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钱荣钧

双月刊

1000-7210

0312-3822282 3822804

072751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Journal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内容包括地球物理勘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以及石油物探的装备制造、计算机技术、人物介绍、经验交流等。主要读者对象是石油、地质、矿山、煤炭、冶金、工程、水文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期广告索引

    289页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小断层和碳酸盐岩缝洞体识别地震勘探关键技术

    陈敬国邓志文王飞李景叶...
    290-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深层小断层和碳酸盐岩缝洞体识别,提出配套的地震勘探关键技术.首先,从资料采集方面,扩大观测方位,采用小组合激发和接收,炮、检点均匀布设,可提高小断层成像精度;在地震资料数据处理方面,采用OVT域多维保真压噪技术和巨厚表层Q补偿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保真度,有效拓宽频带,提高分辨率;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利用分方位数据体和人工智能断层识别技术,可有效提高小断层识别精度,利用各向异性强度属性可有效识别缝洞体.该技术可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英雄岭碳酸盐岩缝洞体小断层地震勘探关键技术

    基于空间约束的裂缝密度反演方法

    袁敬一蔡振忠张银涛谢舟...
    299-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利用法向弱度、切向弱度间接预测裂缝密度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提出一种针对碳酸盐岩(HTI介质)裂缝密度直接反演的方法.在振幅随炮检距和方位角变化(AVAZ)反演的基础上,引入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以优化传统各向异性全变分(ATV)多道反演的横向差分算子,充分利用相邻多个地震道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反演算法的横向连续性和稳定性;将横向约束、低频约束及稀疏约束共同用于构建反演目标函数,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优化求解.利用裂缝密度直接反演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的优点,先对Marmousi Ⅱ模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抗噪性;再将该方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YM区块的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对裂缝密度预测结果更准确、可靠,可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各向异性裂缝密度反距离加权横向约束ADMM

    准东地区云质岩储层叠前反演及脆性预测

    张军华陈永芮于正军周昊...
    31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脆性是一种评价致密储层可压裂性的重要指标,对油气勘探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准东地区勘探程度低、探井少,二叠系中下部云质岩致密储层的精细描述和脆性的准确预测均有着很大的难度.为此,根据岩石物理实验结果,利用叠前地震角度域数据体,开展储层叠前反演及脆性预测.通过AVO反演,获取P(截距)+G(梯度)和P×G属性;通过Y(杨氏模量,E)P(泊松比,σ)D(密度,ρ)和L(拉梅常数,λ)M(μ)R(ρ)反演,获取弹性参数的变化率(反射系数);通过测井约束反演,获取弹性参数的实际值,并用多种表征公式计算脆性,分析其物理含义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横波速度与纵波速度有较好的拟合关系,杨氏模量、泊松比和密度对泥岩、非泥岩区分度明显;②云质岩具有高速特征,研究区储层呈双"甜点"结构;③用三个小角度数据体直接反演弹性参数反射系数,YPD反演方法相较LMR的储层识别效果更好、分辨率更高,密度反射系数数据体可见比较明显的扇体及河道冲积特征;④脆性表征结果与弹性参数特征有一定的区别,脆性表征的云质岩有利区呈条带状分布,而弹性参数预测的云质岩有利区基本呈连续、成片分布;⑤ρE/σ为研究区最佳的脆性表征公式,可为类似油田云质岩储层脆性预测提供借鉴.

    准东地区云质岩脆性预测叠前反演AVO反演弹性参数

    岩性目标油气检测技术在琼东南盆地的应用

    黄饶王建花叶云飞牛聪...
    320-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琼东南盆地超深水区Y目标储层为受多级断阶控制的高位域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钻井资料揭示的气层和水层在地震资料上均表现为"亮点",并具有远道增强的第Ⅲ类AVO特征,常规基于振幅信息的油气检测结果存在多解性.为此,提出一种充分利用地震数据的振幅、频率和相位信息的地震全信息烃类检测技术.首先,从地震正演出发综合分析砂岩储层叠后、叠前地震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孔隙度和气层厚度是影响利用振幅信息识别流体的主要原因,明确了基于振幅信息可以识别厚层含气砂岩;其次,通过地震反射频谱分析指出造成气层主频降低、频带变窄的主要原因是含烃引起的地震波衰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表明厚层气砂和水层背景下的薄层气砂均表现为明显的吸收和相位异常,可以利用与地震波衰减相关的频率、相位信息开展含油气检测.研究区实际应用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气层和水层,检测结果与实钻结果相吻合,为钻井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有效降低了勘探风险.

    琼东南盆地三角洲岩性目标AVO地层吸收子波相位油气检测

    基于U-Rnet的重力全张量梯度数据反演

    祁锐李厚朴胡佳心罗莎...
    33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力反演是通过地表信息获取地下地质体空间结构与物理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个重力梯度分量反映不同的地质体信息,联合重力梯度分量进行重力反演能够更好地研究地下密度异常体的形态和分布.为此,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重力全张量梯度数据反演算法,将U-Rnet网络应用于重力全张量数据的三维反演问题.为了检验该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六种典型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获得了具有清晰边界和稀疏的反演结果.首先,对比L2和Tversky两种损失函数的反演结果,后者的反演结果能更清晰地反映模型的边界位置;然后,对不同梯度张量组合进行反演,四组实验结果在三个方向(x、y、z)上具有不同的反演精度,组合四的误差最低;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文顿盐丘的FTG数据,反演结果与实际地质信息基本吻合.

    梯度张量U-Rnet网络正演重力反演文顿盐丘

    2024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342页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瞬变电磁一维反演

    王少杰周磊谢兴兵毛玉蓉...
    343-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际采集的瞬变电磁数据包含电磁感应和激发极化效应,如何准确提取电阻率和极化率信息是电性源瞬变电磁数据处理的关键.首先,基于Cole-Cole复电阻率模型实现有限长电性源瞬变电磁法一维正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电性源瞬变电磁一维反演方法.然后,在传统差分进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反向学习策略及控制参数自适应调节,加快反演的收敛速度,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引入约束条件,构成最小构造反演,降低反演的多解性.最后,基于典型的三层地电模型和复杂多层模型进行理论模型测试,反演结果可有效恢复模型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利用实测资料进行反演,反演得到的电阻率与OCCAM反演电阻率基本一致.在此电阻率约束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演得到极化率信息.反演结果准确地提取了实测数据中的电阻率信息,得到了地下介质的极化率分布,证明了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一维反演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反向学习策略电阻率极化率瞬变电磁

    量子计算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王思琳刘财李鹏赵鹏飞...
    352-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子计算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被视为一种可能对未来产生颠覆性影响的计算方法,可为多种复杂计算问题的求解提供新思路,目前已在多学科或领域实践与应用.近年来,量子计算逐步应用于地球物理研究,多种量子算法及量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揭示地球内部构造、探测深部资源等提供了技术支持.量子计算具备高效求解科学问题的能力,在地球物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此,系统分析、阐述量子计算原理并总结了量子算法的发展现状,对其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波场模拟、反问题求解等领域的成果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进行反演,验证了量子算法的优越性;最后展望了量子计算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量子计算量子力学量子优化算法全局寻优地球物理反演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与攻关方向

    李闯韩令贺杨哲闫磊...
    368-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区、轮南地区轮探1井在8200m深度以下获得工业油气流,碳酸盐岩勘探迅速向深层—超深层领域迈进,向地震勘探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分析了超深层复杂波场地震成像理论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在超深层储层预测关键技术方面,分析了由地震数据结构表征识别小断裂、基于数字岩心的孔隙结构定量化预测方法等现状;从勘探地质需求的角度,提出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与流体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和重点攻关方向,以期为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的理论及技术研究提供借鉴.获得以下认识:①针对超深层低信噪比地震数据,Q叠前深度偏移和TTI介质RTM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成像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基于波动理论的层间多次波压制、各向异性Q-RTM、最小二乘Q-RTM及各向异性全方位角度域成像技术是重点攻关方向.②深层—超深层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存在欠缺理论依据、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亟待加强理论方法探索和技术攻关.③地震岩石物理实验与储层地质的深度融合以及基于双相介质波动特征(频率、频散与衰减等)的储层敏感属性精细化地震预测技术、人工智能碳酸盐岩储层定量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等均是重要发展方向,"可靠的深层地震资料、多学科联合的储层高精度表征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地震成像断裂识别岩石物理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