-5p靶向抑制Runx2的表达,且能够抑制OCN、OPN和胶原Ⅰ的表达,降低ALP活性;而同时过表达Runx2后,OCN、OPN和胶原Ⅰ的表达升高,ALP活性增加,Runx2过表达部分缓解miR-30a-5p对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结论:miR-30a-5p在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中表达上调,并能够靶向抑制Runx2的表达,从而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质疏松进展,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

    miR-30a-5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成骨分化骨质疏松

    抗GM-CSF纳米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郭鹏利周鹏尚雨寒周斌...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纳米抗体,并测定其亲和力.方法:分离提取GM-CSF免疫后羊驼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PCR扩增得到纳米抗体基因片段,与载体pHEN1重组后克隆至大肠杆菌TG1以构建初始文库,经拯救构建得到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文库,并对其进行生物淘选;通过大肠杆菌BL21(DE3)原核表达阳性纳米抗体克隆,并测定其亲和力.结果:构建了多样性良好且库容量为1.37×109 cfu的纳米抗体初始文库,3轮淘选后共筛选得到5株氨基酸序列差异性较大的纳米抗体,并对其中一株纳米抗体G1进行表达纯化,SDS-PAGE分析表明纳米抗体G1纯度较高,且有较高的亲和力(KD=2.95×10-8 mol/L).结论:制备了高亲和力的抗GM-CSF纳米抗体,可应用于相关炎症抗体药物研制和疾病监测等方面.

    纳米抗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生物淘选噬菌体展示文库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CDH1基因敲除的人乳腺癌MCF-7稳定细胞系

    高伟健朱一超郑幽张波...
    155-159,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CDH1基因缺失的人乳腺癌MCF-7稳定细胞系.方法: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设计能特异性针对CDH1基因的sgRNA,以lentiCRISPR v2质粒为骨架构建能表达此sgRNA和Cas9蛋白的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与逆转录病毒包装质粒VSVG、PAX2在氯化钙介导下共同转入HEK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转染48 h后收集病毒上清,直接感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嘌呤霉素筛选CDH1缺失的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DNA测序、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实验验证获得的MCF-7细胞.结果:构建了靶向CDH1的CRISPR/Cas9质粒;DNA测序和Western印迹实验结果表明获得了稳定敲除CDH1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稳定敲除CDH1的MCF-7细胞中已无法明显观察到E-钙黏蛋白的表达分布.结论: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CDH1基因缺失的MCF7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CDH1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CDH1基因MCF-7细胞CRISPR-Cas9

    人磷酸葡萄糖变位酶5对肝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冉芳施亚娇罗沙柳刘婕...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带有Flag标签的人磷酸葡萄糖变位酶5(PGM5)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PGM5对肝癌细胞生长、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文库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PGM5基因编码序列,酶切后插入pcDNA3.0-Flag载体;将空载体与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PGM5的表达;CCK8生长曲线实验研究PGM5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GM5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pcDNA3.0-Flag-PGM5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Western印迹表明PGM5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生长曲线和划痕实验显示PGM5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结论:构建了pcDNA3.0-Flag-PGM5表达载体,并发现PGM5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迁移,为进一步研究PGM5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人磷酸葡萄糖变位酶5(PGM5)基因克隆肝癌生长

    雷奈酸锶在高糖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张辉冉磊窦群立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雷奈酸锶(SR)在高糖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成骨细胞,用MTT法筛选出能够诱导成骨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的高糖浓度,以及能够促进成骨细胞活性的最优SR浓度,随后观察SR对高糖诱导的成骨细胞的作用效果.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水平,PCR和ELISA分别检测骨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结果:0.50 mmol/L的SR能够显著增强高糖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水平,改善细胞形态,并显著促进Runx2、OCN、COL-1、BMP-2、IGF-1等的表达.结论:SR能够通过增加成骨细胞活性、抑制成骨细胞凋亡、促进骨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发挥对高糖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为SR发挥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雷奈酸锶成骨细胞高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POLR2A基因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及意义

    李素芬王唯斯杨娜梅雯...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POLR2A基因对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对POLR2A基因mRNA在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通过cBioportal分析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突变情况;利用Onco Lnc数据库对POLR2A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做Kaplan-Meier生存分析;使用String-DB数据库探索真核生物表达调控过程中的POLR2A相关蛋白.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POLR2A基因mRNA水平呈显著高表达(P≤0.05);POLR2A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高突变率;真核生物RNA聚合酶POLR2E、POLR2F、POLR2G、POLR2K、POLR2L等与POLR2A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论:数据库中荟萃了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信息,证实POLR2A基因在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

    数据挖掘POLR2A低级别脑胶质瘤

    SARS-CoV-2非结构蛋白NSP1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许勇李静王红萍张忠东...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非结构蛋白NSP14的性质特征.方法:以SARS-CoV-2的NSP14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Blastp与SARS-CoV的NSP14进行比对,并利用ProtParam、ProtScale、PredictProtein和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工具对NSP14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活性区域等进行预测.结果:SARS-CoV-2的NSP14由52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是一种可溶性亲水蛋白,与SARS-CoV中NSP14氨基酸序列的一致率达到95%.NSP14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含量最高,该蛋白质包含了N-糖基化位点、cAMP或cGMP依赖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N-豆蔻酰化位点等5个保守基序.NSP14同时具备N端核糖核酸外切酶和N7-甲基转移酶2个结构域,其活性区域的总面积和体积分别为1469.712Å2和1708.967Å3.结论:基于SARS-CoV-2中NSP14的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和预测了NSP14蛋白的性质和结构,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和药物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14核糖核酸外切酶甲基转移酶生物信息学

    基于双荧光和单荧光探针的溶酶体pH值测定方法比较

    姚溢刘萱
    183-1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基于双荧光探针和单荧光探针的2种溶酶体pH值测定方法,探究一种不依赖四甲基若丹明(TMR)的、基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单荧光的检测溶酶体pH值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人肺癌肺泡基底上皮来源的A549细胞,分别采用FITC/TMR双荧光探针法和FITC单荧光双激发法测定溶酶体pH值;通过计算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FIFITC488/FITMR561或FIFITC488/FIFITC405,绘制pH值标准曲线,用于pH值测定.结果:相对于FITC在Ex488 nm/Em520 nm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对pH值极为敏感,其在Ex405 nm/Em422 nm波长下对pH值不敏感,可用于荧光矫正;不同pH值条件下,FIFITC488/FIFITC405比值基本呈线性关系.结论:FITC单荧光双激发法只须使用一种荧光探针即可实现pH值检测,较FITC/TMR双荧光探针法更不易产生系统误差,更适用于溶酶体pH值检测.

    溶酶体pH值荧光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