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洋防生物污损水凝胶研究进展

    闫松涛
    906-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对环保型海洋防生物污损涂料水凝胶在海洋防生物污损的应用研究,从水凝胶结构、组成以及自愈合性角度简述了双网络水凝胶、两性离子水凝胶、两亲性水凝胶、自愈合水凝胶的的制备以及国内外对其防污损的应用研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海洋生物污损防污涂层水凝胶共聚物

    基于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毛昶皓孙继文张传根顾杰...
    911-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不同负载TiO2 在光催化降解方面的性质差异和应用,并讨论了影响光降解过程的参数。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基于TiO2 的复合光催化剂提供参考。同时,也对该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

    TiO2降解光催化负载

    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研究进展

    季玉璋张卫军刘馨池中源...
    914-917,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冶金焦炭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生物质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之一。首先,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生物质理化性质以及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的可行性,对比了热解炭化和水热炭化两种生物质炭化技术。之后,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生物质混煤制备冶金焦炭的进一步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钢铁工业冶金焦炭生物质绿色低碳

    改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的新策略:导电材料介导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罗进财王欣芸孙鸿董姗燕...
    918-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碳基和铁基导电材料促进DIET产甲烷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机制,总结了碳基和铁基导电材料的结构特征、电子传递机理和强化剩余污泥厌氧产甲烷效果。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导电材料

    城市河流污染现状及评价分析的研究进展

    陈帅张瑞娜卜培彦
    925-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城市河流的污染现状、污染成因及污染评价分析现状。现有研究表明,城市河流污染现象主要来自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分析了两种污染源对城市河流产生的影响。针对污染源概述了城市河流污染的评价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探究了不同评价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多种评价方法联用时污染评价分析的主要趋势。提出未来需将研究重点侧重在评价方法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促进城市河流污染的研究和治理。

    城市河流内源污染外源污染评价分析

    氧化石墨烯改性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王成达朱世东赵乾臻王国强...
    930-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了聚偏氟乙烯(PVDF)膜与氧化石墨烯(GO)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有机-无机杂化膜的优势。详述目前GO/PVDF膜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浇铸法、静电纺丝法、化学接枝法、真空抽滤法等,分析了各制备方法的优劣。阐述了GO对PVDF复合膜孔径、亲疏水性能、膜通量、截留性能、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并对复合膜在水处理及其他潜在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溶液浇铸法工艺简单、制膜周期短,化学接枝法制得的膜各组分间结合稳固、服役时间长,而静电纺丝法制得的膜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在微观层面,GO片层发生毛细作用、低于片层直径的粒子能以更快的速度通过,宏观上表现为膜通量的提高,GO还能提高膜表面光洁度、减少杂质淤堵与污染,进而提高膜的使用寿命。对GO/PVDF复合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构建高效稳定的PVDF基分离膜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膜制备水处理分离膜

    甜菜碱分离、纯化与测定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邵志杰熊艳舒杭方学贾玉生...
    936-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甜菜碱的分离、纯化、测定方法,并阐述了甜菜碱在医药、养殖、农林等产业中的应用现状,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较为清净的膜滤分离技术,对绿色、高效制备甜菜碱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甜菜碱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甜菜碱提取方法测定应用现状

    低浓煤变压吸附提纯技术的模拟优化研究进展

    张璐瑶李广学张成龙
    941-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低浓煤变压吸附提纯技术的模拟优化研究进展。从吸附剂与变压吸附工艺这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简洁明确的介绍。从吸附剂角度的发展趋向来看,通过模拟与优化能够提高吸附剂性能与原料配比,提升吸附剂有效性。从变压吸附角度的发展趋向来看,模拟与优化变压吸附设备能使其自动化效果更好,经济效益更高。总结指出,两个角度都能看出模拟与优化在本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效率与产能得到了提升,在为技术带来不少便利的同时,两个角度也有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在吸附剂的角度上,多组分混合物的模拟与优化仍需继续进步;在变压吸附的角度上,实际操作中的动态变化模拟仍存在局限性,装置运转中的安全性优化应多加考虑。

    低浓度煤层气变压吸附模拟优化

    机械活化在缓释肥料产品创新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朱欢欢张卫强鲁振亚黄成东...
    945-949,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介绍了机械活化的原理,综述了机械活化在缓释肥料上的应用、机械活化的影响因素及机械活化的可持续性评价等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机械活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实现机械活化在肥料上的绿色生产和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机械活化缓释肥料绿色生产影响因素

    菌藻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白林瑞詹健
    950-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菌藻好氧颗粒污泥的几种培养方法,探讨了不同因素对污泥颗粒形成的影响。藻菌好氧颗粒污泥(ABGS)具有结构致密、生物产量高、沉降能力强、污染物去除率高、运行成本低、能耗小等优点,因而备受关注。菌藻之间的共生系统可大幅减少反应系统曝气量和碳排放量,对水处理技术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加快实现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

    菌-藻共生菌藻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