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性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性工程学报
塑性工程学报

陆辛

双月刊

1007-2012

sxgcxb@263.net

010-62912592/82415079

100083

北京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708室

塑性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分会、北京机电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活跃本专业学术思想,提高本专业学术理论,强化本专业学术交流,为不断提高我国塑性工程基础水平,确立我国塑性工程界在世界科技阵容中的地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强度金属棒料精密剪切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董渊哲刘柏扬赵升吨朱成成...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棒料切断分离的下料工序是大多数机械零件成形制造的第 1 道工序.传统冲床剪切和带锯锯切的工艺方法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切断力大、断面质量差、生产效率低和材料浪费等问题,难以适用于中大直径的高强度金属棒料的高效精密切断.依据剪切下料的锻压设备类型及加载速度,将处于研究及推广状态的高强度金属棒料的精密剪切分离技术分为低速和高速两类,从工艺原理、设备类型、断面质量以及剪切效率等方面对不同精密剪切分离技术进行了探讨.相比于传统下料技术,高速精密剪切分离技术切断效率及断面精度更高,并提出了该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精密剪切金属棒料高强度断面质量

    Fe-Mn系无镍低温钢研究进展

    赵鑫磊周华生章小峰林方敏...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得到广泛关注.低温钢作为这类能源存储和运输的材料,其应用和研发愈显迫切.Ni钢是低温结构钢的主流选择,但近年来,由于Fe-Mn系钢的经济性和性能的优良性,"以锰代镍"新型低温钢成为科研热点,该类钢通常通过添加Mn、Al和Cu等合金元素调控力学性能,并通过工艺调控达到使用标准.重点阐述了外力参数-变形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典强化机制和变形对强韧性机制的影响;综述了裂纹萌生、溶质偏析、相间强度差和能量吸收等低温断裂的理论原理;系统归纳了韧性的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最后,总结了Fe-Mn系低温钢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无镍低温钢成分工艺强韧化机制断裂机理

    多楔轮毂缘多道次旋压成形工艺研究

    薛克敏孙风成许海峰王荣胜...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锻后切削工艺生产多楔轮存在材料利用率低、切断齿形金属流线等问题,以某多楔轮零件为研究对象,基于旋压近净成形原理,对多楔轮毂缘制定了多道次旋压工艺方案.基于SIMUFACT软件平台建立了多道次旋压成形全流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各道次旋压成形过程中的毂缘区材料流动规律及增厚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旋压预制坯外缘在第1道次旋弯轮弧挤压作用下发生明显的弯曲和增厚,板坯整体呈"半弧形"结构,后经过第2道次旋平轮镦挤推平,板坯整体发生二次增厚并成形出满足旋齿厚度要求的毂缘筒壁;通过第3道次和第4道次旋齿工艺使毂缘筒壁金属发生转移,形成满足尺寸要求的齿形结构.根据模拟结果进行试验研究,成功试制出质量合格的多楔轮零件,验证了该成形方案的可行性.

    多楔轮毂缘多道次旋压旋弯聚料旋平镦挤旋齿成形

    1Cr18Ni9Ti不锈钢小相对弯曲半径整体弯头内高压成形壁厚变化规律

    李元鹏宋彬王睿乾刘伟...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航天装备对大径厚比(D/t>60)、小相对弯曲半径(R/D<1)不锈钢弯头整体制造技术的迫切需求,以及传统工艺无法整体成形的技术难题,提出一种管件推弯与内高压成形的两步成形工艺方法.理论推导出管坯与整体弯头的尺寸对应关系,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两步成形过程整体弯头壁厚变化规律.发现推弯后整体弯头外侧壁减薄、内侧壁增厚;模具间隙和摩擦因数是影响推弯壁厚变化的主要因素,间隙过小或摩擦力过大会加剧外侧壁减薄及内侧增厚.内高压成形时整体弯头外侧壁先贴模,内侧壁工艺补充段圆角区后贴模;整体弯头内、外侧壁均减薄,最大减薄位置在外侧壁中心区域.实验成形出直径Φ200mm,径厚比67,相对弯曲半径0.76的1Cr18Ni9Ti不锈钢整体弯头,壁厚分布均匀.

    薄壁小半径弯头推弯内高压成形有限元模拟

    基于翻孔试验的AZ31B镁合金薄板温成形特点研究

    胡威薛松何其其高洪晨...
    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6mm厚的AZ31B镁合金板料为研究对象,利用Deform-3D软件探究了温成形翻孔工艺的成形特点,分析了成形温度、冲压速度和压边间隙对制件成形过程中等效应力、成形载荷及厚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在此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翻孔优化工艺,并通过对比优化工艺下仿真试验和物理试验中制件的变形情况,验证了模拟仿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扩孔阶段制件凸缘区材料应力波动幅度最大,达到141.29MPa,减薄和增厚最严重的区域分别是伸长区底部和凸缘区,分别达到20.00%和3.13%,温度与材料的等效应力峰值及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呈负相关,较低的冲压速度可以给材料变形提供充足的缓冲时间,有利于降低等效应力峰值和增厚率,压边间隙主要影响材料厚度变化情况而对材料主变形区等效应力的影响较小,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制件的终态材料厚度分布趋势一致,凸模峰值载荷误差为0.94kN,仿真试验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AZ31B镁合金温成形翻孔成形特点

    穿透式自冲铆接接头成形工艺及力学性能

    秦怡歆邢保英张洪申王玉涛...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穿透式自冲铆接工艺,建立了穿透式自冲铆接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开展了工艺试验研究,探究了铆钉长度和底板厚度对铝合金/聚碳酸酯异质穿透式自冲铆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PC板的预热温度对铆接成形裂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穿透式自冲铆接工艺过程可分为压紧、刺穿上板、刺穿下板和成形4个阶段;穿透式自冲铆接接头的失效载荷和能量吸收值均随着铆钉长度和底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热处理不仅可以抑制裂纹的产生,还可以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预热处理后接头的最大失效载荷相较于常温处理的试样提升了26.21%.

    穿透式自冲铆接接头成形工艺铆接工艺参数力学性能

    工艺参数对5A90铝锂合金扩散连接质量的影响规律

    康良炜蒋少松侯晨睿韩政...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真空热压烧结炉等设备探究了5A90铝锂合金的扩散连接工艺.结果表明,在扩散连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试样中白色强化相增多,空洞减少,焊合度明显提高.剪切强度随扩散连接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随保温时间的减少而降低,进而使连接强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扩散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原子扩散过程产生影响.试样界面15μm的粗糙度避免了氧化铝薄膜的过厚,并保证了扩散连接时接头处的局部接触,使氧化膜破裂,得到最佳接头质量.典型参数下的断裂发生在母材中,以穿晶断裂为主要断裂形式,证明了5A90铝锂合金扩散连接接头的可靠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扩散连接最佳工艺参数为:连接温度540℃、保温2.5h、表面粗糙度15μm.

    5A90铝锂合金扩散连接剪切强度力学性能

    轧制退火工艺对高碳含量孪晶诱发塑性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

    黄玖龙孙威杰张岩刘帅...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Fe-18Mn-1.0C高碳含量TWIP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向拉伸试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和退火温度对高碳TWIP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量的增加,试验钢中产生大量变形组织,在轧制变形组织作用下,Fe-18Mn-1.0C钢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显著提高但塑性降低;冷轧高碳TWIP钢拉伸过程中产生动态应变时效(DSA)现象,随着压下量的增加,锯齿幅度减弱,锯齿数量减少,DSA现象减弱;对冷轧40%试样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发现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试样屈服强度降低,当退火温度超过400℃时,抗拉强度明显下降,伸长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对于高碳TWIP钢,当退火温度超过400℃时,碳化物快速析出是其抗拉强度及伸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孪晶诱发塑性钢高碳含量冷轧退火处理纳米孪晶

    超声喷丸工艺参数对42CrMo钢表面质量的影响

    王斯宇谢春晓杨宇辉宋成浩...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超声喷丸工艺对42CrMo超高强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对42CrMo钢超声喷丸处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截面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喷丸时间的延长,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逐渐增大直至稳定,稳定值分别为1.08μm和433.60HV;超声振幅、弹丸直径的增加和喷丸距离的减小可以有效地提升试样的超声喷丸强度,在试样表面产生更加剧烈的塑性变形,虽然提高了表面粗糙度,但是获得了深度更大的硬化层和梯度结构晶粒细化层,分别为2.8mm和40μm.

    超声喷丸42CrMo钢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微观组织

    卷取工艺对22MnB5钢氧化铁皮组织演变及酸洗的影响

    田飞张淇吴彦欣朱蓉...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2MnB5热成形钢在不同热履历下的氧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EBSD等技术对氧化铁皮物相进行了表征,运用热轧热履历模拟、酸洗电化学实验等研究手段对热轧卷取工艺对22MnB5氧化铁皮组织演变及酸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影响22MnB5的氧化铁皮结构和内氧化的产生倾向,进而对其酸洗性能造成影响.卷取温度越高,氧化铁皮越难以酸洗,内氧化倾向增加,酸洗时间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大.卷取温度低于600℃有利于提高22MnB5热轧板的酸洗效率和酸洗后的表面质量.

    22MnB5卷取工艺氧化铁皮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