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的核心

    骆郁廷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体现了强大的凝聚力,根本在于树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之魂,是团结全党全国人民的凝聚力的核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之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根本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钙”,奠立了党的精神支柱,砥砺了党的坚强意志,铸就了党的铁的纪律,成为党的凝聚力形成的中流砥柱.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进一步坚定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增强党的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研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孙力王莺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党史研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相生相伴,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宝贵特征.在经历了初期的革命斗争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推进中国革命必须将研习党史与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联系起来.延安时期开展的党史研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党史研习的深化和规范化推动了中共党史学科的设立,创造性地建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后,在科学认识和分析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不断取得新的丰硕的理论成果.进入新时代,党史研习深深扎根于历史的沃土之中,以大历史观的恢弘视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百年史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特点

    王刚徐晓光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三个鲜明的主要特点: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转向以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同频共振;马克思主义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向互动.它们共同型构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意蕴

    赵凤欣忻平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百年来对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精神支撑和引领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的力量源泉和强大的生命力所在.建党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更是实践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挖掘建党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时代价值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辩证逻辑

    王岩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价值标准与最终价值依据.“两个大局”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统筹“两个大局”等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对此,有三个方面值得深入探寻:一是在置身变局中谋划全局是统筹“两个大局”的动力支撑;二是在立足全局中应对变局是统筹“两个大局”的实践诉求;三是在超越变局中赢得全局是统筹“两个大局”的价值旨归.准确把握统筹“两个大局”的辩证逻辑,不仅是我们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于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更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辩证逻辑

    中国共产党“小康”话语百年演进的历程、逻辑与价值

    刘洪森李昊天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康”话语源自中国实践,体现了中国智慧,阐释了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与象征.革命与建设时期,“小康”虽不在话语舞台中央,但仍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理想社会的重要见证.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意蕴上,重塑并不断发展着与中国国情若合符节的“小康”话语.研究这一话语的演进历程可以得出: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内涵从单一走向全面的逻辑主线、实现入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逻辑归宿是其鲜明的演进逻辑.改革开放以来,“小康”话语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为民、务实的执政形象塑造,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小康”话语现代化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刘建军邱安琪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目标.这既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矛盾变化,也缘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势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包含三层理论内涵,即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简单再生产”还要实现“扩大再生产”,既要关注发展的规模和数量,也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应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有更高的质量追求.为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增强高质量发展意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质量提升,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高质量运行,最大限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实证研究

    冯刚张智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个典型范例的实证分析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主要职责部门是教育党政管理部门;质量评价工作注重指标体系的优化更新;各指标体系远末形成统一化的体例格式,指标体系的统一设计极其困难,并存在内容不完整的问题;质量评价的直接动因具有多样性,指标体系以一次性施用为主,全国层面的质量评价多是自测自评,兼用抽查测评的方式,省(区、市)层面的质量测评基本能做到对辖区内高校的全覆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评价指标优化应注重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以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的内在逻辑与关键点位

    王娜金昕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养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重在把握习得接收、以知促行和养习成德三个关键发展环节,遵循规范逻辑、行动逻辑和发展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要注重遵循渐进式变革的养成智慧、发挥直觉顿悟的辐射性增益、创设科学的同化与顺应情境、注重对养成过程的反复强化四个关键点位,从而更好地实现养成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内在逻辑关键点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的若干思考

    李冉李国泉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先行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一招.这门课程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特定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关于“三个为什么”的重大问题,教学难点是如何讲清楚这一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高阶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教育引导学生把握“一把金钥匙”、“一个主题”、“两个大局”和“四大要义”.打好这门课程建设的“组合拳”,需要破解师资力量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创新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