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学教育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学会

王梓坤

双月刊

1004-9894

sxjyxbbjb@163.com

022-23766679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大129信箱

数学教育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服务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及高等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确立现代数学教育观,倡导数学教育科学学术争鸣,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反映数学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新成果,发挥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作用。倾力将用得上的先进理论,可借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措施,带有启迪性的学术争鸣,中学数学教改的丰硕成果,前瞻性的中学及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理念与设想及实证性研究结论奉献给有志于数学教育事业及数学教育科研的大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数学教育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动理论视角下教科书对教师教学的显性与隐性影响研究

    刘晓玫王怡涵杨竣钠常海斌...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列扎特"教科书使用"的"四面体"活动模型对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情况及对教学的影响展开研究.结合研究主题选择了其中 3 个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对 20个省市使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 3 766 名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科书对其教学设计、教学方式选择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等方面的显性影响,教科书对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跨学科拓展性知识进而对教学产生的隐性影响等.数据分析后得到了相关结论:教科书使用在丰富和拓展教师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科书对教学的隐性影响不容忽视;教师使用教科书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产生不同影响,或显性或隐性,"教科书隐身"存在下教师能够较好地发挥能动性;教科书的使用在性别、教龄和职称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同样也体现在教科书培训与否上.

    活动理论教科书使用数学教师教学影响

    美国卓越数学与科学教师特质研究

    姚一玲贾随军蔡金法
    73-7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质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揭示卓越教师的专业特质,能够为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基于美国卓越数学与科学教学总统奖评选标准,对获奖教师的专业特质进行分析,主要聚焦于卓越数学与科学教师在职前训练、职后发展、课堂教学3 方面的具体表现.分析表明:卓越数学与科学教师比普通教师会修读更多学科专业课程,有更好的教学准备,参与更多专业发展活动,更倾向于主动运用新的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也更加多元和开放,能够不断反思和学习.

    卓越教师数学教师科学教师专业特质

    高校数学课程思政要素体系与融入方式——基于"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作品分析

    高雪芬洪涛清
    78-8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数学课程思政要素体系是进行课程思政深入研究的需要.从科学精神与伦理、哲学与思想、品德与法治、情怀与信念 4个维度,构建了高校数学课程思政要素体系,指出了思政融入的附加式、顺应式、融合式 3种方式.以近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的数学课程获奖作品为样本,采用录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选手都融入了课程思政,案例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故事、思想方法、品德修养等方面;采用附加式的作品较多,顺应式和融合式的作品较少;顺应式、融合式的教学设计,高契合度的思政内容,由浅入深、丝丝入扣的逻辑结构更容易获得专家的青睐.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获奖作品大学数学

    中国数学文化研究:"起源""现状""趋势"及"热点"——基于CNKI数据库(1991-2022)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柳星仿黄秦安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文化研究在中国已开展了三十余年,取得了长足的学术进展.如何评价这一时期数学文化的整体发展与趋势?在定性概述的基础上,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系统考察了国内数学文化的整体发展与趋势.研究表明:(1)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改革的融合是突出的应用特色;(2)数学文化与核心素养培育,促进课程思政深化是今后研究的重要领域;(3)研究热点主题涵盖数学文化内涵价值构建、数学文化实践与应用及数学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三大类.未来的数学文化发展,应注重更加丰富的理论创新,以教学方法的变革作为数学文化价值的实践着力点,深度开发数学文化资源,拓展透视数学文化的维度.

    数学文化课程改革趋势研究热点

    《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严正声明

    《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
    90页

    中外数学教科书"用圆弧表示角"本质的比较研究

    巩子坤田荣飞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用圆弧表示角的方式尚未统一,无法凸显角的本质,主要原因在于"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尚不明确."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为:用圆弧长度(圆弧所对半径相等)表示角的大小;带有方向(箭头)的圆弧,既可表示角的方向,也可表示角的优劣.对中国近百年(15个版本)教科书的比较发现:"用圆弧表示角"的编排逐渐统一,但角的静态定义不利于体现"用圆弧表示角"的本质;对"圆弧所对半径相等"的认识仍不清晰.国外教科书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提出建议:早早引入角的动态定义,统一圆弧所对半径,凸显角的本质.

    用圆弧表示角角的本质教科书比较

    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陈婷覃若男张淑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2023 年 11 月 8-10 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3 年学术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共 10个大会报告,59个分组报告,主要围绕"少数民族数学课程与教学""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少数民族数学教师教育""少数民族数学文化"4 个主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交流,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发展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研究走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少数民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