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喜魁

季刊

1673-1603

xyxuebao@126.com

024-31975983

110136

沈阳市沈北背后区蒲昌路18号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Natural Science)
查看更多>>《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以能源电力研究为特色,连续三届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核心库(CSA)全文检索,《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其“分布式能源”栏目以全国唯一而著称,在全国颇具影响。 主要栏目:热能与动力、电气与电子、热工控制与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等。每期专题栏目“分布式能源”聚集了国内众多知名能源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该刊是国内仅有的专门以能源为主学术期刊之一,在国内能源学术界具有较好的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电场站建筑零碳综合用能技术研究

    赵笑言高继录史建军雷凯超...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风电场站内办公类建筑的用能问题,实现建筑用能的零碳排放,以锦州地区某风电项目办公楼为例,设计一种以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互补供能系统,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相变水箱的选型依据及方法,并为该系统配套了智能耦合控制系统.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后,该建筑的年发电量为245 767.8 kW·h,二氧化碳的年减排量为188 946.8 t,日集热效率可达60%,相变储能水箱的蓄放热能力约提高55%,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综合能效比控制在1.8左右,太阳能的全年保证率为 28%~29%,年费用在12 000元以内,符合我国的"双碳"战略目标.

    太阳能空气能多能耦合零碳建筑

    基于VMD-CNN-LSTM模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李润金李丽霞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电功率的精准预测是提高风电并网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气象特征复杂性与随机性引起风电功率难以精准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MD-CNN-LST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总体结构包括多气象特征序列变分模态分解(VMD)与重构、卷积神经网络(CNN)挖掘多气象特征信息、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结果输出、泛化能力分析.与目前仅考虑分解历史风电功率序列分别建立预测模型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VMD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能够跟踪气象特征预测未来风电功率趋势.在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上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较高,降低了多气象特征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经验模态分解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

    合肥地区户用光储直柔系统设计

    夏元胜欧伟英谢宇田持恒...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农村户用光伏发电与农户用电不匹配的问题,采用户用光伏和光储直柔的方案,对合肥地区的地理气候、户用能耗进行调研,利用PVsyst软件设计出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并将其与光储直柔系统的设计依据相结合,初步设计了户用光储直柔系统.通过SAM软件进行模拟,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确定了系统内储能电池的类型和容量,并对系统进行了经济分析,验证了在合肥农村使用户用光储直柔系统的可行性.

    户用光伏光储直柔户用能耗SAM技术经济

    内插式真空管集热器集热性能提升技术研究综述

    田宇赵笑言史建军荣志强...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利用的重要途径.内插式真空管集热器是一种结构优化后的真空管集热器,为提升其集热性能,介绍了内插式真空管集热器的工作原理,对其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当前对内插式真空管集热器的集热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集热效率关于环境参数及流量的关联式、改进内插管主管和支管管径尺寸、综合优化集热器布置方式及管间距并设置反射板的方式等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内插式真空管集热器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内插式真空管集热器集热性能

    某热电厂330MW汽轮机节能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蔡旭
    28-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热电厂汽轮机组的年负荷逐渐降低,热耗超出设计值,导致机组的经济性不佳.为改善这一状况,提出了更换高中压汽封和低压缸通流部分的方案,对机组进行优化.优化后,热电厂全年平均负荷在60%THA左右,供电煤耗达到329.30 g/(kW·h),比优化前约下降14.91 g/(kW·h).由此可见,采用该方案后,汽轮机组的额定输出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增加时,供电煤大幅下降,显著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增强了机组的调峰能力,对热电厂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具有指导作用.

    汽轮机汽封通流优化

    布朗气对煤粉低氧燃烧催化影响

    胡斌彬冯兆兴郭强徐有宁...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氧燃烧技术是降低NOx排放的方法之一,但该技术降低了氧气浓度,导致燃烧不充分,造成了水冷壁被腐蚀等故障.为解决此类问题,通过管式炉实验平台,在低氧浓度环境下掺入不同配比的布朗气,观察烟气中各气体的浓度、反应后的煤粉失重率及固体残渣中固定碳占比.结果表明:当掺入1%布朗气后,煤粉的失重率增加了9.82%,残渣固定碳的含量减少了47.06%;当掺入2%布朗气后,煤粉的失重率增加了10.36%,残渣固定碳的含量减少了49.16%,且在反应前期还原性气体CO和CH4的析出值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提前了4 min和3 min,在反应前期营造了还原性燃烧气氛.由此可见,通入布朗气有利于煤粉低氧燃烧技术的实际应用.

    低氧燃烧管式炉布朗气

    发电厂巡检机器人导航控制算法研究

    邓家利刘劲涛那腾及王永超...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发电厂巡检机器人导航控制技术中定位不准确、灵活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EA128单片机的巡检机器人导航控制算法.利用多传感器融合采集信号,建立合理的反馈控制数学模型,分别设计平衡控制、速度控制、方向控制3个方面的反馈控制系统,根据Nyquist判据计算出稳定的反馈控制系统.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对该控制系统的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和参数整定,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导航控制算法可为电厂巡检机器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导航控制技术Simulink仿真PID控制

    基于动态阈值的可变速率DDoS攻击检测方法

    孙佳奇谭小波郭浩然张忠良...
    48-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可变速率DDoS攻击检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可变速率DDoS攻击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DDoS攻击流量特征,生成动态阈值,并应用冻结机制防止动态阈值参数被攻击流量污染,同时结合网络流的特征,使用BiLSTM模型双向学习经过时间分割的网络流量,提取更多特征,识别可变速率DDoS攻击.在NSL-KD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召回率达到98%,精度达到95%.实验表明:相比于固定阈值DDoS和传统动态阈值DDoS攻击检测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检测精度上有所提升,对DDoS攻击的检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DDoS攻击检测动态阈值冻结机制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基于改进樽海鞘算法的微电网优化调度运行

    王壮杨弘平尹常永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电网系统中包括多种微电源,需要满足大量的约束条件,传统的优化算法求解易陷入局部最优,难以得到最优解.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协同优化樽海鞘算法(MSS-SA),在同时考虑运行与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以综合成本为目标函数,设定功率平衡、爬坡率、联络线交互功率极值等约束条件,然后利用MSSSA对微电网调度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MSSSA较其他算法的优越性和对微电网系统优化的合理性.

    微电网优化调度樽海鞘算法混沌映射反向学习策略

    特征标记下大型室内空间疏散最优路径三维虚拟搜索模型

    郑善良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火灾情况下,大型室内空间受困人员可以及时获取最佳的空间疏散路径,研究特征标记下大型室内空间疏散最优路径三维虚拟搜索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大型室内建筑的点云数据,标记、提取点云数据特征信息,构建大型室内空间三维模型;以建筑的建设空间数据为依据,生成大型室内疏散路径模型;构建疏散最优路径虚拟搜索目标函数,采用改进麻雀搜索算法进行求解,获取最优路径.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所提出的模型后,疏散路径长度为52.9 m,路径拐点数量为10个,达到出口的时间为11.5 s,可以有效搜索最优的疏散路径.

    特征标记大型室内空间疏散最优路径三维虚拟搜索路径模型路径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