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动物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动物科学
实验动物科学

荣瑞章

双月刊

1006-6179

sydwkx@sina.com

010-84922374/84922666-3210

100012

北京朝阳区北苑路28号院1号楼9层

实验动物科学/Journal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1984年农业部批准北京农业大学实验动物所创办《实验动物科学杂志》,1985年改为季刊,1987年与北京实验动物学会合办,1988年起,由北京实验动物学会、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合办,由北京市科协、市科委主管,改名为《北京实验动物科学》,1991年经科委批准公开出版发行,1994年改名为《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由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北京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并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2007年改为《实验动物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七月龄幼犬的胆量测试对导盲犬培训成功率的预测评价

    孔亚杰赵雪榕宋梦煜白静...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幼犬胆量测试对七月龄幼犬培训成功率的预测效用.方法 通过对幼犬测试的改良,对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繁育的 4 窝共 32 只 7 月龄幼犬进行响声测试和撑伞测试,细化评分标准,将幼犬按照表现划分为 1~5 分,分别评估响声测试胆量得分结果和撑伞测试胆量评分结果与导盲犬培训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响声测试,导盲犬与淘汰犬的胆量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撑伞测试,导盲犬与淘汰犬的胆量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的幼犬在胆量测试中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性别与培训成功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7 月龄幼犬的胆量测试不能有效预测导盲犬的培训成功率.性别与导盲犬的培训成功率有关.

    7月龄幼犬幼犬测试胆量测试导盲犬培训成功率

    《实验动物科学》征订启事

    62页

    三种不同饮用水处理方式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学文武卫国吴征宏邱丽媛...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饮用水对 SPF级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用 54 只 SPF 小鼠,随机分成 3 组,分别饮用高压灭菌水、高压酸化水和无菌水袋水 90 d,其他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在饲养过程中对饮用水中常规水质指标、微生物以及动物体质量、饮水量、脏器重量和脏器病理形态学等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应用 SPSS 13.0 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 饮水水质常规指标检测合格;14 d内无菌水袋水和酸化水无菌检测均为阴性,高压灭菌水第 1 天起检测出现阳性;14 d内,酸化水组日均饮水量显著低于高压灭菌水组(P<0.01);与高压灭菌水组相比,水袋水组心脏系数显著升高,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酸化水组肝系数显著增高(P<0.05);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小鼠脏器没有发生病变,为正常脏器组织.结论 酸化水和无菌水袋在抑菌方面优于高压灭菌水,无菌水袋水和高压灭菌水在饮水量方面优于酸化水,三种不同处理方式饮用水对于脏器质量和体质量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高压灭菌水酸化水无菌水袋SPF小鼠生长发育

    兔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毒力和耐药基因分析

    董浩赵明海刘志国李楠...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揭示一株从腹泻实验兔中分离到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ILAREc-01 的基因组特征、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采用 VFDB、ARDB、CAZy、SWISS-PROT、COG、CARD、KEGG、T3SS等 8 个数据库对基因组中的基因功能进行预测,并且对 ILAREc-01 菌株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ILAREc-01 基因组中编码 5 249 个基因;CARD数据库分析表明 ILAREc-01 菌株具有 7 类耐药机制的 59 个耐药基因;通过 VFDB 数据库分析,在 ILAREc-01 中注释了 553 个毒力基因,并发现了肠细胞脱落位点毒力岛(LEE);ILAREc-01 与 FORC028、E2865 和 110512 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 本研究进行了兔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ILAREc-01 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了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注释,并开展了遗传进化分析,为揭示该病原的致病机制和科学防控实验兔大肠埃希菌病提供了数据支撑.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全基因组测序毒力基因耐药基因

    自主研发鼠专用磁共振射频线圈及应用

    李锋华韦德兴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鼠专用射频线圈在 1.5T超导磁共振系统上验证成像效果,评估鼠专用线圈的科研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 20 g KM 鼠、200 g SD鼠及科研疾病模型鼠应用鼠专用射频线圈在 1.5T 超导磁共振系统上进行扫描,获得鼠头部、脊柱及腹部的 MRI图像.结果 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应用鼠专用射频线圈在 1.5T超导磁共振系统上进行扫描可获得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 MRI 图像.结论 鼠专用射频线圈配合 1.5T超导磁共振系统使用,可以很好的服务于科学及临床前研究.

    磁共振超导射频线圈成像

    基于科研范式变革的实验动物资源创新发展

    贺争鸣陈洪岩陈振文孙岩松...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动物是支撑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科研条件之一.随着科研范式的变革,准确把握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实验动物资源创制与发展中的难点和疑点,对加快推动实验动物新品种/新品系开发和动物模型创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就应对新形势下的科研范式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望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发展新动向,以期为实验动物新资源研究开发提供新视角.

    实验动物动物模型科研范式问题凝练创新思维新视角

    实验动物科研机构科普教育实践与探究

    杨锦淳陈思羽李会萍邓少嫦...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实验动物科学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条件,也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实验动物科研机构作为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在应用科技创新技术拓展科普手段、丰富科普形式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将科普教育作为实验动物科研机构加强科技宣传、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本文分析了我国实验动物科普现状,总结了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作为实验动物科研机构进行科普活动的实践经验,以期对实验动物科普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科普实验动物科研机构

    运动病动物模型研究新进展

    张卓儒张敏李聪聪刘玉辉...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运动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病模型的动物种类不断增多,判断标准和指标逐渐采用客观的行为学指标和生理学指标结合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运动病动物模型,从动物种类、造模方法和模型标准与判断指标,分析总结其方法和特点,整理收集运动病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为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索、疾病严重程度客观评价、抗运动病药物研发及前庭稳定性训练方案制定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建模方法和观察指标.

    运动病动物模型建模方法评价方法

    SPF级比格犬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周子娟李昶仪孔亚杰赵雪榕...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格犬作为科学研究工作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具有生物学性能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医学各学科的研究.比格犬器官功能一致,血液循环系统发达,差异性小,是医学界和生物学界公认的最标准、最理想的实验用犬,也是安全评价的首选犬种,在药品、疫苗开发及人畜共患病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讨论了 SPF 级比格犬在生命科学中相关的应用,为推进 SPF级比格犬模型的建立以及在基础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SPF级比格犬动物疾病模型犬病的研究人畜共患病

    SNP分型检测技术及其在大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

    李欢岳秉飞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第三代分子遗传标记,由于其广泛性、遗传稳定性、二态性及易于自动化分型的特点,成为当前实验动物遗传检测领域中重要研究的遗传标记.本文概述了 SNP 概念及特点,重点阐述不同种类SNP 分型技术,并对该技术在大鼠遗传检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回顾和展望.

    大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NP基因分型遗传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