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曹健华

季刊

1672-7010

syxyxbzkb@163.com

0739-5431304

422004

湖南省邵阳市七里坪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3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季刊。本刊主要刊载有关基础科学、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化学化工、轻工、生物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计算机技术及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学报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排,欢迎广大学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DTW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故障模拟与诊断

    尹进田何志龙刘丽邵武...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失磁故障模拟与失磁故障程度诊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的故障波形诊断方法.首先,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机理分析和模拟,采集不同程度失磁故障下的电机转速波形数据集.其次,使用改进DTW算法拟合失磁故障程度最佳路径曲线方程.然后,根据定子电流的频率谐波分量确定电机是否发生失磁故障.最后,使用改进DTW算法对失磁故障波形数据进行故障程度诊断.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故障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后,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故障波形的故障程度,该方法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故障故障程度诊断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纯电动汽车用异步电机损耗最小控制策略研究

    周建华董小斌王凯湘林为为...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研究加入铁损电阻参数辨识的节能降耗控制策略.基于异步电机工作机理,分析异步电机不同性质下的损耗,对损耗电阻进行在线辨识,建立考虑铁损的电路模型,推导出基于在线辨识和计及铁损的异步电机损耗最小控制电流,实现了节能控制,并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和测试实验平台,开展车用异步电机多工况下的仿真实验和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策略能较好地辨识铁损电阻,能有效提升异步电机的效率,提高一次充电续航能力,该策略在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纯电动汽车异步电机功率损耗分析参数辨识最小损耗控制

    基于GTO优化的VMD-CNN-GRU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陈晓萌朱宗玖徐圆圆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确地预测光伏发电功率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为改善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引入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artificial gorilla troops optimizer,GTO)算法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GTO-VMD-CNN-GRU).研究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气象特征量提取方法,获取特征重要性并作为模型输入,针对VMD和模型参数手动设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用GTO对变分模态分解数量和惩罚因子进行寻优来确定最优组合,并对CNN-GRU模型主要超参数进行寻优.对光伏输出功率的预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TO-VMD-CNN-GRU预测模型能有效提升光伏输出功率预测精度,再通过与其他 4 种方法的预测效果比较,发现所提方法各项误差指标表现最好,因此,优化后的模型可靠性更强.

    门控循环单元变分模态分解算术优化算法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基于RD-YOLO的毫米波雷达和视觉融合显著性目标检测

    王杨王臣飞张广海张俊...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单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目标检测精度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D-YOLO的毫米波雷达和视觉融合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能够将毫米波雷达点云转换为图像的方法,使毫米波雷达和视觉数据在模型输入时实现特征融合;然后通过动态互补注意力机制,对两个图像分支生成特征设置空间和通道动态注意力权重;最后采用YOLOv8 检测融合后特征,引入改进损失函数Focal Loss以解决样本不均衡问题.在数据集nuScenes上开展的相关实验表明,与YOLOv5、YOLOv7、YOLOv8、Faster R-CNN和FCOS相比,所提方法目标检测综合性能良好,均值平均精度比原始YOLOv8 提升了9.19%.

    显著性目标检测特征融合毫米波雷达雷达点云转换动态互补注意力机制

    改进YOLOX的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面裂纹检测算法

    黄伟尚正阳凌基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PC轨道梁作为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裂纹缺陷会直接威胁整个交通线的运营安全.针对传统PC轨道梁面裂纹检测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的轨道梁面裂纹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加强空间特征提取网络中使用 Ghost 轻量化卷积提取目标特征,以降低模型计算复杂度;将自适应特征融合(adaptively spatial feature fusion,ASFF)模块嵌入特征融合层,让模型自适应学习各个特征层间的联系,加强网络对裂纹区域的重视程度;使用双三次插值法进行上采样,进一步提升网络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相较于原基准模型平均检测精度提升 4.40%,在参数量上比原模型下降25.08%,每秒检测裂纹图像数量为 119 帧,说明模型在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PC轨道梁裂纹缺陷检测自适应特征融合双三次插值法

    结构参数对惯性通道液压悬置特性的影响

    林智宏黄跃东谢泓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结构参数对液压悬置动刚度和滞后角的影响,采用集总参数的方法搭建液压悬置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分析惯性通道横截面积、惯性通道长度、上腔柔度、惯性通道液体惯性系数以及惯性通道液体阻尼系数对悬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惯性通道的横截面积、长度、上腔柔度以及液体惯性系数,液压悬置的动刚度和滞后角峰值以及峰值频率均相应的增加;而改变惯性通道液体阻尼系数仅改变液压悬置动刚度和滞后角的峰值大小.

    液压悬置结构参数动刚度滞后角

    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的汽车旋转分配盘减速机优化设计

    肖奕翔陈璜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汽车旋转分配盘减速机的体积大及传动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改进蜣螂优化(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算法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引入Circl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序列,使初始化蜣螂种群分布更均匀;其次,引入多向学习策略更新无障碍模式下滚球蜣螂的个体位置以跳出局部最优解,扩大搜索范围;同时利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扰动来更新蜣螂位置,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使之快速收敛;最后以减速机总体积及传动功率损耗最小为目标,采用IDBO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使用IDBO算法优化后减速机体积减小44%,传动损耗功率降低28%,相比于其他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优化结果更优.

    蜗杆斜齿轮二级减速机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空间总体积传动功率损耗

    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的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

    汪芳麟谢有浩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经济性问题,设计了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以燃油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整车模型,对动力部件进行选型和参数匹配,采用基于转矩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获取动力源最优转矩分配,建立 AVL-Cruise 和 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NEDC工况下与原车相比,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零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下降了 26.1%和 7%,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分别提高了19.5%和15.4%,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均有明显改善.

    混合动力乘用车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参数匹配转矩分配

    柚皮中柚皮苷提取工艺优化及贮藏条件

    任平国徐启红娄楠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柚皮苷提取工艺优化参数及找到可靠的贮藏条件,以新鲜沙田柚皮为原料,通过对超声辅助提取柚皮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并探究贮藏条件对柚皮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柚皮苷最佳提取条件如下:液料比为20∶1(mL∶g),超声提取时间为 42 min,乙醇体积百分比为 65%.在此条件下,柚皮苷得率为(9.96±0.14)%.为减少贮藏过程中柚皮苷损耗,不宜采用干燥条件,而应在-18℃条件下冻藏,但时间应以不超过6 个月为宜.

    柚皮柚皮苷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贮藏条件

    标准曲线法与自动阈值法对TREC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徐玮佳石琳赵书民卢大儒...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实时荧光PCR法检测 T 细胞受体剪切环(TREC)时,标准曲线法或自动阈值法对不同操作批次重复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同一批次TREC检测试剂盒重复检测标准质粒中内参基因与靶标TREC的Ct值,同时重复检测一组TREC低值样本的Ct值;分别采用标准曲线法和自动阈值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结果(Ct值)的稳定性.对标准质粒和TREC低值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Ct值与两个靶标的标称浓度(log10)均呈线性相关,R2 为 1.00.两种方法获得标准质粒中内参基因Ct平均值,标准曲线法较自动阈值法平均低1.26,标准质粒中TREC基因Ct平均值,前者较后者平均低0.96.对TREC低值样本重复检测结果表明,同一样本标准曲线法获得的两种靶标 Ct 值的变异系数(CV)和极差均低于自动阈值法.表明在以实时荧光PCR法检测TREC靶标从而进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的筛查时,标准曲线法的分析结果稳定性优于自动阈值法.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T细胞受体剪切环实时荧光PCR标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