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王海莫祥银林军
    51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改性聚醚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2400)为功能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酸(AA)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功能小单体,以过氧化氢(H2 O2)-抗坏血酸(Vc)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以巯基丙酸(MPA)为链转移剂,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一种兼具抗泥、保坍性能的复合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最佳合成条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合成条件。通过FTIR、TGA、TOC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 45℃,n(AA)∶n(TPEG)=4。0∶1,n(DMC)∶n(TPEG)=0。75∶1,n(MA)∶n(TPEG)=0。6∶1,巯基丙酸(MPA)用量为大单体聚醚的0。65%,引发剂用量为大单体聚醚的1。27%,且m(H2O2)∶m(Vc)=3。5∶1,A液、B液滴加时间为3。0,3。5 h。此合成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复合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较好,对蒙脱土的敏感性较低且经时坍落度损失较小。

    复合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顺丁烯二酸酐抗泥坍落度损失

    利用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生产废水制备脲醛缓释肥

    万俊伟王嘉乐纪利俊
    516-519,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六羟甲基三聚氰胺(HMM)生产中含甲醛的废水制备脲醛缓释肥,考察反应U/F摩尔比、温度和pH对制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MM废水制备脲醛缓释肥的优化条件为:U/F =1。80,亚甲基化反应温度49。8℃,羟甲基化反应pH =7。7。在优化条件下,HMM生产废水的甲醛转化率可达99。1%,制备的脲醛缓释肥尿素氮含量为4。2%,总氮含量为36。7%,AI值45。3%,均满足GB/T 34763-2017 的要求。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甲醛脲醛缓释肥响应曲面法

    双重孔结构SiO2的制备及其吸附生物大分子的性能

    赵俊琦李昕孙斌张晓昕...
    520-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有序介孔模板剂和相分离诱导剂,通过相分离和溶胶-凝胶转化,合成了具有较小有序介孔和较大堆积介孔/大孔的双重孔结构SiO2。结果表明,采用该双重孔结构SiO2 吸附模型生物大分子,其吸附量明显高于单一孔结构MCM-41 型SiO2,显示双重孔结构SiO2 吸附大分子的优势。

    模板剂相分离有序介孔双重孔结构SiO2材料生物大分子

    从丝瓜络废料中提取纤维素纳米纤维及在聚乙烯醇超临界二氧化碳复合发泡材料中的应用

    杨堃阳邵亮崔梦媛樊永康...
    525-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 TEMPO 氧化法从废弃丝瓜络中成功提取出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发泡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CNF复合发泡材料。对CNF在复合材料中的结晶性进行表征,探究了CNF含量对泡孔形貌的影响以及CNF含量对发泡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F在发泡过程中可作为异相成核点,提高成核效率,减小了平均泡孔尺寸,增加了泡孔密度,同时减少了泡孔褶皱,降低了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当CNF含量为2%时,平均孔径从99。96 μm下降至41。96 μm,泡孔密度增加了大约一个数量级,收缩率从12。19%下降至5。02%。

    聚乙烯醇纤维素纳米纤维超临界二氧化碳物理发泡

    渗透汽化用于脱硫废水浓缩减量的实验研究

    刘一凡叶舟韩亚川周震原...
    530-53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渗透汽化工艺用于脱硫废水浓缩减量的可行性与工艺优势。结果表明,膜渗透通量最高可达13。8 L/(m2·h),水回收率超 70%时膜渗透通量达 7。4 L/(m2·h),渗透汽化出水水质稳定,出水电导率<50 μS/cm,COD<20 mg/L。同时考察了阻垢剂对膜污染的抑制效果,在 50%水回收率之前,阻垢剂的使用使得平均膜渗透通量提升22。5%。

    脱硫废水渗透汽化浓缩减量膜污染

    稠油乳化黏度测量曲线与乳液特性的关系

    马涛伦增珉葛巧玉许关利...
    534-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稠油化学驱过程中降黏剂浓度对稠油乳化影响明显,通过测量不同浓度降黏剂的稠油乳状液黏度-时间曲线,以黏度、降黏率为指标分析了黏度曲线与乳液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降黏剂的浓度远大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形成稳定O/W乳状液,黏度低、降黏率大于95%。当降黏剂的浓度大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形成O/W乳状液,而后随着表面活性剂向油相的迁移,油滴聚并、分层。当降黏剂的浓度与临界乳化浓度相当时,乳状液油O/W转化为W/O,黏度大幅度提高。当降黏剂的浓度小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只能形成W/O乳状液。

    稠油乳化黏度降黏率乳状液类型

    苎麻水热液化生物油特性及重金属迁移的研究

    蒋海伟艾仙斌阙志刚韩佩...
    538-54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绿色、高效、资源化处置富含重金属植物收获物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产业化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以苎麻为原料,水为反应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碱催化剂对苎麻水热产油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275℃、30 min 和 5%HCOOH 条件下,苎麻液化生物油产率最高为 20。86%,且其热值为30。68 MJ/kg。空白组生物油有机组分主要由醇、烃、酸、酮和含N化合物类组成,HCOOH组液化生物油中烃和酯类化合物含量增加,而Na2 CO3 组的生物油中烃、醇和酸类含量减少。此外,重金属(Cd、Pb、Cu和Cr)85%以上保留在固相残渣中,而As主要转移到水相中,且生物油中重金属含量低于4%。

    水热液化苎麻生物油重金属水相

    多基团低磷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宋绍富刘黎晨孙一昊
    54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以马来酸酐(M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次磷酸(HPA)为单体,合成一种新型低磷共聚物阻垢剂MA-AMPS-HP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与静态阻垢试验,分析了该共聚物的结构对CaCO3 生成的影响及阻垢性能。结果表明,阻垢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单体配比nMA∶nAMPS∶nHPA为1∶0。8∶0。4,引发剂用量为10%(w),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0 h。在未添加抑制剂的情况下,CaCO3 结晶主要以六面体方解石晶型为主,并含有少量文石晶型。添加MA-AMPS-HPA后,CaCO3 结晶为方解石、文石和球霰石混合物,表明该低磷共聚物对方解石的形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MA-AMPS-HPA的阻垢性能最高可达94。82%,优于PASP和PESA阻垢剂 20%以上,阻垢性能几乎接近含磷阻垢剂HEDP、PBTCA和ATMPA。

    碳酸钙垢共聚物阻垢剂结构表征阻垢性能

    化学堵水调剖剂DX-9研制及应用

    马天奇赵春雨左挺
    547-549,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平井开采中,边水或底水水窜问题严重,为穏油控水,提高采收率,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水平井选择性堵水的化学堵水剂DX-9,研究该堵剂体系的性能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性堵水剂DX-9 具有固化时间可控、固化强度高且韧性强,最高突破压力梯度可达41。2 MPa/m,岩心封堵率可达 99。23%,能够满足延长油田水平井选择性堵水应用。

    水平井选择性堵水脲醛树脂

    黏层用C9石油树脂/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研究

    黄峰黄维蓉杨波
    550-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C9 石油树脂和SBR胶乳制备高性能复合改性乳化沥青,通过三大指标试验、高温和低温流变试验评价了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宏观服役性能,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荧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分析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相容性,揭示C9 石油树脂/SBR复合改性剂对乳化沥青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C9 石油树脂提高了乳化沥青的力学强度和高温抗变形能力,而 SBR胶乳明显改善乳化沥青低温抗裂性能,蠕变劲度最大降低30。4%。制备的C9 石油树脂/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良好,C9 石油树脂和SBR胶乳对乳化沥青的复合改性机理为物理混溶,C9 石油树脂的掺量不高于8%。

    道路工程C9石油树脂储存稳定性流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