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赵兴刚

季刊

1674-2885

sqyxb8325@163.com

029-88408325

710068

西安市含光路北路155号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Junior Managerial Personnel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拟刊载文章的范围:青少年问题研究、团的工作规律研究、青运史研究、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青年、邓小平理论、成人教育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大学生研究、经济问题研究、区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党风与廉政、管理科学研究、文史哲研究、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曹淑芳张春梅
    3-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不懈追求,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改善物质生活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缩小差距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及夯实基础大力提升精神生活供给能力,三者蕴藏着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力量.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逻辑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张敏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创新,创新的支点是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取向、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生产要素现实生产力营商环境

    技术视野中的新文科实践与发展路径探究

    冶进海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在"科技倒逼"中重新考量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创造性.重塑文科之"魂",必须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新手段的指导下,探究人文社科知识如何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生物技术、物联网、传感网等前沿技术交互、碰撞、相融后,从教育理念培育、顶层制度设计、学科专业规划、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等层面创新求变,以便学生在人文与科技、思想与媒介等的发展中建构出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将人类求善、求真、求爱、求美的理念贯穿到技术发展的进程中.

    技术视野新文科跨学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蔡培潇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是全体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高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思政课是重要渠道.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意蕴及案例示范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现实问题,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数智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双重影响与素养重塑

    元建基
    21-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飞速发展,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数字赋能思政教育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是其关键.基于数智化在教育理念创新、数字技术应用、教育场域、教育模式变革等的双重影响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素养现状,必须以提升和强化思政教师的数智化素养为核心,着力从政治、师德、专业、创新、信息化、沟通等方面素养再塑和能力提升,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数智化思政课教师能力素养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问题、实践向度及保障措施

    仇怀凯曹勇胡顺义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是推动课程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课程思政资源融入专业课程不够、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性不足、多级考核评价和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要采取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体系建设,打造高素质、结构化的课程思政师资团队,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措施,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有效保障.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中大模型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探析

    高春燕高佳燕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催生新一轮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人工智能产生深度融合.大模型的泛化性、扩大性对高职教学生态提出挑战.针对大模型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大模型行业场景与教学场景融合的困难,高职教育中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困境,提出利用训练学科提示工程,多链路联结重塑培养体系,跨职能跨模态协作,多平台融合等方式,全面构建大模型场景融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大模型场景融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探赜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优化方略

    代锋夏红雨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助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为乡村振兴提供理念向导、价值引导、智力保障.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面临着职业教育理念冲突、职业教育资源失衡、职业教育活动实施组织无序,职业教育缺乏全局谋划等突出问题.有鉴于此,农村职业教育需要精准施策,创新思路和方略,秉持"以农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理念,无缝衔接乡村振兴需求;构建"以生为本"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实施模式;强化"以人为本"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整体性治理,从而更好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效应.

    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不治自理教育扶智

    服务主导视角下高职"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翁晓滨张文都李家春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理论构建,以及实践路径探寻是实现高职教育改革高效落地的两大关键问题.如何将"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有机融入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在高职院校探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尤为重要.因此,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将服务主导型教学作为基调,与"岗课赛证"培养理念汇合多方契合点,互联互通,构建服务主导型"岗课赛证"融通的育人模式,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岗课赛证服务主导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陕北民歌的传承策略

    徐艺畅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北民歌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传承陕北民歌,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声乐教学内容、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陕北民歌传承的价值内涵和有利条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养等策略,为传承和发扬陕北民歌提供了参考.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陕北民歌传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