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放射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宦怡 郭佑民

月刊

1002-1671

syfsxzz@sina.com

029-82122004;88404722(社长)

710068

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层605室

实用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实用放射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月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2-1671 CN 61-1107/R。 本刊坚持以术性为前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面向基层,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全面报道X线、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DSA、CT、MRI、介入放射学、影像技术学等医学影像学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是医学影像学发展和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本刊受到广大医学影像医务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和喜爱,读者和作者遍布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刊现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临床医学•特种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选入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 主要栏目:中枢神经放射学、头颈部放射学、胸部放射学、腹部放射学、骨骼肌肉放射学、泌尿生殖放射学、血管放射学、乳腺放射学、小儿放射学、介入放射学、影像技术学、实验研究、综述、讲座、继续教育、论著摘要、经验交流、读片窗、病例报道等。 本刊为月刊,大16开,144页,每册12元,全年144元。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52-93 编辑部地址: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05室 电话:编辑部、发行部 029-82122004 (传真) 社长室 029-88404722 办公室、广告部 029-82122003 电子信箱:syfsxzz@sina.com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吉 主 编 鱼博浪 宦怡 副 主 编 郭佑民 刘振堂 王泽忠 孙立军 刘士远 娄明武 孟兆瑞 王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与脑白质高信号分级及脑萎缩分级相关研究

    刘婷职瑾刘仲仲王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障碍与脑白质高信号分级及脑萎缩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CSVD患者资料,采用头颅MR检查半定量Fazekas直观评分评估脑白质高信号,全脑皮层萎缩分级评价脑萎缩情况。使用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不同Fazekas分级及脑萎缩分级患者之间MMSE及Mo CA评分的差异。结果 不同性别CSVD患者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4,t=4。288),男性平均年龄[(66。5±10。3)岁]小于女性[(69。5±10。0)岁]。不同性别患者与高血压病史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t=5。424)。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分级与MMSE及Mo CA评分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χ2=5。639;P<0。001,χ2=5。843),全脑皮层萎缩分级与MMSE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36,χ2=2。895)。结论 CSVD认知功能障碍与头颅MR影像学评估分级存在一定相关性。

    脑小血管病脑白质高信号分级全脑皮层萎缩分级认知障碍

    基于视觉能力伦勃朗图像MRI特征模型在高级别胶质瘤IDH-1突变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徐蕊赵伟罕迦尔别克·库锟帕哈提·吐逊江...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构建视觉能力伦勃朗图像(VASARI)MRI特征模型预测高级别胶质瘤(HGG)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42例HGG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提取患者的VASARI特征,评价HGG中IDH-1突变型及野生型VASARI特征的统计学差异,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方法对VASARI特征进行降维,采用逻辑回归(LR)机器学习模型对单个VASARI特征及联合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在VASARI特征中有11个特征与HGG的IDH-1突变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筛选出7个密切相关特征,对7个VASARI特征联合后建立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较高,训练集为0。908,验证集AUC为0。872。结论 VASARI MRI特征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HGG的IDH-1突变,并且预测效能较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视觉能力伦勃朗图像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磁共振成像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及临床功能的相关性

    张艳尹义杨丽铭黄明明...
    9-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及其与临床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RMS患者20例(RRMS组)和健康对照(HC)20例(HC组)并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RRMS根据EDSS评分分为MS-1组(运动功能障碍伴视觉障碍)和MS-2组(运动障碍)。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进行图像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结果 RRMS组大钳、小钳、双侧扣带束、双侧钩束、双侧上纵束、双侧下纵束、双侧下额枕束、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丘脑前辐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伴平均扩散率(MD)值、径向扩散率(RD)值升高;大钳、小钳、双侧上纵束(颞部)、右侧下额枕束、双侧皮质脊髓束、右侧丘脑前辐射轴向扩散率(AD)值升高。MS-1组相比MS-2组右侧扣带束(扣带回部)FA值及左侧扣带束(扣带回部)AD值升高。相关分析显示RRMS组大钳、右侧上纵束FA值与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小钳、右侧上纵束、右侧下额枕束、左侧皮质脊髓束MD值及小钳、右侧扣带束(海马部)、右侧上纵束、左侧皮质脊髓束RD值与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RRMS患者存在脑白质微结构损害且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为RRMS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影像学支持。

    多发性硬化扩散张量成像脑白质

    MR血管成像联合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2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

    马烨李锋张双纪大双...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效能。方法 选取225例TIA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MRA、CXCL12检查。患者治疗1周内统计TIA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分析影响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因素,分析MRA联合CXCL12预测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 225例患者中21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埃森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病变部位狭窄度、CXCL12水平是影响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病变部位狭窄度、CXCL12及二者联合预测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度分别为76。19%、71。43%、85。71%,特异度分别为80。39%、70。10%、88。73%,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33、0。895。结论 MRA联合CXCL12预测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良好。

    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血管成像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2

    颅内白色表皮样囊肿的CT、MRI表现及分析

    李鑫李远柴家荣孟嫦娟...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白色表皮样囊肿(WECs)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为WECs患者的CT、MRI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和MRI平扫,6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7例均为单发,位于右侧颅中窝2例,鞍上区2例,左侧桥小脑角区1例,右侧小脑蚓部1例,小脑延髓池1例。病变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晰,无灶周水肿。7例CT以高密度为主,1例伴钙化。7例在T1WI上大部分呈高信号,局部信号混杂;6例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以低信号为主,1例以高信号为主;7例扩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1例边缘呈"卷发"样,1例表现为"漩涡"状。5例无强化,1例边缘轻度强化。结论 颅内WECs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当发现CT呈高密度、T1WI以高信号为主、多数无强化的囊性病变时,要考虑WECs的可能。

    表皮样囊肿白色表皮样囊肿磁共振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脑类淋巴系统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的白质纤维束的影响研究

    王犇王余李宛松高德瑜...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的皮下白质纤维束的神经突密度指数(NDI)、神经突方向离散度指数(ODI)、各向同性水分子体积分数(Viso)的差异以及CSVD患者的类淋巴系统(GS)对其白质纤维束的NDI值、ODI值、Viso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69例CSVD患者(CSVD组),行常规MRI平扫[3D-T1、T2WI、3D-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利用后处理软件测定其脑内29条白质纤维束的NDI、ODI、Viso值。招募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NDI、ODI、Viso值的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别评估CSVD患者的沿血管周围间隙(ALPS)指数与29条白质纤维束NDI、ODI、Viso值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SVD组的26条白质纤维束的Viso值升高与14条白质纤维束NDI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FDR<0。05)。多重线性回归中,CSVD患者的ALPS指数的下降与部分白质纤维束NDI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FDR<0。05),且这些白质纤维束多位于额叶、颞叶。结论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ODDI)技术可以更好地反映影响CSVD患者的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生物学改变,并且能够反映CSVD患者的脑GS对不同白质纤维束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医师识别CSVD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成像类淋巴系统白质纤维束

    双低剂量CT能谱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

    郝爱华丰川钱易钱伟峰...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低剂量CT能谱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第1部分:将前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扫描组、低辐射剂量组、双低剂量组,评价3组主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第2部分:剩余152例患者行双低剂量CT能谱扫描,观察良、恶性组甲状腺结节的影像特征并进行能谱成像分析,测量并比较良恶性结节碘浓度(IC)值、标准化碘浓度(NIC)值、有效原子序数(Eff-Z)、能谱曲线斜率(λHU)值。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结节形态、边缘截断征、强化特点及边界强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IC值、NIC值及λH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NIC、λHU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6%、60。0%,86。4%、67。5%,88。8%、65。0%;3种能谱参数联合影像特征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4%、87。5%;双低剂量组有效剂量(ED)较常规扫描组减少60。13%,对比剂用量减少38。56%。结论 双低剂量CT能谱成像联合ASIR-V大幅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同时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甲状腺结节CT能谱成像辐射剂量对比剂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胸部CT平扫诊断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价值分析

    孟夏培杨浩宇席霖枫刘安琪...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部CT平扫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可疑APTE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患者187例,均完成胸部CT平扫及2 h内CTPA。187例患者中包括89例APTE患者(APTE组)及98例无APTE患者(对照组)。对APTE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及胸部CT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胸部CT平扫特征诊断中央型APTE和周围型APTE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APTE组中胸部CT显示肺动脉高密度征35例,对照组0例,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7。414,P<0。001);APTE组出现胸膜下阴影33例,对照组11例,2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7。327,P<0。001)。肺动脉高密度征诊断中央型APTE敏感度、特异度为72。92%、100%,诊断周围型APTE敏感度、特异度为0%、100%;胸膜下阴影诊断中央型APTE的敏感度、特异度为39。58%、88。78%,诊断周围型APTE的敏感度、特异度为34。15%、88。78%。胸腔积液、肺动脉直径、肺动脉直径与主动脉直径比在2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胸部CT平扫显示的肺动脉高密度征是APTE的特异性征象,该征象出现可以避免进一步CTPA检查。

    胸部CT平扫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密度征

    胸部CT影像征象对高原地区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

    段桂焕卢海燕次旦旺久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部CT影像征象对高原地区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首次确诊APE的患者202例,根据临床危险分层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危组(104例)及中/高危组(98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胸部CT影像参数,包括性别、年龄、升主动脉直径(AAd)、主肺动脉直径(MPAd)、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之比(r PA)、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PAOI分级、肺气肿、膨胀不全、肺实变、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肺不张。对2组间各参数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间年龄、MPAd、r PA、PAOI分级、肺气肿及心包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AAd、PAOI、膨胀不全、肺实变、胸腔积液及肺不张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 PA、PAOI分级及心包积液是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4,0。699,0。669和0。616,四者联合的AUC为0。843,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77。9%。结论 胸部CT影像征象r PA、PAOI分级、心包积液联合患者年龄对高原地区APE危险分层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急性肺动脉栓塞CT肺动脉造影计算机体层成像危险分层

    心血管MR T2WI序列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

    张艳楠殷子惠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MR T2WI序列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损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155例AM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将患者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舒张功能正常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指标、心脏MR黑血T2短时反转恢复(T2-STIR)序列、亮血T2预脉冲自由呼吸平衡稳态进动(T2 p-SSFP)序列图像。采用Pearson法分析T2WI序列与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有关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血管MR T2WI序列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T2-STIR序列相比,T2 p-SSFP序列显示的远端心肌信噪比(SNR)、水肿心肌SNR以及水肿心肌与远端心肌对比噪声比(CNR)明显降低(P<0。05)。T2WI序列的远端心肌SNR、水肿心肌SNR和水肿心肌与远端心肌CNR与心肌肌钙蛋白(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肌红蛋白(MB)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呈正相关(P<0。05)。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在T2-STIR序列和T2 p-SSFP序列中,远端心肌SNR、水肿心肌SNR以及水肿心肌与远端心肌CNR明显高于舒张功能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远端心肌SNR、水肿心肌SNR和水肿心肌与远端心肌CNR是AMI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2WI序列的远端心肌SNR、水肿心肌SNR、水肿心肌与远端心肌CNR对AMI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均有诊断价值。结论 心血管MR T2WI序列在AMI患者中显著表达,与心肌损伤呈正相关,可应用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且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中具有明显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害左心室舒张功能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