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税务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税务与经济
税务与经济

武振

双月刊

1004-9339

swyjjzz@163.com

0431-84539188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长春税务学院

税务与经济/Journal Taxation and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长春税务学院主办的综合性财经类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发表财经类学术论文、重点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税收及经济理论问题。以促进学术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始终站在学术理论发展的最前沿,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在国内外学术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会学报”;连续五次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拓展中间品贸易的路径选择——基于海关管理职能的思考

    苏铁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际贸易中,中间品不仅体量巨大,还密切渗透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之中.中间品贸易还可视为衡量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标尺.研究中间品贸易的实质意义在于借助该标尺可更有效地观察各国投入生产要素产出的增加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状态和表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间品贸易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毋庸置疑,海关环境对中间品贸易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建议在拓展中间品贸易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客观分析本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以深入开展"智关强国"行动为牵引的策略和路径.

    中间品贸易智关强国海关作为

    税收优惠如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2018年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席卫群杨青瑜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2018年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该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该政策效应在制造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费用率较高企业中更加明显.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是通过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提高企业创新产出三个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因此,进一步完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有助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企业数字化转型税收优惠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

    基于fsQCA方法的企业税收不遵从影响路径研究

    马桑鱼宁馨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fsQCA)考察28个企业的逃税案例,构建"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分析框架,研究企业税收不遵从行为的生成逻辑.研究表明,在经营压力、税负压力、监管局部失灵、自我合理化和惩罚预期五个因素中,尽管存在多重并发关系,但监管局部失灵和自我合理化才是税收不遵从的主因,由此产生了"有机可乘型"和"自我开解型"两类税收不遵从的组态结构.前者表明,只要存在纳税主体感知的监管缺位,即使没有任何经营或税收压力,纳税主体也有可能发生舞弊行为;后者表明,即使没有压力,且有较高的被罚预期,但只要纳税主体存在偏狭认知、错误自负或推诿心态,其也有可能发生税务舞弊行为.因此,在税收征管简政放权和柔性治理背景下,仍需注意放管结合、强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事前和事中的认知干预设计,降低税收不遵从的发生频率,提升国家的税收征管能力.

    税收不遵从舞弊三角模型fsQCA税务稽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能否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罗序斌刘莉华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财税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转型是实践中的难题.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和门槛效应两大模型实证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能够显著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强度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此外,相较于高技术制造业,其对中低技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产生促进作用的门槛值更高,对民营制造业企业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而对国有制造业企业则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需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因产因企精准施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分税制改革三十年研究综述

    张家龙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其通过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责任,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加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未来分税制改革过程中,政府需要完善税收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的税收权利和责任,增强税收制度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比例,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推动税收征管体系现代化,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质量,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分税制改革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影响研究

    左晓慧钱鹏程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碳排放强度数据,可以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促进碳减排,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政策异质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能源消费水平、调整能源生产结构等方式降低碳排放量.鉴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碳减排,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碳减排双向固定效应

    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

    朱长宁鲁庆尧李宏伟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新兴业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凸显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产品内容逐渐丰富的情况下,也出现了管理方式粗放、智慧化水平低、供应链缺乏规划和精细管理、整体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同时,市场竞争已由企业之间的实力较量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力比拼.在分析我国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动因和阻碍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种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方式的具体运作流程,探讨了供应链整合对绩效的影响机制,依据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思想和层次分析法模式,构建了乡村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的策略与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绩效评价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

    关海玲张静
    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规制政策运用得当可以同时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以2012~2021年全国28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探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本地的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关系;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是环境规制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应提高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区域间应协同制定环境规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

    环境规制绿色创新效率产业结构升级空间杜宾模型

    股东行政层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金鑫王馨悦
    8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全球经济普遍受到负面冲击,银行的风险承担和风险缓解措施成为社会和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对商业银行股东行政层级与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行政级别的提高对化解银行风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银行有更高行政级别的股东控股时,会缓解地方政府主导股权时银行的关联贷款问题,进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有更高行政级别的股东控股会提高银行的股权集中度,改善银行经营状况,减少委托代理问题,进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因此,应适当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股东的行政层级,尤其是未上市商业银行以及经济欠发达地方的中小型城商行和农商行,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股东对贷款的操纵行为,改善银行治理,促进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化解和稳健经营,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股东行政级别银行风险承担

    行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段伟花王浩祝志川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行业工资水平科技创新投入金融资本活动劳动人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