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节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节能
能源与节能

月刊

2095-0802

sxnyyjn@yahoo.cn nyyjnzzs@126.com

0351-4049736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佳华街明坤产业园B座313室

能源与节能/Journal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能源与节能》是宣传国家能源与节能政策的窗口,推进能源与节能建设的助手,服务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朋友。本刊宣传贯彻国家能源与节能新战略;报道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发表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学术论文、技术专利;探讨与能源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开发与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典型经验;促进国内外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交流;服务国内外能源与节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热忱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330MW热电机组热电解耦深度调峰技术研究

    刘晓鹏王兴曹伟王磊...
    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热电解耦技术路线,确定对A热电厂 2×330 MW热电机组配合应用电锅炉解耦技术和储热罐解耦技术.结合该机组实际运行经验,对电锅炉和蓄热水罐设备进行了最优选择,可以满足供热期的最大供热需求.经济性分析证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热电企业深度调峰工作提供了经验.

    热电解耦电锅炉解耦技术蓄热水罐选型经济性分析

    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煤岩识别误差分析

    段艳强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为提高BP神经网络应用水平,采用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提出集 2种算法优势于一体的PSO-BP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应用原理的了解,结合煤矿项目实例,研究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在煤岩识别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对象为传统BP神经网络和优化后的PSO-BP神经网络,设定误差边界等参数,根据误差曲线、预测结果评价 2 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PSO-BP神经网络算法的特征值合适,识别精度高,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煤岩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该优化算法的评价结果可为煤矿生产提供指导.

    煤岩识别BP神经网络PSO特征参数测试分析

    山西沁水煤田煤炭生物气化特征分析概述

    吴鹏宋燕莉刘健谭凯丽...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产甲烷菌菌群是一种由多种微生物组成且能够利用煤中有机物作为碳源,将煤从固态形式转为以甲烷为主的气态形式的独特微生物群落.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在沁水盆地早期成气阶段生物成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如今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将该种处于休眠状态的菌群重新激活,并且能够再次实现生物甲烷合成.其中沁水煤田的地质特征和产甲烷菌菌群的生存特点揭示了山西沁水煤田的生物气化特征.

    煤层气生物气古生菌沁水煤田无烟煤

    中国居民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思宇孙佳乐董雷萍符娅琳...
    13-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 8 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 年)》(国科发社[2022]157 号),统筹提出支撑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中国科技支撑碳达峰与碳中和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分析当中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满意度分为整体、政策、性能、成本、便捷程度5 个维度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其中,成本、便捷程度和政策因素对整体购买意愿有显著直接影响,最终从各个维度提出提升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对策建议.

    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原市六城区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王璐垚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InVEST模型(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对太原市六城区 2000-2020 年碳储量变化进行测算,基于 2000、2005、2010、2015、2020 年 5 期土地利用数据,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为城市空间优化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 年间,太原市六城区除草地面积下降 14.26%外,其他 5 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呈增长态势;总体碳储量、土壤碳和死亡有机碳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地上和地下碳储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仅万柏林区碳储量在研究末期(2020 年)比研究初期(2000 年)增加 0.6%,其他 5 个城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InVEST模型碳储量土地利用变化太原市六城区

    低透气性煤层点式酸化压裂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安红
    21-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富含矿物质煤层透气性问题,基于点式压裂和酸液增透煤体机制,提出了点式酸化压裂增透技术,且通过扫描电镜试验确定了适合三元煤矿的酸液配比.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点式酸化压裂钻孔组的平均瓦斯抽采流量和浓度是普通钻孔组的 3.65 倍和 1.72 倍,是点式水力压裂钻孔组的 1.32 倍和 1.06 倍,点式酸化压裂增透效果明显优于点式水力压裂,且其增透煤体的起裂压力和同等条件下的注液量均低于点式水力压裂.点式酸化压裂实现了煤体定点、低流量、大范围、快速增透,其对物理增透与化学增透方式的融合大大提高了煤体孔隙-裂隙结构的发育程度和其整体连通性,有助于煤体中瓦斯的运移及高效抽采.

    点式酸化压裂扫描电镜试验酸液配比横向裂纹微观孔隙结构

    基于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的煤层气压裂效果评价——以贵州六盘水地区DC1井组为例

    杨永宇赵恒仪吴章利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作为煤层气资源大省,其煤储层具有复杂特性,需采用水力压裂等技术进行改造.微地震监测技术能有效评估水力压裂效果,为优化设计和决策提供依据.采用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对六盘水地区 3 口煤层气井的压裂施工进行微地震裂缝监测,获取了压裂缝网展布范围、延伸方向等几何参数.结果显示,压裂裂缝总体延伸方向为 130°左右,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裂缝长度为 200~280 m,总体延伸长度较好.通过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天然裂缝对压裂缝网发育的影响,为压裂施工调整、压后效果评估提供了有效指导,获得了较好效果,为本工区后期压裂工艺改进提供了有效参考.

    煤层气水力压裂微地震裂缝监测压裂效果评价

    槽型分离器在直燃生物质电厂中的应用

    宁波杨帆聂燕红孔军...
    31-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发电属于清洁能源.直燃生物质锅炉相较于燃煤锅炉具有诸多优势,其中包括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以及CO2 零排放等,但也存在比燃煤锅炉更多的结焦和积灰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加槽型分离器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推导出飞灰基础属性,如挥发分含量、灰熔点和灰化度等.介绍了槽型分离器的基本原理,并建立了分离效率与槽体排数、飞灰粒径、烟气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出了最优安装方案.在直燃生物质机组上成功应用槽型分离器,有效缓解了烟道结焦、积灰问题.加装槽型分离器有助于优化设计和最优化运行直燃生物质机组,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清洁能源烟气走廊尾部烟道槽型分离器生物质发电

    电力行业碳达峰方案落地路径探讨

    吴磊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行业是碳达峰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重点方向,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所在.聚焦电力行业,梳理了国家政策背景,并从数据核算、标准构建、平台赋能、碳市场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层面深入分析了碳达峰工作成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内部试点、多维度联合等落地建议,助力碳达峰稳步实现.

    电力行业碳达峰碳市场碳试点

    穿层钻孔协同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在盘城岭矿的应用

    王秀荣王骞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盘城岭煤矿 150106 运输顺槽为研究背景,针对原来实施的单一顺层定向长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所造成的瓦斯抽采效率低下、采掘失调等制约煤矿生产的问题,提出并应用高抽巷向下穿层钻孔协同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形成了"长抽+短抽"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瓦斯抽采模式.经试验论证,瓦斯抽采效果显著提升,能够保证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同时也为其他高瓦斯矿井或瓦斯突出矿井的瓦斯抽采防突提供了技术参考及借鉴.

    瓦斯抽采穿层钻孔定向钻孔区域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