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技术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技术通讯
生物技术通讯

黄培堂

双月刊

1009-0002

swtx@263.net

010-66948856

100071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生物技术通讯/Journal Letters in Bio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进展。设有研究报告、技术方法、综述、经验交流、专论研究快报、生物药园及知识介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iR-190a-5p通过靶向KLF15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刘克强姜晶晶马静波谭健...
    379-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来源的外泌体miR-190a-5p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超速离心获得BMSCs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采用纳米颗粒示踪分析(NTA)检测外泌体粒径,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外泌体上的标志蛋白CD63、CD9及HSP70;选取肺癌细胞系A549、LK79、H1975和HCC827,以及人正常上皮细胞BEAS-2B检测对比miR-190a-5p在这些细胞中和BMSCs衍生的外泌体(BMSC-exosome)中的表达量;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Krüppel样因子15(KLF15)是否为miR-190a-5p的靶基因;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iR-190a-5p对KLF15的表达调控;Transwell法检测外泌体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BMSCs外泌体呈圆形,粒径集中在150~200 nm,标志蛋白CD63、CD9及HSP70阳性表达;BMSCs外泌体中miR-190a-5p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在4种肺癌细胞及正常肺细胞BEAS-2B中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KLF15是miR-190a-5p的靶基因;BMSCs外泌体与miR-190a-5p mimics均能使肺癌细胞中的miR-190a-5p含量升高,并抑制KLF15的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BMSCs外泌体miR-190a-5p通过下调KLF15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肺癌miR-190a-5pKrüppel样因子15(KLF1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迁移侵袭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的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化疗耐药影响的作用机制

    姜翠红赵志正刘睿修俊青...
    386-39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对肺癌细胞系增殖和吉西他滨化疗药物耐药的影响机制.方法:qRT-PCR检测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SNHG16的表达量,检测肺癌细胞系HCC827、A549、NCI-H1395、NCI-H1975及肺上皮细胞系BEAS-2B中SNHG16的表达量;慢病毒包装构建sh-SNHG16-1、sh-SNHG16-2,分为sh-NC组、sh-SNHG16-1组、sh-SNHG16-2组,qRT-PCR检测各组NCI-H1395细胞中SNHG16的表达量,CCK-8检测各组NCI-H1395细胞增殖率及对吉西他滨耐药的影响;软件预测靶向SNHG16的miRNA,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NHG16作为海绵拮抗miR-520a-3p的表达;分为sh-NC组、sh-SNHG16组、sh-SNHG16+miR-520a-3p-inhibitor组,CCK-8检测各组NCI-H1395细胞增殖率及对吉西他滨耐药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MRP1、MRP2、ABCG2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中SNHG16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肺癌细胞系中SNHG16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肺上皮细胞系.相比sh-NC组,sh-SNHG16-1组及sh-SNHG16-2组中SNHG16表达量明显下调,细胞存活率明显下调,吉西他滨耐药能力明显下调;SNHG16作为海绵降低miR-520a-3p的表达.相比sh-NC组,sh-SNHG16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调,吉西他滨耐药能力明显下调,MRP1、MRP2、ABCG2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sh-SNHG16+miR-520a-3p-inhibitor组与sh-NC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SNHG16促进肺癌细胞NCI-H1395的增殖及对吉西他滨耐药的能力.

    SNHG16长链非编码RNA肺癌增殖吉西他滨耐药

    慢病毒介导的靶向c-Met可诱导shRNA稳定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的构建及生物活性鉴定

    王金西郭晓娟程锦红张绍东...
    392-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适当敲除c-Met后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针对c-Met基因不同位点的短发夹RNA(shRNA)片段,将其连接到TA载体上,瞬时转染MDA-MB-231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检测c-Met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挑选沉默效率最佳的shRNA.以scramble为阴性对照,MDA-MB-231细胞为空白对照,挑选沉默效率最佳的TA-shRNA,并将其与pSD400慢病毒载体连接,利用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组装,收集病毒液并感染MDA-MB-231细胞,将嘌呤霉素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筛选稳定表达shRNA的细胞株.利用多西环素对稳定细胞系进行诱导,Western印迹检测稳定细胞系c-Met蛋白的表达量,MTT法检测敲低c-Met对稳定细胞系增殖的影响.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模板序列与设计序列正确,并筛选出沉默效率最高的shRNA为shRNA1,慢病毒包装后筛选出稳定细胞株,适当敲除MDA-MB-231细胞c-Met基因后细胞的增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构建了针对c-Met基因可诱导shRNA的乳腺癌稳定细胞系,为探讨适当敲除c-Met基因后乳腺癌细胞对化疗、放疗敏感性检测奠定了基础.

    c-Met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MDA-MB-231细胞

    miR-124-3p靶向TLR4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茹克亚木·色麦提迪拉拉·吐尔逊
    399-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124-3p靶向Toll样受体4(TLR4)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采用RT-qPCR测定肺组织miRNA-124-3p表达水平.病毒性肺炎小鼠尾部注射miR-124-3p agomir或agomir NC后,第4 d摘眼球取血并取出肺组织,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印迹测定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肺组织比较,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miR-124-3p表达量降低(P<0.001);miR-124-3p agomir注射组小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明显低于注射agomir NC组和模型组(P<0.001),而高于正常组;HE染色结果表明miR-124-3p agomir注射组小鼠的肺组织炎细胞渗出和浸润较agomir NC组和模型组减轻;与agomir NC组比较,miR-124-3p agomir注射组的TLR4、NF-κB p65表达减少(P<0.01).结论:miR-124-3p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miR-124-3pToll样受体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与炎症的相关性分析

    杨雪君王森潘婕徐志晔...
    404-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与炎症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HDL在干燥综合征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pSS患者及3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血脂水平及炎症免疫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pSS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L-6和TNF-α水平,分析HDL与炎症免疫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SS患者血清中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及胆固醇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01).HDL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r=-0.38,P<0.0001)及IgG(r=-0.35,P<0.0001)之间均具有有显著的相关性,而LDL水平与各炎症指标及免疫指标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SS患者血清中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pSS患者血清HDL水平与IL-6及TNF-α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体外细胞实验表明HDL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IL-6及TNF-α的产生,而LDL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pSS患者血清中HDL水平显著降低,HDL的水平与pSS患者炎症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高密度脂蛋白炎症反应

    CpG ODN B对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王长丽黄祯雄王胜秋吕进...
    409-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对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CpG ODN B/P这2种类型的免疫佐剂分别与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疫苗BV-BXY-F混合后,以鼻腔免疫方式进行鸡体免疫,并进行攻毒保护实验,通过对鸡体的临床症状观察,以及检测免疫保护率、中和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因子含量,分析各CpG ODN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BV-BXY-F+CpG ODN B免疫组鸡在免疫后42 d中和抗体效价最高,免疫保护率100%,中和抗体效价,sIgA、IgG、IgA、IFN-γ、IL-2、IL-4、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较BV-BXY-F+CpG ODN P组分别提高了32.08%、8.44%、13.56%、23.71%、50.20%、132.97%、39.76%、38.43%、25.99%,且差异显著(P<0.05),与单独免疫组BV-BXY-F相比分别提高了13.71%、89.39%、10.41%、21.26%、159.17%、52.71%、237.84%、80.51%、75.57%.结论:CpG ODN B对增强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最好.

    CpGODNB型P型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免疫佐剂

    FOXA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庄利萍何伟原庆会郭君...
    416-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叉头框蛋白A1(FOXA1)在浸润性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FOXA1低表达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9年10月于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和绵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科确诊为浸润性宫颈鳞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114例,并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Ⅱ级(CINⅠ-Ⅱ)、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及宫颈癌3组,另收集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宫颈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组标本中FOXA1的表达情况.选择HeLa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干扰组和阴性对照组,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FOXA1、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免疫组化染色中,FOXA1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主要以胞浆内为主,FOXA1在宫颈鳞癌中的染色阳性率高于CIN各级组织及对照组(χ2=120.346,P<0.05);抑制FOXA1表达后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F=45.344、207.074,均P<0.05);干扰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其他2组均明显减弱(F=120.901、16.952,均P<0.05),且MMP-9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F=5477.500、377.625,均P<0.05).结论:FOXA1在宫颈鳞癌中表达增高,抑制FOXA1的表达可降低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可作为宫颈癌诊断和治疗的新的分子生物学靶点.

    人叉头框蛋白A1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侵袭

    GP73参与肝癌索拉菲尼获得性耐药的初步研究

    杨欢彭雨蒙李辉龙韦猛...
    42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尔基蛋白73(GP73)是否参与调控肝癌索拉菲尼获得性耐药.方法:构建索拉菲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野生型HepG2细胞及索拉菲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中GP73的表达水平;在野生型HepG2细胞中转染GP73,或索拉菲尼耐药细胞株中敲低GP73,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索拉菲尼处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结果:GP73在肝癌索拉菲尼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HepG2细胞中过表达GP73能够降低细胞对索拉菲尼的敏感性;耐药细胞株中敲低GP73之后能够升高细胞对索拉菲尼的敏感性.结论:GP73的高表达能够降低HepG2细胞对拉菲尼的敏感性.

    肝癌索拉菲尼获得性耐药高尔基蛋白73

    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原核可溶性表达与血清学评价

    侯江厚孙卫国黄国红詹晓燕...
    427-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原核系统可溶性表达新冠病毒(SARS-CoV-2)N蛋白,评价其在血清学诊断上的可行性.方法:将SARS-CoV-2 N蛋白对应的核酸表达序列克隆到载体pET-DsbC上,经原核表达和亲和纯化获得可溶性DsbC-N融合蛋白,通过ELISA试验检测30份确诊新冠肺炎患者、50份健康人血清,评价重组DsbC-N蛋白在新冠肺炎患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sbC-N融合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相对分子质量为68×103,纯度为92%.ELISA结果显示纯化后的DsbC-N蛋白与新冠肺炎患者血清有较强的反应,血清学诊断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8%.结论:原核可溶性表达的DsbC-N蛋白经纯化后在新冠肺炎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抗原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可溶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大鼠Klotho蛋白水平随血压升高而降低

    王彦琛杨伟张玮罗丹...
    43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Klotho(kl)蛋白在大鼠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硝基-L-精氨酸干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PCR检测kl基因表达的变化.选取48只体质量200±10 g的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组大鼠造模用N'-硝基-L-精氨酸98 mg/d连续灌胃,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28 d,2组大鼠分别于停药后第7、14、21、28 d测体质量、尾动脉血压,每组抽取6只体质量相近的大鼠用水合氯醛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ELASA检测血浆中的kl蛋白、血栓素(TXA2)、内皮素(ET)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观察停药后第7、14、21、28 d胸主动脉HE染色血管壁病理变化,免疫组化CD31标记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情况.结果:在α=0.05水准上,2组大鼠收缩压在各因素影响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模型检验时各指标的P值均<0.05,说明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kl蛋白、NO浓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高血压组随着高血压的发生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增生、排列紊乱,中膜逐渐增厚.免疫组化CD31标记结果显示,高血压组随着高血压的发生内皮细胞受损,逐渐减少、脱落.结论:kl蛋白、NO水平随血压升高逐渐降低,与血压呈负相关;kl蛋白浓度与NO水平变化呈相同趋势,推测kl蛋白的减少通过某种机制使血管内皮分泌NO减少,从而介导了大鼠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高血压Klotho蛋白发病机制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