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税务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税务与经济
税务与经济

武振

双月刊

1004-9339

swyjjzz@163.com

0431-84539188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长春税务学院

税务与经济/Journal Taxation and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长春税务学院主办的综合性财经类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发表财经类学术论文、重点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税收及经济理论问题。以促进学术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始终站在学术理论发展的最前沿,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在国内外学术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会学报”;连续五次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研究评价中心认定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值税免税立法类型化及完善

    杨小强廖璐黄永新
    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增值税的例外情形,免税常作为改善增值税累退性的政策工具.当前,我国增值税免税立法存在税收法定原则贯彻不足、综合性立法缺失、免税类型设置不够科学等情形.考察国际增值税立法,无论是传统型抑或是现代型增值税制国家,其免税政策背后都蕴含着充分的利益考量.我国在增值税立法中可以适时清理不合时宜的免税立法、简并免税项目,并完善免税规范性文件内容及制定程序.同时,修改法定免税条款和专项优惠条款,并尝试引入免税评估条款.

    增值税免税类型化增值税立法

    法治化营商环境视角下税务执法方式的理念革新与路径优化

    张景华马菊花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是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基于广义税务执法方式的理解,税务执法方式与法治化营商环境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但法治化营商环境视野下的税务执法方式依然面临数字税收立法跟进不足、执法效率不高、司法专业性不强、税收公平竞争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仅制约了税务执法方式的优化,而且不利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基于此,需审视税务执法方式的现状,以现实问题为基础,优化税务执法方式.

    营商环境数字立法税务执法税务司法税制完善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财税政策协同研究

    徐楠芝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税政策协同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实需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财税政策协同对于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着科技创新发展财税激励政策协调性较差、绿色低碳发展财税政策融合度不够高、区域利益互通共享财税政策不够顺、跨区域税务执法治理政策协调难等现实障碍.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财税政策协同,推进形成区域新质生产力,协调地方政府间绿色财税政策,建成跨域绿色低碳型产业集群,完善区域税收利益分配政策,探索区域财税利益协同共享新机制,逐步统一税务执法裁量基准,推动跨区域税务联动治理模式,设立专门的跨域财税协调机构,拓宽区域财税利益纠纷裁决渠道.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财税政策协同统一大市场

    论税务执行权的配置模式

    刘宏林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税务执行权,我国立法在"补充型配置模式"和"垄断型配置模式"之间几经反复.从行政执行权配置的典型模式可以发现,税务执行权配置的深层原理在于公正与效率两种基本价值的权衡.既往的税务执行权配置过于强调效率价值,但对公正价值有所忽略,而将税务执行权视为包含不同权能的权力束,则为建立"共享型税务执行权配置模式"、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提供了可能.基于及时实现税收的考虑,税务执行程序原则上由税务机关主导,税务机关因而享有财产信息收集权、财产权属形式判断权、财产控制权、利益纠纷初步化解权、税款入库权;但在涉及实体判断时,由法院行使执行程序启动权、财产权属实质判断权、利益纠纷终局化解权、抵税财物变价权则更有利于实现公正价值.与此配套,税务机关、欠税人、利害关系人享有相应的程序性或实体性救济权利.

    税务执行权行政强制执行裁执分离审执分离正当程序

    我国股权家族信托的个人所得税制研究

    陆瑶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富代际传承的定位模糊,股权家族信托税制又相对空白,这使得针对高净值人士的税收征管实践偏重稽征经济而忽视正当程序.信托导管理论与"行为说"下的本土信托实践若合一契,应坚持这一符合经济实质的核心理念.家族信托兼具民事性与营业性,其法律适用的边界是动态和开放的.在税收中性视阈下对信托及赠与、继承等相邻制度予以比较,得出从无到有的原则性框架建构思路.对股权家族信托进行全周期所得税税制设计,宜明确信托设立阶段系股权无偿移转而无需缴纳所得税;作为信托财产的持有人和管理者,受托人应当在信托存续期间履行代扣代缴职责;受益人是纳税义务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以既有的税法制度资源为基础,信托法律关系得以在现行税法框架下有序运作.

    股权家族信托个人所得税信托导管理论税收中性

    环境税对公众绿色消费水平影响机制检验——基于供求双重视角

    张东敏沈梦雪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税政策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从供求双重视角检验环境税对公众绿色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环境税对公众绿色消费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公众绿色消费意愿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其中扮演中介变量的角色,公众对环境的关心程度在环境税对公众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较高地区,环境税对公众绿色消费水平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鉴于此,政府应当增强执法刚性,保证环境税严格执行;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加强绿色低碳宣传教育,从而提升公众绿色消费水平,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环境税绿色消费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关心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王积田唐必聪田博傲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补充,可能会因其人才虹吸效应和风险兜底效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高新企业以及聘用海归背景高管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应持续完善董责险的制度设计,对冲管理者执业风险,促使企业高管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风险兜底效应人才虹吸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高晓燕张玉皓田轻云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减少金融排斥,为所有群体尤其是农村地区提供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展示出其深度普惠的优势.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村共同富裕程度,并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和增加多元化服务等机制提升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知识储备差异.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普及度,优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环境,提升农村居民数字能力,完善数字金融法制保障.

    数字普惠金融共同富裕信贷约束风险控制多元化服务

    数字农业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

    郭修平王鲁婷王艳华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级形态,能够提升农民创收能力、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均衡城乡资源分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挥积极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下,发展数字农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点任务包括催生农业发展新动能、发展乡村数字新基建、重塑城乡经济地理和构建发展成果共享机制.因此,我国应立足于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提升数字农业创新活力,构建数字农业农村标准体系,强化数字信息服务功能,建立数据风险防控体系,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优化农业资源空间配置,打造城乡发展利益共同体.

    数字农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共同富裕

    整体型认知框架、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基于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的视角

    王超张树山李清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体型认知框架是加强创业者关注环境中信息关联性的重要认知因素,且该类认知对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创企业绩效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在整体型认知框架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整体型认知帮助创业者关注不同商业元素之间的隐藏关联,有助于创新商业模式,进而提高新创企业绩效;此外,环境动态性给新企业创新与成长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其正向调节整体型认知框架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创业者需要提高自身与团队的认知能力,关注事物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打破认知定势,提高管理团队决策认知的全面性和灵活性,同时要建立应对环境动态性的治理机制,继而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助力新创企业绩效提升.

    整体型认知框架新创企业绩效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