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旬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盆底超声测量肛提肌耻骨联合间距预测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的价值

    邓凤莲刘可黄妍卓陈秋玲...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测量肛提肌耻骨联合间距(肛耻间距)预测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超声科行盆底超声检查的221例产后6~8周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态及缩肛状态下肛耻间距,并测量膀胱、子宫、直肠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的距离,分析不同状态下肛耻间距与POP的关系,绘制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的肛耻间距预测PO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221例产妇中,150例POP,占67.9%(150/221),57例存在2种或2种以上POP,71例未见明显POP:其中膀胱膨出132例(轻度80例,明显52例),占59.7%(132/221),56例可见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子宫脱垂44例(轻度43例,明显1例),占19.9%(44/221);直肠膨出38例(轻度35例,明显3例),占17.2%(38/221).221例产妇静息状态下肛耻间距范围32~65mm,平均(48.8±7.3)mm;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耻间距向足背侧移位,且肛耻间距增大,范围40~85mm,平均(61.2±8.0)mm;缩肛状态下肛耻间距向头腹侧移位,肛耻间距变小,范围27~54 mm,平均(40.2±5.2)mm.POP组肛耻间距在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态及缩肛状态下均大于无POP组(P<0.05).有膀胱膨出组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耻间距大于无膀胱膨出组(P<0.05);子宫脱垂组、直肠膨出组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耻间距大于无子宫脱垂组、无直肠膨出组(P<0.05).绘制肛耻间距在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预测POP的ROC,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AUC分别为0.657、0.784,95%CI为0.578~0.735、0.725~0.844,最佳截断值为45.5 mm、62.5 mm,敏感度为77.3%、56.0%,特异度为49.3%、85.9%.结论 盆底超声测量肛耻间距简单方便,能够很好预测产后早期POP,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盆底超声检查盆腔器官脱垂提肌耻骨联合间距

    不同方法治疗产后早期膀胱膨出的临床效果分析

    芦桂珍卢琰琰何芳韦碧森...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产后早期膀胱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产后早期膀胱膨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各40例,分别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ESBF)、ESBF联合电针、ESBF联合康复手法、电针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后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相关数据及盆底肌肌力值.结果 治疗后,各组膀胱颈移动度、静息期膀胱后角、压力期膀胱后角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1类肌纤维持续60s阴道收缩时的平均肌电位、2类肌纤维快速阴道收缩5次的最大肌电位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BF联合电针治疗产后早期膀胱膨出效果最佳,可作为首选方法.

    产后早期膀胱膨出电刺激生物反馈康复手法电针

    "前-侧-后"三线放松法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沈洁周洁张薇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侧-后"三线放松法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前-侧-后"三线放松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分娩恐惧、焦虑程度、产程用时及分娩结局.结果 干预后、分娩前,研究组Wijma分娩预期量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胎膜早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侧-后"三线放松法应用于初产妇中,可缓解其分娩恐惧及焦虑情绪,改善分娩结局.

    "前-侧-后"三线放松法初产妇分娩恐惧焦虑情绪分娩结局

    雷火灸联合穴位按摩预防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

    覃霞李娇娥李莲丽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火灸联合穴位按摩预防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20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进行分组,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联合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雷火灸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排尿通畅感评分、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排尿通畅感评分高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 对无痛分娩产妇应用雷火灸联合穴位按摩,不仅能缩短产妇首次排尿时间,还能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雷火灸穴位按摩无痛分娩预防产后尿潴留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相关影响因素

    季滢李寅红邹美林肖黎明...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经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8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划分为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基础资料,包含年龄、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等,总结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孕前体质量指数≤25kg/m2、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子宫下段厚度>2 mm、分娩前子宫颈Bishop评分>5分、有不良妊娠结局史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子宫下段厚度、分娩前子宫颈Bishop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史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临床需要在分娩前高度重视,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以尽可能提高经阴道分娩成功率,改善母婴结局,提升分娩质量.

    剖宫产手术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影响因素

    中医技术配合盆腔操对盆腔炎患者的影响

    何菲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技术配合盆腔操对盆腔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技术配合盆腔操干预,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结论 中医技术配合盆腔操,能够降低盆腔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技术盆腔操盆腔炎治疗效果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初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研究

    陈婕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初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50例无剖宫产史的非瘢痕子宫产妇为对照组,50例有剖宫产史的瘢痕子宫产妇为试验组,均行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窒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非瘢痕子宫初次剖宫产产妇,瘢痕子宫产妇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时间更长,手术难度更大,出血量更多,不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剖宫产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手术效果不良妊娠结局

    中药熏蒸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王淮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熏蒸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70例产后身痛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中药组予以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产后身痛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组产后身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对于产后身痛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产妇不良情绪,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中药熏蒸治疗产后身痛临床疗效安全性

    低位水囊引产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提高产妇经阴道分娩率的效果

    陈娟奇曹馨元蒋海平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位水囊引产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提高产妇经阴道分娩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56例足月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试验组采用低位水囊引产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的产程用时、产后出血量、母婴不良结局及分娩情况.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阴道分娩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低位水囊引产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和母婴不良结局风险,提高经阴道分娩率.

    低位水囊引产硬膜外分娩镇痛经阴道分娩率

    脊柱旁正中短轴斜扫描超声定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王金英解焕芳刘亚琴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旁正中短轴斜扫描超声定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产妇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触摸体表进行标志定位,研究组采用脊柱旁正中短轴斜扫描进行标记定位,比较两组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穿刺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旁正中短轴斜扫描超声定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肥胖产妇无痛分娩中,能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无痛分娩柱旁正中短轴斜扫描超声定位腰硬联合麻醉肥胖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