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节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节能
能源与节能

月刊

2095-0802

sxnyyjn@yahoo.cn nyyjnzzs@126.com

0351-4049736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佳华街明坤产业园B座313室

能源与节能/Journal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能源与节能》是宣传国家能源与节能政策的窗口,推进能源与节能建设的助手,服务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朋友。本刊宣传贯彻国家能源与节能新战略;报道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发表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学术论文、技术专利;探讨与能源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开发与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典型经验;促进国内外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交流;服务国内外能源与节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热忱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业务模型及其效果评价

    周浩余意陈圆美秦菲...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通过源网荷储协同运行,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同时,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增加收益.构建了源网荷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研究参与电力市场、绿证市场、需求响应等多元业务模式下的效益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源网荷储协同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参与多元业务可取得经济、环境、能源多方面较高效益.

    区域综合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业务模型

    升富矿斜井冻结温度场数值计算分析

    亓燕秋王彬梁沈伟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升富矿斜井冻结温度场发展规律,预测确定明挖段开挖时间,基于冻结管实际成孔位置和传热相关理论,结合土体热物理学参数,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模拟软件对明挖段不同层位土体温度场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初期,中砂层温度下降速率较快且冻结壁交圈时间早于细砂层;冻结中期,中砂层位冻结壁发展优于细砂层,但到后期,两者冻结指标差值逐渐缩小;冻结 60d后,侧帮和底板冻结壁有效厚度和平均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控制冻结成本,可以选择 60d后开挖进行井筒施工.

    人工地层冻结斜井温度场数值计算预测分析

    西南山区高陡弃渣边坡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以石棉县板厂沟为例

    陈鹏飞朱丹武荣华王佩...
    10-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丰富的西南山区因高强度的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高陡弃渣边坡,这些高陡弃渣边坡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造成严重影响.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板厂沟高陡弃渣边坡为例,在板厂沟弃渣边坡区生态问题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学、生态学和环境工程技术,探索了一套典型的生态修复模式.采用该典型修复模式治理后,板厂沟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地质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植被立地条件得以重建,生态系统廊道重新连通,从而实现了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和良性循环.

    生态修复模式高陡弃渣边坡生态问题正向演替

    车载气态储氢瓶快速充注过程中影响因素分析

    段志洁封利利钟兵陈建康...
    13-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载储氢瓶作为氢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之一,对中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设立了考虑湍流和流体传热的 35 MPa的高压储氢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影响快速充注的温升、压升、充注时间等参数的各种初始充注条件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得出了影响充注完成最终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初始温度,影响充注时间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流率,影响充入氢量的主要因素是初始压力,而充注完成时的储氢量与最终温度呈线性关系,储氢量随着最终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高压储氢罐快速充注数值模拟温升压升

    机场未来零碳能源系统发展路径研究

    刘杰周恩永向君雷羽...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加快实施,各行各业均开始关注自身的零碳发展布局,民航业也将其列于未来规划中.然而,目前航空业零碳发展的思路尚不明确,尚未形成长期发展路径,导致各项工作开展相比其他行业较为滞后.着眼于机场这一民航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体,以一机场为案例,分析未来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和技术条件,明确机场零碳能源系统的建设目标,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机场节能零碳能源系统建设思路

    富油煤原位热解地下开采及提质方案研究

    赵明赵习民高湘泉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油煤是重要的煤基油气资源.通过对三塘湖煤田汉水泉、条湖和白石湖矿区煤质特征及煤的热解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煤原位热解地下开采的可行性与提质利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汉水泉矿区富油煤热解半焦产物性能指标好,条湖、白石湖矿区富油煤半焦灰分质量分数过高,超过了相应指标,其利用受限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应优先发展煤的低温干馏与煤焦油的加氢制取产业,获得燃料油及相关化工产品,采用梯级利用模式;结合研究区富油煤结构特征与热解性能,提出"液化为主、气化为辅、原位固碳"的分级利用模式.

    新疆富油煤地下热解提质方案

    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探究

    王伟
    24-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开采,旨在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探讨了煤矿综采工作原理和技术发展历史,深入研究了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所涉及的技术,包括自动化设备和数据分析,并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优势和挑战,特别强调了其对工作环境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的潜在影响.研究对于推动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自动化设备

    绿色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运用研究

    罗源珍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工业建设离不开矿产资源,但不合理的开采方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污染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大气等.为了促进中国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开采逐渐成为采矿工程中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具体分析了采矿工程中保水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及井下污水处理技术等的运用.

    绿色开采技术采矿工程保水开采充填开采

    不同管径配比的地热用同轴套管的阻力特性研究

    施捷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利用地热资源进行供暖或制冷的绿色节能技术迅速发展.总结了近年来地热资源利用的研究现状;利用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根据工程中常用的内外径配比和流量工况,计算了地热用2000m垂直下降同轴套管的沿程阻力损失,得出了内外径比为 63 mm/160 mm的同轴套管阻力特性最佳的结论.

    地热资源同轴套管管径配比阻力特性

    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现状探析

    张兴宇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迅速,其能源消耗及余热回收问题逐渐被关注.如何能较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并将余热有效利用,目前成为该领域研究重点.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量入手,分析了数据中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余热浪费情况,通过真实案例导入,为数据中心的余热利用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并合理地预测了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数据中心能源消耗余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