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农业科学
陕西农业科学

霍学喜

双月刊

0488-5368

snkx@chinajournal.net.cn

029-8708255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458号信箱

陕西农业科学/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登农业领域试验研究、讨论与建议、实用技术及经济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本刊为双月刊,每逢单月25日出版,用户可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向本编辑部直接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涉农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协同机制与实施路径探究

    刘瑞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宏大的国家战略和时代命题,涉及要素众多,需要多方面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本文在总结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研究现状、院校实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协同理念、机制、要素三方面分析,构建了涉农高职、政府、社会组织、农户"四方联动"协同机制和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三全"工作机制。在搭建的四方协同平台上,依托涉农高职院校特色优势着眼,形成了"人才保障、技术支撑、智力支持、示范引领"四大实施路径,以期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涉农高职乡村振兴协同机制路径

    基于cAMP-PKA途径研究茶碱影响核盘菌菌核形成的相关机制

    赵帅杨大群马常瑜王一峰...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菌核在核盘菌生活史中占据核心地位,茶碱可作用于cAMP-PKA途径中的PDEs而影响生物体生长发育,本研究通过外源添加茶碱,研究茶碱对于核盘菌菌核的产生及其通路中相关因子的影响,其结果可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茶碱,检测其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及菌核形成情况的影响,其次,通过试剂盒检测茶碱对核盘菌菌丝体内cAMP含量的影响,最后,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外源添加茶碱对于核盘菌cAMP-PKA通路中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外源添加终浓度为1~2。5 mmol/L的茶碱,对于核盘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核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而茶碱终浓度为0。5 mmoI/L对菌丝生长速率几乎没有影响。外源添加的茶碱主要是在菌核原基形成的S4期及菌核成熟的S5阶段提升胞内cAMP含量,而在S1~S3阶段和对照组胞内cAMP含量无差异。茶碱通过抑制PDE2的表达水平使得胞内cAMP含量升高,而下游基因PKA和RAS的表达量也相应减少,外源添加茶碱后ATG8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一定浓度的茶碱对于核盘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核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外源添加茶碱可通过抑制PDE2的表达而提高胞内cAMP含量,使得下游基因表达量相应减少。

    核盘菌茶碱cAMP含量菌核形成

    60Co-γ射线对蝴蝶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蒋拴丽王瑞华杨书才冯建...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蝴蝶兰生长的影响及辐射处理后植株的变异表现,对'郑农火凤凰'和'郑农鸿运'两个蝴蝶兰品种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辐射处理,探究辐射处理对蝴蝶兰生长的影响,确定合适的诱变剂量范围。结果表明:(1)60Co-γ辐射处理影响蝴蝶兰植株的生长发育,不同品种的蝴蝶兰对辐射的敏感度不同,'郑农鸿运'对60Co-γ射线更敏感;(2)植株SPAD值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郑农火凤凰'和'郑农鸿运'分别在60Gy和40Gy时具有最高SPAD平均值。(3)辐射处理诱变的植株表观变异具有多样性,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均会导致植株叶片增厚。10Gy剂量的辐射处理时植株出现变异,25Gy时花朵出现变异,40Gy及以上剂量的辐射处理抑制蝴蝶兰植株开花,推测蝴蝶兰合适的诱变剂量范围为10~40Gy。研究结果为蝴蝶兰诱变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剂量参考。

    蝴蝶兰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叶绿素变异

    国家黄淮旱薄地小麦区试品种(系)在关中西部适应性评价

    王宝梅杜文军吕金仓王周玉...
    19-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在关中西部旱薄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系),根据国家黄淮旱薄地小麦区域试验的安排,对11个参试品种(系)的田间表现、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旱1818、西农712、小偃155、渭麦15号在抗性、有效分蘖、穗粒数、容重、产量方面较对照表现突出,可适当推广种植。

    旱薄地品种(系)关中西部适应性评价

    不同浓度华碘抗胁迫生态膜对免套袋苹果叶片和果实性状及栽培效果的影响

    郑永全马永胜刘红宜杨忠选...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选用20%华碘抗胁迫生态膜,进行了乔化免套袋苹果应用不同浓度华碘抗胁迫生态膜病虫害防控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华碘抗胁迫生态膜对苹果果面保护及果面着色与光能膜差别不大,但其病虫害防控力强,增强苹果树对病虫害的抗逆性、促进生长、提高苹果果实内在品质等作用表现得更加显著。但浓度过高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苹果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苹果果实外观品质,会使苹果失去商品性。

    免套袋苹果不同浓度华碘抗胁迫生态膜病虫害防控叶片性状果实性状栽培效果试验影响

    郑绿20在GGE双标图分析区试参试品种中的综合评价研究

    黄长志王保勤周秋峰李君霞...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连续两年河南省绿豆多点试验的10个新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变异性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相关关系;通过采用GGE双标图分析2019~2020年度河南省绿豆新品种鉴定试验参试品种,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试验代表性、鉴别力和区分能力。结果表明,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单株荚数与主茎分枝、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四个试点可以分为两个生态区,参试品种产量表现在双标图中能直观体现。安阳试点对品种有较强的鉴别能力,郑绿20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表现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郑绿20农艺性状相关性GGE双标图产量

    "关中—天水经济区"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李强张翀黄云博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1~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和土地覆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蒸散量等多种MODIS产品,通过对粮食产量空间化与MODIS数据重构,从而估算得到作物水分生产力,辅以趋势分析、Hurst指数分析、地理探测等方法,探讨了关—天经济区作物水分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未来变化趋势以及其驱动力。结果如下:(1)2001~2020年关—天经济区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降低趋势为-0。59 ×10-2 kg/m3/a,作物生长水分利用效率不断降低。(2)从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未来变化特征可知,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持续减小区面积比例达49。07%,主要分布于咸阳南部以东的中东部地区,集中于渭南大部分耕作区。关—天经济区中东部的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将面临严峻考验,而经济区中西部区域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将表现出较大的提升空间。(3)地表参数类因子对于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分布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气象因子和地形因子,三类因子对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分布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变化均呈增加趋势,且地表参数影响程度增加趋势最为显著。因此,有效减少粮食作物蒸散量和地表温度,从而增加土壤贮水量是提高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的直接途径,如施行秸秆还田、有机培肥、合理灌溉等措施。(4)从灌溉时间来看,第33~81天、第113~161天以及第193~209天q统计值均大于q均值,三个时段适当进行灌溉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在第65天(3月上旬)和第193天(7月中旬)土壤水分的变化对作物水分生产力的影响尤为显著。

    作物水分生产力粮食产量空间化蒸散量地理探测器关—天经济区

    不同播期对小麦品种"西农51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慧成郭艳萍范春燕亢桂丽...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2023年在陕西关中西部灌区以小麦新品种"西农511"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播期,探究不同播期对"西农51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明确"西农511"最佳播期,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中西部灌区"西农511"高效稳产栽培技术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西农511"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的株高、叶龄、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数量显著下降(p<0。05),进而导致小麦产量显著降低(p<0。05)。方差分析表明,10月5日播种的"西农511"产量最高(745。6 kg/667m2),显著高于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小麦产量。在陕西关中西部地区,"西农511"小麦品种最佳播期为10月5日~10日。

    西农511播期生长发育产量

    安康市"中油杂19"采薹后菜籽产量及含油量测试试验初报

    李成军杨建利李婉钰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油杂19"未采薹处理菜籽产量高于采薹处理,但差异不显著;未采薹处理菜籽含油量显著高于采薹处理菜籽含油量;未采薹处理菜籽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及棕榈酸含量平均值均高于采薹处理菜籽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在该试验中,"中油杂19"在直播栽培技术模式下,二月初按照采薹标准,采摘105。083 kg菜薹,667 m2产油量下降1。659 kg,降低产值1。64%,对"中油杂19"产油量产值影响很小,但增加了菜薹产值1 050。83元。因此,按照技术要求,大力开展以"中油杂19"为主的"油蔬两用"生产技术推广,对油菜籽的产油量产值影响很小,在二月初通过采摘油菜薹销售,不但可以提高油菜的种植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满足了春节期间广大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消费需求。

    中油杂19采薹后菜籽产量含油量测试试验

    西安地区萱草优良品种筛选研究

    张可跃陈凯王飞龙史智英...
    54-6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不同品种萱草的物候期以及生物学特性,为筛选适合陕西西安地区的萱草品种提供参考。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试验,对不同品种的萱草物候期及花型、花色等进行调查记录分析。结果表明'阿帕契红'、'红运'、'橙色风暴'、'西瓜片'、'簇磷铁矿'、'奶油糖'等整体的观赏性及适应性更高一些,适合在西安及相邻地区进行推广种植,可为陕西地区丰富景观花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萱草引种观赏性评价西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