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中医
山西中医

王晞星

月刊

1000-7156

sxzy.j@163.com

0351-4173499,4668082

030012

太原市并州西街16号

山西中医/Journal Sh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报道中医药科研成果,交流临床经验,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中医药人员素质,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促进中医事业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规律

    刘东男叶婷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从建库至今收录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提取出具有完整中药组成的方药,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并进行药物频率、药量、性味归经、类别的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7.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352篇合格文献,363个完整处方,涉及185种中药,中药总频次为3 886次,原方药物中桂枝、黄芪、白芍使用频率较高,兼证主要药物是鸡血藤、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高频药物共涉及9种中药类别,使用频率靠前的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四项关联中以桂枝-桃仁-红花-白芍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得到8对药物组合,针对不同的证型选取.结论: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底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为根本大法,辅以温阳、祛湿、清热、通络药物,辨证论治增强其临床效果.

    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血沉、C反应蛋白的差异性分析

    范静张金山徐宇张莉萍...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征候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血沉、C反应蛋白的差异性.方法:纳入5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横断面资料,对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共患心血管疾病及血沉、C反应蛋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60岁组比较,>60岁组肝肾亏虚证、气阴两虚证较多,而风湿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较少(P<0.05);②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较多,而湿热痹阻证、瘀血阻络证较少(P<0.05);③与病程>15年组比较,病程≤5年、病程6~15年组痰瘀痹阻证较少,风湿痹阻证较多(P<0.05);与病程≤5年组比较,病程6~15年组风湿痹阻证较少(P<0.05);④与不共患心血管疾病组比较,共患心血管疾病组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较多,风湿痹阻证较少(P<0.05);⑤与痰瘀痹阻证比较,风湿痹阻证和气血两虚证血沉中位数较低(P<0.05);与气血两虚证比较,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阴两虚证C反应蛋白中位数较高(P<0.05);与风湿痹阻证相比,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阴两虚证C反应蛋白中位数较高(P<0.05).结论: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性别、年龄、病程、共患心血管疾病及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差异性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肺腺癌中医证素演变的影响

    黄争荣林锦培高晓丽林彤...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肺腺癌中医证素特征,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对中医证素演变的影响.方法: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76例,收集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病历资料及四诊信息,根据《证素辨证学》的简化计量方法,对患者的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前病位证素以肺、脾为主,病性证素主要以气虚、痰、湿、饮、热多见.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后肺、气虚、血虚、痰、湿、饮证素频率逐渐下降,肺、气虚、痰3个证素频率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肠、肌肤、阴虚、阳虚、血瘀、热证素频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上升,阴虚证素频率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肤、阴虚、阳虚、血瘀4个证素频率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经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治疗后,肺气虚、痰湿内蕴证候减轻,阴虚内热、阳虚血瘀证候加重,中医辅助治疗应养阴清热、扶阳化瘀辨证运用.

    肺癌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中医证素

    补肾活血解毒方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

    田方园邓长卿严佳园缪进进...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解毒方联合大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rUCMSCs)移植对急性肝衰竭(ALF)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两步消化法提取rUCMSCs.使用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LPS)构建ALF大鼠模型,24h后将存活的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中药联合移植组、移植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中药联合移植组和移植对照组予以2 × 106个rUCMSCs尾静脉注射,余下两组予以等体积无菌PBS溶液尾静脉注射;中药联合移植组和中药对照组予以补肾活血解毒方灌胃(每次10 mL/kg),其余两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治疗后第7天,计算各组大鼠7天生存率,并检测其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然后通过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其肝、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造模后,模型大鼠生存状态逐渐下降,肝功能明显异常.经治疗后,中药联合移植组、移植对照组、中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0%、50%、40%、20%,中药联合移植组生存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药联合移植组大鼠血清TBIL、ALT、AST水平显著下降,与移植对照组、中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测显示中药联合移植组大鼠肝脏组织明显修复,肝小叶结构完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且未见肺栓塞、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解毒方联合rUCMCSs移植治疗可明显缓解ALF大鼠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促进肝再生,提高ALF大鼠的存活率,且治疗效果优于二者单独应用,补肾活血解毒方与rUCMCSs联合应用对ALF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急性肝衰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补肾活血解毒方肝再生实验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作用机制

    周昕赵凤林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网络数据库对真武汤所含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挖掘和筛选;以"chronic heart failure"及"diuretic resistance"为关键词,挖掘GeneCards、DrugBank等五个数据库中慢性心力衰竭及利尿剂抵抗相关作用靶点;运用联川生物云平台将药物靶点库与疾病靶标库取交集,构建Venn图;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模型,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的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中药-成分-疾病相关靶点网络图.结果: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等,其作用于TNF、AKT1、IL6、PPARG、PTGS2等靶点.关键通路为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结论:真武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为慢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治疗及新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真武汤网络药理学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通过NF-κB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谢紫琪李晨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黄芩中黄酮类成分能够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机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针对黄芩中黄酮类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通过NF-κB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进行综述,提供治疗新思路.

    溃疡性结肠炎黄芩NF-κB信号通路综述

    温阳利水法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陈立益王永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多见阳虚水泛型心衰病,治疗上常选用温阳利水法方药.通过分析心衰病病因病机、现代治疗机制、中药复方及中成药治疗机制,总结近年来温阳利水法在心衰病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温阳利水作用机制综述

    基于"六腑以通为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体会

    李亚荣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的病因病机为寒热错杂致胃气痞阻,肝胃不和致胃气阻滞,胃阴亏虚致胃失润降,瘀阻脉络致胃络壅滞.临床治疗应以"通"为法,通补兼施.可用健脾运通、滋阴润通、调气疏通、化瘀通络等法治疗该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六腑以通为用

    《山西中医》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