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孟秀峰

季刊

2096-4102

SXMGYXB@126.com

0351-4117088 4117043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许坦西街29号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Coal-Mi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山西煤炭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与技术,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具有以煤炭经济管理和煤矿实用技术为主而兼及其他、文理兼容的办刊特色。本刊现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厚煤层坚硬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张随平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马兰矿18502工作面轨道巷支护情况为研究背景,探究了中厚煤层坚硬顶板回采巷道的合理支护方案,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方法,提出了中厚煤层坚硬顶板回采巷道的合理支护方案,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巷道两帮及顶板最大破坏深度分别为1.16m和0.47m,结合矿井地质条件确定巷道两帮与顶板的锚杆长度分别为2000 mm和2400 mm;2)随着掘进工作面超前距离的不断增加,巷道围岩变形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特征;3)随着掘进工作面超前距离的不断增加,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与两帮移近量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特征,在掘进工作面超前25 m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与两帮移近量分别维持在145 mm和150 mm左右.

    中厚煤层坚硬顶板巷道支护围岩变形

    深埋注浆加固巷道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张志杰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深埋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的实际问题,文章以兴盛宏发煤业4010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方法,提出了巷道围岩注浆加固的方法,分析了巷道围岩注浆前后巷道顶、底板变形特征,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巷道围岩注浆前后,巷道顶板移近量与底板鼓起量分别由321.3 mm和311.1 mm减小至209.8 mm和269.7 mm,巷道顶板的最大下沉量明显减小.2)巷道围岩注浆前后,巷道顶板下沉与底板鼓起均呈现对称变形的特点,即巷道中部的顶板下沉量与底板移近量均最大.3)通过对巷道注浆前后顶板离层量的现场实测,巷道围岩注浆加固前后,巷道顶板离层量最终分别稳定在320mm和150mm左右.巷道围岩注浆加固有效地减小了巷道顶板的离层量,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

    深埋巷道注浆加固变形特征

    综放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合理宽度研究

    冯步乐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山西大阳煤矿3406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浪费严重的的问题,拟利用沿空留巷技术加以解决.因此,为确定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的合理宽度,文章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宽度条件下,沿空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的变形特征,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沿空巷道巷旁充填体宽度的增加,巷道顶板下沉量、底板鼓起量、巷道巷旁充填帮和实体煤帮移近量均逐渐减小;2)当沿空巷道巷旁充填体的宽度为1.5m时,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58.3 mm、最小下沉量为92.7 mm;巷道底板最大鼓起量为41.4 mm、最小鼓起量为0mm;3)当沿空巷道巷旁充填体的宽度为1.5m时,巷道巷旁充填帮的最大移近量为147.0 mm,而实体煤帮的最大移近量为26.9 mm;4)最终确定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的合理宽度为1.5 m.

    综放开采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宽度

    小煤柱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赵健健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小煤柱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强烈、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文章以王村煤矿8112小煤柱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KJ768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对工作面微震事件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提出大直径钻孔卸压、煤岩体爆破卸压、优化支护方式、确定合理推进速度和施工卸压槽等综合防冲措施,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避免了强冲击矿压的发生,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良好的应力环境,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小煤柱冲击地压微震监测大直径钻孔爆破

    复杂工作面隐伏构造槽波地震和无线电透视精细化探测研究

    董江鑫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回采工作面内的隐伏构造是影响煤矿回采安全和回采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准确查明复杂工作面内隐伏构造,指导回采工作的有效推进和保证回采安全,达到精细化探测目的,文章采用槽波地震和无线电透视两种物探方法联合对工作面进行探测研究.经回采验证,探测结果与实际揭露吻合,验证率100%,达到精细化探测的效果.研究表明:槽波地震和无线电透视可以准确探测复杂工作面内隐伏构造,为煤矿回采提供切实可靠的地质资料,是指导煤矿回采工作的有效手段.

    复杂工作面隐伏构造槽波地震无线电透视精细化探测

    煤层气抽采对高速公路稳定性的影响

    张传达相兴华杜一波马赞...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公路位于煤层气抽采影响范围内,煤层气抽采影响其稳定性的问题,文章以沁水盆地山西组3号煤层及上覆岩层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气抽采过程中地表变形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抽采井距公路不同距离,抽采井处水压降低最大,形成地下水由四周向井中心流动的趋势;(2)公路两侧同时抽采,由于抽采应力叠加,孔隙水压力降低大于单侧抽采,最大降幅0.198MPa;(3)煤层气抽采过程,地层和地表变形较小,在弹性变形范围内,不会造成塑性变形.地表黄土层发生了最大变形,且最大变形量为3.68~3.83cm.

    煤层气抽采孔隙水压力地表变形

    "工匠精神"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冯莉莉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产业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面临一系列困境,主要包括文化环境有待培育、人才培养机制有待提升、"工匠精神"在课程中的融入有待完善.基于此,本文针对"工匠精神"提出相应培育措施,以期提升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为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有利支持.

    工匠精神应用型人才培育困境应对措施

    新时代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实证研究——以上海六所高校为例

    赵冰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意识教育一直是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薄弱环节,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标准不应仅局限于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技能水平和高超的现场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的全球意识.本文通过调查法,分析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国际意识教育的现状,厘清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用技术型院校有效加强国际意识教育的思路.

    应用技术型院校国际意识教育调研问题解决思路

    多模实践与迁移学习融合教学研究

    王富罗程良燕陆青松皇淼淼...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迁移学习与多模教学方法融合正成为新兴的教学研究热点.现有的迁移学习教学技术往往强调所学的前序知识在新课开始前进行导入,而忽略了不同知识的内在结构区别与联系对于课堂教学组织的潜在影响,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多模实践与迁移学习融合课程教学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采用多模信息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中,课中通过对知识的细粒度纵向、横向迁移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多模迁移学习教学研究实践

    基于层级式过程评价提升学习效果的实践与实现——以《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为例

    边红霞赵有益屠鹏黎虹...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公共必修课"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层级式过程评价体系中,采取阶梯式在线测试、等级式微课讲授和标准化课程作业评分等策略后,有效区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差异,激励了学生学习动能,助力了学习效果提升.层级式过程评价也同时维护了教师教学管理尊严,激发了教学改革动力和教学热情.

    过程评价教学管理层级式评价体系学习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