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青年(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青年(下半月)
山西青年(下半月)
山西青年(下半月)/Journal Shanxi You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议初中语文“以阅读教学促写作”的几点策略

    段立秋
    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阅读教学促写作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模式,能够有效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阅读写作

    试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

    刘敬华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中也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依据、理念、内容、措施等,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探索——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华战胜
    197,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翻开了我国职业教育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道路上的新篇章,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院与海鸥手表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现代学徒制”钟表人才培养工作在现代学徒制工作中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舒红赵东明Eddie Wang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作者在海外的国际贸易从业经历,结合在国内高校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国际贸易课程在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深化改革的地方以及高职学生的现状.并提出了既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又满足“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外贸行业需求的国际贸易课程的建设性意见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一带一路翻转课堂

    论职校历史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

    张晓静
    200,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职校的历史课程来说,普遍缺乏新意与个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以作者的学校为例,尝试看编写涉及当地历史的校本教材,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初显成效.本文从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编写原则以及意义来探讨,以期得到同行的意见与指正.

    职校历史课程校本教材

    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改进分析

    曹媛媛
    20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期里对高职高专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在英语教学方面更加强调了其听力的重要性.但其各高校依然运用传统方式落实教学环节,致使听力教学受到严重阻碍.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其英语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尤其是听力教学环节.在现今教育个阶段英语听力环节一直是众多教学中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必须对该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并运用相关改进措施去提升体力教学的综合效果.

    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现状改进

    浅谈开展高职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楚云皓
    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美术课程,一方面可以丰富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总得来说,高职美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美术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高职美术教育必要性教授途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探析

    薛青彦
    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论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的、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进行粗略设计.

    大学生就业课程问题与设计

    牵引供电技术专业岗位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武文斌
    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制造、施工建设、管理服务等多种前线岗位上的,同时具有较高职业意识和服务态度的专门岗位技术人才,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通过深度探访轨道交通行业多家企业,紧密结合岗位实际,以岗位为导向,分析岗位技能与知识领域的关系,融入职业素质与工匠精神要求,并以专业核心课程《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与维护》为例,在剖析了牵引供电领域典型工作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学习领域与情境,提高了教学效果,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牵引供电岗位剖析职业素质与工匠精神考核方式的可操作性

    建筑工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韦毅
    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来第一门思想教育理论课,是一门“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尤其在我们建筑工程高职院校里,很多理科学生都觉得该门课程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如何让这门课程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真正受用,笔者通过以下内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探究,尝试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建筑工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