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导读

    1页

    "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刘同舫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个结合"对巩固和发展新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主体性内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双重内涵,二者的张力性关系既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动因,也是促成文化主体性巩固、发展的现实契机."第二个结合"的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既存在视域基础的融合性,也具备内容的契合性,其实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更高层次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第二个结合"对文化主体性的推进和巩固,既表现为在意识形态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以及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续根基,也表现为积极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第二个结合"回答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展现世界意义的问题,是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文化自我主张的必由之路.

    "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意义:理论含量与实践遵循

    齐卫平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新的文化使命,以其丰富内容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中央总结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方向标和着力点.关于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概念,围绕这些重要概念展开的论述具有沉甸甸的理论含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纲领,是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和创新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迈上新征程,走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篇章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繁荣理论含量实践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王公龙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继续推动我国文化繁荣、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构建起指导新时代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着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主线,充分彰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蕴和理论智慧,不仅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理论稳固地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之上,而且以新的文化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文化强国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主题与科学体系

    陈海若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文化使命论、文化道路论、文化领导论、文化立场论、文化实践论和文化布局论等诸多方面的主要内容,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具有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特点,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主题科学体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意蕴与建设进路

    庞立生邱园园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以实现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为进路,科学把握了文化传承发展和中华文明演进跃迁的客观规律,紧扣文明形态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脉搏,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文明吁求.从本质意蕴上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华文明现代新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现实立足点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凝练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成果;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拓展"第二个结合";秉持开放包容,充分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演进

    王勤瑶冀震茂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的现代化"的概念阐释和话语塑造经历了萌芽孕育、理路发展以及语义形塑的复杂过程,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话语体系.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政策主张、指导思想、实践方式,能够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

    骆郁廷靳文静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事关高校的改革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体现在立德树人质量、教职工队伍建设质量和学校改革发展质量等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具体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评价、过程评价和实效评价等.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要规范评价标准,扩展评价主体,优化评价方式,坚持以评促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质量评价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本质意蕴、显著成就与实践路径

    石海君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的崭新命题,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是关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时代以来,在有效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磅礴精神力量等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取得了显著成就.深入推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必须在持续抓好"四史"教育、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上下好功夫,以确保铸魂育人的有效性、长效性和时代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立法促德的路径、特征与限度——基于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思考

    薛天涵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明行为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规范,将其纳入法律调整范畴,是用法律来保障和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我国立法运用倡导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将文明行为按道德属性划分成四类,并对每类行为作出"网格式"区分规定.文明行为促进立法注重对美德的开放式引导,并以是否破坏社会秩序作为强制的必要限度.为了避免法律强制执行道德,立法必须具有期待可能性,尊重公民的自治性,增加正向激励与引导.应当通过立法技术划定和区分立法促德对应的行为范围,引导人们树立道德观念,促进价值认同,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

    文明行为促进型立法公民道德建设立法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