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杜智

双月刊

1009-7090

SGLCTJ@163.com

022-24382234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Journ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本连接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act)、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等国际检索系统。本刊宗旨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学及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各学科,注重生物医学工程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推广。以生物医学工程高起点为目标,以突出临床医学为特色,内容涉及医疗仪器、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控制、生物医学信息测量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工程等方面。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上都能搜索到。杂志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年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采用中国知网系统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做稿件刊发前的比对,杜绝学术不端稿件发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张衡陈丽费世枝
    87-9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MHD治疗血液透析患者4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60。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5例,其他病因1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HDF组28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18例。HF-HD组每周行3次HF-HD治疗,HDF组每周行2次HF-HD治疗和1次HD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及治疗12个月后血清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等。应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及治疗12个月后身体质量指数、骨骼肌、上臂围度、上臂肌肉围度、内脏脂肪面积等营养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12个月后HDF 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 HF-HD 组[(39。06±3。02)g/Lvs(36。84±3。21)g/L],CRP 低于 HF-HD 组[(4。44±5。34)mg/L vs(8。78±8。60)mg/L]。治疗12个月后HDF组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HF-HD组CRP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14±3。69)g/Lvs(39。06±3。02)g/L、(5。76±6。61)mg/Lvs(8。78±8。60)mg/L。P<0。05]。治疗 12 个月后HDF组上臂肌肉围度显著高于HF-HD组[(24。07±1。94)cm vs(22。38±1。60)cm],HF-HD组骨骼肌及上臂肌肉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5。07±4。77)kg vs(21。74±3。29)kg,(23。81±1。53)cm vs(22。38±1。60)cm。P<0。05]。结论 与单纯行HF-HD治疗相比,MHD患者增加每周1次HDF治疗,可保持肌肉质量及内脏脂肪量,减少与尿毒症和透析相关的炎症状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更大的推广和应用。

    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营养状况身体成分

    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德旺胡荣王媛媛王鑫成...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0。1~23。3 kg/m2,平均BMI 21。3 kg/m2;息肉数目,单发92例,多发108例;合并2型糖尿病45例;睡眠质量差59例;焦虑抑郁66例。统计术后1 d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生低血糖者纳入低血糖组,未发生低血糖者纳入非低血糖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中,21例术后发生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0。50%;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血糖组年龄≥ 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 10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者占比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 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均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高血糖病史、术前禁食时间、术前术后补液情况、术前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均有关,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术后低血糖风险。

    结直肠息肉内镜高频电凝肠息肉切除术低血糖影响因素

    蓝莓花青素调控Notch1/Hes-1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邢爽赵伟刘丽郭莹...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蓝莓花青素(B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n=10)和造模组,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构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蓝莓花青素组(BA组)、DAPT组(Notch1通路抑制剂)和蓝莓花青素+DAPT组(BA+DAPT组),每组10只。BA组每天给予20 mg/kg的BA灌胃,DAPT组给予10 μmol/L的DAPT干预,BA+DAPT组给予20 mg/kg的BA灌胃+10 μmol/L的DAPT干预,NC组和DM组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于末次给药24 h后,摘取大鼠眼球,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RGC计数;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量HO-1和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和Hes-1蛋白的表达。结果 建模后,DM组、BA组、DAPT组和BA+DAPT组空腹血糖(FBG)值均大于16。7 mmol/L;经BA干预治疗后,BA组和BA+DAPT组FBG含量明显降低,BA组低于BA+DAPT组(P<0。05)。ELISA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DM组视网膜组织中ROS和MDA含量升高,CAT和SOD含量降低(P<0。05);与DM组比较,BA组和BA+DAPT组视网膜组织中ROS和MDA水平下降,CAT和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NC组视网膜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DM组大鼠RGC层排列紊乱,内、外核层伴随有水肿,出现了空泡现象,视网膜厚度变薄;BA组大鼠视网膜层结构排列较整齐,水肿程度和视网膜厚度较DM组有一定的改善;BA+DAPT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较DM组有所改善,但视网膜厚度相比BA组还是较薄。RGC计数结果显示,DM 组、BA 组、DAPT组和 BA+DAPT组 RGC 数量分别为 7。35±1。28、12。05±1。52、5。61±1。72、8。72±1。19,明显低于NC组的16。63±1。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05,P<0。05)。qRT-PCR结果表明,NC组、DM组、BA组、DAPT组和 BA+DAPT 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 HO-1 水平分别为 1。28±0。32、0。68±0。15、1。03±0。19、0。50±0。13 和 0。73± 0。11,iNOS 水平分别为 0。48±0。08、1。17±0。21、0。89±0。17、1。35±0。15 和 1。1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192、35。843,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组视网膜组织中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均下调;与DM组比较,BA组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DAPT组Notch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BA+DAPT组两蛋白表达低于B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26、54。709,P<0。05)。结论 BA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FBG,增强其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损伤,从而对神经节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1/Hes-1信号通路有关。

    蓝莓花青素糖尿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Notch1/Hes-1信号通路

    LncRNA HCG18 通过靶向 miR-140-3p/PD-L1 通路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高妍王忠巧
    10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lncRNA)HCG18通过微小RNA-140-3p(miR-140-3p)/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鼻咽癌CNE2细胞、人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细胞,将CNE2细胞分为 HCG18 组、pcDNA3。1 组、sh-HCG18 组、sh-NC 组、miR-140-3p 组、miR-NC 组、miR-140-3p inhibitor 组、Scramble 组、HCG18+miR-NC 组、HCG18+miR-140-3p 组、miR-140-3p inhibitor+sh-NC 组及 miR-140-3p inhibitor+sh-PD-L1组。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D-L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lncRNA HCG18、miR-140-3p及PD-L1 mRNA水平,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lncRNAHCG18、miR-140-3p及PD-L1的靶向关系。结果 CNE2细胞lncRNA HCG18、PD-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高于HNEpC细胞,miR-140-3p表达水平低于HNEpC细胞(P<0。05)。上调lncRNA HCG18或下调miR-140-3p后CNE2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增强,PD-L1蛋白、PD-L1 mRNA水平升高(P<0。05);下调lncRNA HCG18或上调miR-140-3p后CNE2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降低,PD-L1蛋白、PD-L1 mRNA水平降低(P<0。05)。miR-140-3p 与 lncRNA HCG18、PD-L1 均有靶向关系。上调 miR-140-3p 表达可逆转上调 lncRNA HCG18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促进作用;沉默PD-L1可逆转下调miR-140-3p对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促进作用。结论 过表达lncRNA HCG18可通过海绵化miR-140-3p,上调PD-L1表达,促进CNE2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lncRNAHCG18miR-140-3pPD-L1鼻咽癌

    故障树分析法在超声诊断仪维护中的应用研究

    祁长红张顼刘平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对超声诊断仪的故障进行全面分析。方法 选择某三甲综合医院截止2021年12月的美国GE、荷兰飞利浦、德国西门子、美国索诺声等各品牌超声诊断仪设备60台,统计汇总其2020年至2021年2年维修数据,总计410台次。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建立超声诊断仪故障树模型,即将超声诊断仪故障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将故障类别作为中间事件,向下逐级找出最小故障原因作为基本事件。以探头故障(M1)为例,探头故障原因包括透镜起泡开裂(X1)、探头外壳开裂(X2)、探头线缆破裂(X3)、探头接口故障(X4)、晶振故障(X5)及探头电路板故障(X6)共6个故障原因。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获得医用超声诊断仪故障树模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概率重要度Ig(i)=∂Q(T)/∂Pi=Q(1i,T)-Q(0i,T)[式中:Q(T)表示故障树的故障概率函数;Pi表示第i个基本事件发生概率;Q(1i,T)表示第i个基本事件发生时顶事件T的发生概率;Q(0i,T)表示第i个事件不发生时顶事件发生概率]和关键重要度Icg(i)=lim(ΔQ/Q)/(ΔPi/Pi)=Pi/Q(T)x Ig(i)[式中:Ig(i)表示第i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引起超声诊断仪故障的最小割集数为28个,顶事件故障概率为0。438 472,通过定量分析找到对顶事件影响较大的6个基本事件[主机散热不良(X14)、系统软件故障(X10)、按钮故障(X17)、轨迹球故障(X19)、干扰故障(X25)、探头线缆破裂(X3)],并进行模型验证,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维护保养意见。结论 故障树分析法在医用超声诊断仪维护应用中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为超声诊断仪的预防性维护和风险管控等提供决策依据。

    故障树分析法超声诊断仪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PC-CAR识别肿瘤靶标的结构原理

    120页

    PDCA循环结合6S管理法应用于急救医疗设备管理作用探讨

    王雨荷周鑫余晶刘成友...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循环和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法降低医院急诊抢救室医疗设备的故障率与故障频次,优化急救医疗设备管理流程。方法 临床工程处联合急诊抢救室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现状把握,统计急诊抢救室从2022年1月至6月的医疗设备的故障待机时间、使用时间与故障频次。组织全员进行头脑风暴,利用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探究故障原因并制定实施对策。统计对策实施后2022年7月至12月的数据,比较故障率和故障频次变化,评价对策实施的效果。结果 开发了设备管理软件MEIS,实现医疗设备的自助查询、报修、追溯功能。改善后的医疗设备使用时间为96 946 h,故障待机时间为369 h。目标达标率为112。5%,进步率为62。38%。对策实施后较实施前急救医疗设备故障率(1。01%vs 0。38%)和故障频次(121次vs51次)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PDCA循环和6S管理法降低了急救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故障频次,规范了急救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使用、故障管理、计量管理流程。有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力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并为建立规范化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提供了借鉴的思路。

    PDCA循环6S管理急救设备设备管理

    Slide-tags技术在单细胞分辨率上构建组织内细胞遗传活动的空间模式图谱

    128页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医疗装备动态管理系统的设计

    赵晓辰汪鹏飞
    129-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解决医院现有的医疗装备管理系统功能单一、不能体现医疗装备位置和使用状态等信息,造成的许多医疗装备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的问题,实验设计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医疗装备动态管理系统。方法 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定位芯片采用的为重庆御芯微生产的GNSS定位模组(型号UCM108),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采用重庆御芯微生产的一体机(型号UCM601N),单片机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设计的STM32F429系列高性能微处理器(型号STM32F429IIT6)。医疗装备动态管理系统服务器端软件设计开发环境应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医疗装备动态管理系统包括内置北斗芯片及RFID标签可发送信号北斗卫星及RFID读写器通过无线网络或互联网接收信号、计算机控制平台接收信息并实时显示,用于实现医疗装备位置信息及使用信息的实时动态管理。结果 医学装备动态管理系统是由资产管理、维修管理、计量管理、位置管理、效能分析等模块组成,可以实现医疗装备的新增、修改、报废、查询、保修、计量质控、效能分析、位置监控等功能。可实现医学装备动态信息管理与维修管理、计量质控和效能分析管理、医疗装备地图管理。结论 该系统可实现医疗装备及时调配调用,提高了医疗装备的使用效率。

    北斗定位技术定位精度动态管理

    小鼠精子发生与相关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王香祖席继锋张永生贾斌...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子发生是一个生殖细胞不断增殖和分化的特殊历程,此过程中精原细胞进行自我更新和分化,产生的精母细胞经历2次减数分裂形成了圆形精子,而圆形精子最终经过形态和细胞学变化成为长形精子。文章阐述了这一复杂而有序的过程中受生精细胞内众多基因的调节,这些基因具有时间和空间上阶段性表达特征,在同源重组、染色体联会、染色质浓缩和精子头尾形成等精子发生的特殊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并就近年来许多基因在精子发生中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精子发生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基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