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郭学鹏

半月刊

2095-428X

syqk@xxmu.edu.cn

0373-3029144,3831456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20年来,严格遵守国家的出版法规及条例,执行出版编辑规范,始终坚持突出实用为主,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报道儿科领域新的科研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务为办刊宗旨。2005年本刊的总被引频次1417,在18种妇、儿科医学类期刊中列第4位,在160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列第79位;影响因子0.659,在18种妇、儿科医学类期刊中列第6位,在160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列第221位;即年指标0.155,在8种儿科学类期刊中仅次于《中华儿科杂志》,位居第2位,其他学术期刊指标均较去年明显提高。目前已连续四次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3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2005年又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期刊。我刊已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Quick全文资料管理系统(FTM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和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分册》等多种权威性数据库与文摘期刊作为固定收录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抽动障碍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王华
    27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儿童抽动障碍(TD)发病年龄更小、治愈率降低及难治性病例增多,儿童TD的治疗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就TD的药物治疗进展,包括a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多巴胺D受体阻滞剂、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抗癫痫发作药物、肉毒杆菌毒素A,以及持续至成年期的儿童TD的治疗进行重点介绍,旨在强调儿童TD的正规治疗、足疗程治疗以及个体化治疗的理念。

    抽动障碍儿童药物治疗

    儿童抽动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进展

    王贤斌崔永华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障碍(T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以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的单一或多部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为临床特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TD常见的共患病之一,早期识别TD患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症状以及两者共患的情况,早期干预,可改善患儿预后。目前,国内外对于TD共患ADHD已有大量研究。现就TD共患ADHD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干预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丰富临床工作者对TD共患ADHD的了解,促进TD共患ADHD患儿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早期干预

    儿童难治性抽动障碍研究进展

    郑毅
    280-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有关难治性Tourette综合征(TS)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成为了学术热点。现根据最新的有关研究,探讨难治性TS可能的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包括联合治疗的策略、新药研发、中医药治疗、深部脑刺激、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直流电刺激等。

    Tourette综合征,难治性诊断治疗深部脑刺激大麻素

    儿童抽动障碍的健康教育策略

    罗蓉穆林依
    284-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障碍(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健康教育可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针对TD这种神经精神类疾患,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更利于患儿回归社会。现简述儿童TD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以提高社会面对该疾病的认知,指导患儿的家庭成员、老师、同学、伙伴如何与其相处,给予其鼓励与引导,为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抽动障碍健康教育策略方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年第39卷第4期广告目次

    287页

    抽动障碍实验动物研究进展

    柯钟灵陈燕惠
    28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障碍是儿童期起病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不自主的运动或发声抽动,可伴多种共患病,可能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及社交活动等。对其病因及病理机制的探索以及药物的开发,常常需要在动物模型上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存在多种抽动障碍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诱发性及自发性动物模型,如神经递质异常、免疫功能紊乱构建的诱发性动物模型以及基因工程构建的自发性动物模型,尚无一种动物模型能够完全符合抽动障碍的表现。现对抽动障碍常用的动物模型进行总结,以期为抽动障碍的病理机制探索及药物的开发提供动物模型参考。

    动物模型抽动障碍病因发病机制

    书讯

    292页

    儿童抽动障碍干预治疗现状及家庭需求分析

    曾俊祺李双子王婷夏庆...
    293-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抽动障碍儿童干预治疗现状及家庭干预需求,并分析干预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便利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362例患儿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干预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362例患儿接受了调查,家庭关注的主要方面为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目前患儿以接受药物治疗为主(102/126,80。9%),77。8%的家长认为治疗效果不太理想;276例患儿及家庭提交了需求部分的作答(76。2%),其中社会支持需求得分最高为(2。69±0。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有无合并症、疾病严重程度、家庭月收入、家长焦虑程度和对治疗是否关注是家庭干预治疗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目前抽动障碍干预治疗方式较为单一,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家长对于干预治疗的需求较高,家庭的需求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临床工作者在选择干预治疗时结合家庭治疗需求,制定更加个体化的干预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抽动障碍治疗现状家庭需求儿童

    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研究

    张建昭马才惠孙静李冬青...
    298-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分析不同预后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患儿28例。年龄4月龄至11岁。男16例(57%),女12例(43%)。前驱感染的病毒中,新型冠状病毒16例、甲型流感病毒8例、乙型流感病毒3例、诺如病毒1例。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21例、急性脑病伴双向发作及后期弥散降低4例、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病综合征2例、出血性休克伴脑病综合征1例。首发症状中,意识障碍24例(85。7%)、癫痫发作23例(82。1%)、言语障碍17例(60。7%)、不自主运动11例(39。3%)、精神行为异常10例(35。7%)。头颅磁共振成像病变部位提示丘脑17例、脑干10例、基底核9例、小脑半球8例和胼胝体4例。末次随访评估mRS评分>2分17例,mRS评分≤2分1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组意识障碍、癫痫丛集性发作、脑干病变、血清T细胞绝对数、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高于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干病变、脑脊液IL-1β和T细胞绝对数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干病变、脑脊液IL-1β和T细胞绝对数等对急性病毒感染相关性脑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病情越重,T细胞绝对数越低,部分脑脊液细胞因子越高。

    儿童脑病病毒免疫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关于作者署名及作者单位的规定

    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