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邵辉良杨长河张文强
    2423-2427,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过硫酸盐活化机理,综述了硫酸根自由基的产生途径,通过不同过硫酸盐活化方法如:热活化、碱活化、紫外光活化、过渡金属离子活化、微波活化、金属氧化物活化等方法可以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并且能够有效处理有机废水。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增加基于硫酸盐自由基的高级氧化工艺在实际情况下真实有机废水中的净化实验并且开发出价格低廉、处理高效、稳定且易回收的新型催化剂,探究天然有机物的催化性能,降低应用成本和二次污染。

    过硫酸盐硫酸根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活化有机废水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CH4-CO2重整反应的研究进展

    于鹏飞崔星星戚萌
    2428-2432,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等离子技术的出现为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CH4-CO2 重整,并且生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合成气(CO和H2)的基本原理,探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CH4-CO2 重整反应的反应机理,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在协同催化CH4-CO2 重整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讨论了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载体以及助剂对重整反应的影响,并综述了当前低温等离子协同催化CH4-CO2 重整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低温等离子体反应机理催化剂

    淀粉接枝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陈微姜妍张秋实梁好...
    2433-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淀粉接枝聚合物因具有黏度高、耐温、耐盐和可生物降解等特性被广泛关注。但其产物性能受合成条件因素影响较大,淀粉接枝聚合反应原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产物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介绍了淀粉接枝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讨论了淀粉与乙烯基单体的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引发方法、pH值、淀粉糊化时间与反应时间对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可明显提高产物的性能。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分别在降失水剂、水处理絮凝剂、黏合剂、吸水材料、吸附剂,缓蚀剂等领域对淀粉接枝聚合物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接枝合成方法提出新的建议,展望了淀粉接枝聚合物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淀粉接枝聚合物接枝聚合影响因素应用

    粉煤灰基相变储热调湿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越蒋达华黄世林王斌...
    2439-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煤灰因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常用作相变材料的吸附载体。然而,其低导热性和有限的调温调湿性能阻碍了其应用和发展。介绍相变材料分类和特点,总结了粉煤灰的改性方法、粉煤灰基相变材料的储热特性、导热性能及调湿性能。采用高温煅烧、微波、酸洗碱浸及复合改性方法,可以提高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碳基材料的加入有效提升了粉煤灰基复合材料导热率和储热性能。改性粉煤灰与无机矿物、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后,改善了其调温调湿性能。

    粉煤灰改性方法储热调湿相变材料

    硅灰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金玉杰齐佳乐胡洪亮
    2444-2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硅灰石替代部分水泥对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表明,通过使用硅灰石替代适量的水泥,会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同时硅灰石的微小颗粒会填充混凝土的内部孔隙,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更加致密化,进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通过阐述,会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硅灰石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强度

    消除新污染物的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贺超姚志翔黄思粤刘宗宽...
    2448-2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介绍和评价传统的混凝后处理、高级氧化(AOP)、膜技术、吸附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组合生物处理工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为该组合生物技术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更好选择。其中,生物活性炭快速过滤技术(BAC)、附着生长膜生物反应器(AGMBR)技术以及AOP结合后续生物处理的组合技术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污水中ECs处理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新污染物废水处理后处理技术混合工艺

    含油污泥共热解的研究进展

    李晔鱼涛张欢沈燕宾...
    2453-2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含油污泥共热解现状进行了概述,包括与生物质、煤、生活废弃物等进行共热解,对共热解的影响因素以及共热解残渣应用现状等方面的总结,明确了在共热解过程中,含油污泥与不同添加剂共热解的协同作用机制以及共热解残渣的应用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含油污泥共热解技术开发及共热解残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合理、可行的路径。

    含油污泥共热解热解残渣

    铬渣无害化处理研究进展

    胡念柯军邱远卓郭安剑...
    2458-2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铬渣是金属铬和铬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其成分复杂且具有强毒性,需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缓解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介绍了现行铬盐生产工艺,详细剖析不同铬盐生成工艺产生铬渣的成分及其相关物化特性,并结合其矿物特征,罗列了干法、湿法、微生物、固化/稳定铬渣解毒处置的优劣势,总结了工艺组合带来的成本降低、药剂利用率提高等优势,阐述了现行铬渣重点发展方向——还原剂优化,探究不同行业废弃物潜在还原能力,实现"以废治废"的新理念,以期探索一条高效、绿色、价廉的铬渣无害化处理道路。

    无钙焙烧铬盐无害化处理以废治废

    超临界CO2增黏机理研究进展

    康宵瑜薛媛康阳王维波...
    2464-2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超临界CO2 增黏机理研究进展,归纳了超临界CO2 增黏的四种机理,包括超临界CO2 增黏的基础理论是相似相溶机理;熵增焓减是超临界CO2 增黏的重要机制,通过改变超临界CO2 的物理状态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其黏性;"π-π堆叠"机制和Lewis酸碱理论可以指导合成新型聚合物增黏剂的研发,进一步提高超临界CO2的增黏效果。超临界CO2 增黏技术在CO2 压裂和CO2 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理论研究相对薄弱,限制了该技术的工业化进程,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超临界流体CO2增黏剂机理

    低共熔溶剂分离木质纤维组分的研究进展

    谈昕汪祥忠陈颖吴萱...
    2468-2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了低共熔溶剂(DES)预处理对木质纤维中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的选择性溶解和分离效果;基于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的相互结合方式和结构特征,对比叙述了包括羧酸、多元醇、酰胺、三元及多元DES等不同DES预处理的优势及其对于木质纤维组分尤其是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特异性影响,及其对后续酶水解的增益效果。总结了行业内已有的DES预处理在实现木质纤维各组分分离的基础上的其他用途,并展望了DES预处理可能为木质纤维高值化应用前景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低共熔溶剂木质纤维素预处理酶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