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强度速分散硅钙颗粒制备及团聚机理研究

    季晓杰汤建伟刘鹏飞刘咏...
    49-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钙硅粉体为原料,添加木质素磺酸钙-壳聚糖有机黏结剂,通过圆盘造粒技术制备硅钙球团颗粒,考察黏结剂、木质素磺酸钙、壳聚糖添加量以及干燥温度等对硅钙球团颗粒抗压性能及速散性的影响,并对造粒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借助于XRF、XRD、FTIR等技术对原料及样品进行表征,探究硅钙粉体团聚成粒的机理。结果表明,最佳成型造粒条件为:木质素磺酸钙添加量 3。75%,壳聚糖 1。25%,干燥温度 115℃,颗粒团聚紧密,平均抗压强度为34。4 N,亲水基团加速了水分子向颗粒内部渗透,静水实验结果显示,51 s内样品可完全崩解。

    硅钙肥圆盘造粒木质素磺酸钙壳聚糖有机黏结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俊宏孙永强周婧洁刘瑜琦...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的,使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物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丙烯酸)=1∶3,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1%(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h,阻聚剂对苯二酚的用量为0。05%(占丙烯酸的质量分数),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可达90。7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

    紫外吸收剂/环烷油对高寒区SBS沥青路面的性能影响

    马峰王正傅珍唐钰杰...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路用性能,选择不同掺量的紫外吸收剂(UV-531)/环烷油(NPO)对SBS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究复合改性剂对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样SBS沥青,UV-531/NPO复合改性剂能显著提高SBS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和感温性能,但会降低沥青的高温性能(延度增加117。6%,当量脆点和感温系数分别降低52。0%和11。9%,当量软化点降低 2。3℃)。同时,复合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弯曲劲度模量降低 9。61%,最大弯拉应变提升 11。20%),然而对其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程度消极影响。高寒高海拔地区主要考虑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因此,UV-531/NPO复合改性沥青路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高寒高海拔UV-531/NPO复合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催化解吸CO2性能研究

    许腾黄鑫汪黎东
    63-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降低碳捕集技术成本,提高CO2 解吸效率,制备了一种低成本的金属改性凹凸棒土(ATP)固体酸催化剂,通过调控催化剂酸位丰度促进胺溶剂再生速率。结果表明,ATP-Zr可将CO2 解吸量和解吸速率分别提升13。8%和42%。此外,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以及成型工艺的研究,可为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及低能耗CO2 捕集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碳捕集催化剂CO2解吸凹凸棒土成型

    高有机物含量泰妙菌素废盐的热处理研究

    胡雅熊萍孙秀云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处理工艺研究高有机物含量泰妙菌素废盐。通过分析泰妙菌素废盐无机、有机成分,考察不同气氛、温度下废盐的热解过程及废盐热解产物,确定泰妙菌素废盐的最佳热解工艺:氮气气氛、温度在500℃,继而得到热解活性炭,其总比表面积为2270 m2/g、微孔比表面积为1000 m2/g、介孔平均孔径为6。50 nm、微孔平均孔径为0。55 nm。将高有机物含量泰妙菌素废盐经过热处理以实现废盐的资源化利用,为类似高有机物含量废盐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废盐泰妙菌素热处理热解活性炭

    生物油基环保型煤尘抑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曹秋枫王朝辉齐有郭锋杰...
    71-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木屑热解油为原料,在过硫酸铵(APS)存在下,将预处理的生物油与丙烯酸(AA)和壳聚糖(CTS)聚合,制备出一种生物油基环保新型煤尘抑制剂(Hbio-CTS)。结果表明,在 70℃,CTS和AA的质量分别为 0。65 g和3。00 g,APS/CTS为5%时,可获得Hbio-CTS的最大黏度,为 5。4 mPa·s。Hbio-CTS的FTIR和TG均证实,AA和CTS已成功接枝在生物油组分的结构上。Hbio-CTS在煤粉上形成的固化层受风雨影响很小。其中,在 17m/s(Ⅶ级)风速下,煤粉的最大质量损失为6。99%。经过8 个循环(56 d)后,Hbio-CTS的降解率为57%。

    生物油煤尘抑尘剂降解

    煤沥青烯/PAN基氮掺杂有序介孔炭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李潇覃彪张勇兰雨金...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SBA-15 为硬模板剂,采用溶剂挥发诱导煤基沥青烯与聚丙烯腈(PAN)自组装,制备了氮掺杂有序介孔炭(NOMC)。通过CO2 活化,进一步提升NOMC的比表面积及电容性能。结果表明,SBA-15、沥青烯、PAN的比例为1∶1。2∶4。8 时,800℃炭化所得炭材料成炭率与有序性均较高。900℃活化后其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依次为602。1 m2/g,0。426 cm3/g,3。808 nm,且比电容达到127。2 F/g,相比未活化,提升了41。8%。

    SBA-15煤基沥青烯聚丙烯腈氮掺杂有序介孔炭

    活性炭对CFC-113加氢脱氯Cu-Pd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申宝林廖湘洲施云海
    82-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木制炭AC-1、沥青炭AC-2 为载体,制备负载Cu-Pd双组分催化剂,用于三氟三氯乙烷(CFC-113)加氢脱氯制备三氟氯乙烯(CTFE),发现两种载体催化剂均表现出较高的初始活性,但AC-2 催化剂在短时间内迅速失活。化学吸附和XRD表明,AC-1 催化剂具有更高的Pd分散度,Cu晶粒尺寸相对较大;XPS和TPR分析表明,AC-2 催化剂表面金属还原温度低于AC-1,但后者表现出更集中的Cu物种分布。载体表面官能团的不同会导致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差异,AC-2 表面较高的羧基浓度有利于Cu的吸附和分散,但Cu在反应过程中易受HCl的作用而产生物种以及价态的变化,而木制炭催化剂稳定性优于沥青炭可能与其表面较为单一、集中分布的Cu物种有关。

    活性炭载体铜钯催化剂加氢脱氯

    不同铁矿物对酱香型白酒封窖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杨亚飞陈贺振周建国高小旭...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向废弃窖泥厌氧消化系统中分别添加强氧化性的水铁矿和弱氧化性但有导电性的磁铁矿,考察Fe(Ⅱ)、有机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变化,探究不同类型Fe(Ⅲ)矿物对窖泥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铁矿组富集铁还原菌,Fe(Ⅱ)含量第12 天迅速增加至900 mg/L,表明水铁矿发生了异化铁还原。磁铁矿组与对照组中Fe(Ⅱ)含量几乎一致,说明磁铁矿没有发生异化铁还原。水铁矿组和磁铁矿组中COD去除量分别比空白组增加了16。1%和4。9%,表明水铁矿和磁铁矿均促进了有机物的去除。磁铁矿组富集了Geobacter和Methanosarcina,促进了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增加了23。4%的甲烷产量,而水铁矿抑制甲烷化,降低了32。2%的甲烷产量。

    厌氧消化Fe(Ⅲ)矿物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异化铁还原

    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王娇黄润华张艳丽宋吉亮...
    94-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并合成了三种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衍生物脂肪酸型长链离子液体,考察了离子液体的油溶性、腐蚀性和抗磨减摩性,探讨了这些离子液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DBU衍生物脂肪酸型离子液体均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对铜片无腐蚀性,同时能够改善油品的抗磨减摩性能。为高品质添加剂研制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离子液体添加剂润滑油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