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档案
山西档案

张焕君

双月刊

1005-9652

sxda163@163.com

0351-4171225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天平东巷18号

山西档案/Journal Arhives of Shanx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和探讨档案学理论,普及深化档案专业知识,交流档案工作经验,开发信息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使档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档案治理议题的多维分析与发展趋势——以ICA历年召开的国际档案会议议题为例

    加小双张子桐
    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注国际档案治理议题有助于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并参与国际档案治理.以国际档案理事会召开的71 次国际档案会议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资料编码方法,分析国际档案治理议题的取向特征与阶段变化,归纳总结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国际档案治理议题正在经历从业务型转向综合型、从管理型转向治理型、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的发展趋向.基于此,中国应积极应对,不断提升在国际档案治理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档案治理国际档案治理国际档案理事会议题分析

    面向人文发现的传统村落数字建档体系探究——以河南省四村为例

    祁天娇王一多黄美雯巴桑仓木决...
    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在国家的战略推动下,我国学者对传统村落进行了登记式保护,收集并整理了大量材料.然而,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建档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现有的建档方法难以深入揭示传统村落的文化精神与内涵.这不仅不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信息框架,而且无法保障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信息的标准化留存.针对这一现状,依托CIDOC-CRM语义框架,结合三种主流的传统建档资料体系,利用语义标注技术,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传统村落数字建档的本体模型.该模型在河南省四个传统村落的实际应用中,能够系统地记录和存储包括历史信息、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等在内的多元数据,并通过语义关联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未来的文化遗产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传统村落数字建档本体构建语义框架数字叙事人文发现

    面向档案开放审核的档案敏感词库众包构建模式研究

    刘力超陈晓珑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敏感词库是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实践的产物,是开放审核人员工作参照的必备工具,也是智能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如何构建一个满足开放审核工作需求、规模完备、科学准确的档案敏感词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档案敏感词库构建的研究现状,调研分析 26 个省级、市级与区级综合档案馆敏感词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入众包理论,从主体维度、资源维度、技术维度与机制维度提出了档案敏感词库"多馆一库一平台双机制"众包构建模式,并选取了 6 个综合档案馆对该模式进行验证.档案敏感词库众包构建模式对于推动各级档案馆开放审核工作快速走上正轨,推进我国档案开放审核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档案开放审核敏感词库众包模式

    企业社会责任档案的概念辨析、功能拓展与评价体系

    陈铮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记录和管理依据,企业社会责任档案在支撑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彰显企业责任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破解制约企业社会责任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系统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档案的概念辨析、功能拓展路径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从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等维度构建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估框架,为新时代企业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

    企业社会责任档案概念辨析功能拓展评价体系

    数字化时代档案工作者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培养机制创新

    王璐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胜任力理论,构建了数字化时代档案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包括数字化基础素养、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职业价值理念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在职培训模式、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等创新路径,强调产学研用多方协同,为数字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档案工作者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数字化时代

    少数民族档案抢救性保护的本体认知与方法论

    孙师文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少数民族档案面临着损毁、散佚等诸多威胁,亟须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立足于时代要求和民族工作实际,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本体认知和方法论两个维度对少数民族档案抢救性保护展开系统探讨.一方面,阐明了少数民族档案的独特价值内涵,界定了抢救性保护的内在要义,剖析了当前保护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期凝聚思想共识.另一方面,从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方法拓展、能力提升等方面探讨了抢救性保护的优化路径,并提出实施濒危档案抢救、强化资源库建设、创新文化服务的具体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代民族档案抢救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少数民族档案抢救性保护本体认知方法论

    科研档案的学术价值引导与知识关联挖掘研究

    林秀丽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档案作为记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全过程的重要原始素材,蕴含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和智力成果.加强科研档案管理,充分挖掘档案的学术价值和知识效能,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制度、机制、队伍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科研档案管理的学术价值引导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科研档案知识关联挖掘的实现路径.

    科研档案知识关联挖掘档案价值科研档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开放的实施要点

    张小涛张子悦
    44-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实施背景下,重点探讨了档案开放工作的有效实施路径.首先概述了该法律对档案开放的原则性规定,分析了法律实施对档案开放工作理念、制度与方法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开放工作应当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开放范围,规范审核流程;创新开放利用方式,提升服务便捷性;注重信息安全,强化风险防范;深化档案编研,拓展社会功能,从而推动新时代档案开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开放档案审核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驱动的档案文化资源集成化开发策略

    邸玲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重大机遇.档案文化资源集成化开发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创新文化服务、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梳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对档案事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档案文化资源集成化开发的战略意义,并从资源整合、管理优化、服务创新、跨界融合等维度系统探讨了集成化开发的实现路径,进而从制度建设、标准完善、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探索构建集成化开发的支撑体系.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档案文化资源集成化开发

    出版文化传播视角下革命历史档案的价值重构

    朱章芳
    51-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历史档案与出版文化传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价值彰显与价值重构的良性互动.革命历史档案为出版文化传播提供了权威、可信的内容资源,出版文化传播则为革命历史档案价值的全面释放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多元化出版文化语境中,革命历史档案固有的历史价值、政治价值得以彰显,且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经济价值也在不同维度得以开掘,革命历史档案的价值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拓展.新时代革命历史档案与出版文化传播之间的融合发展,既见证了革命历史档案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也预示着革命历史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广阔前景.

    出版事业文化传播革命历史档案档案价值价值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