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化工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化工应用
石油化工应用

周彤

月刊

1673-5285

nxsyhg@vip.163.com

0951-5016467

750002

宁夏银川市凤凰北街172号

石油化工应用/Journ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石化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科研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新资讯,掌握国内外科技研发新动态,读者对象为石化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及一切有关于石化发展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井井筒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田振茂邵心敏徐超张子梁...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本厂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井筒配套技术,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和开发规模的扩大,井筒结垢、偏磨、结蜡等井数逐年增加,油井维护性作业频次下降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开展井筒治理工艺研究,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井筒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结蜡偏磨结垢腐蚀蜡质双阀副

    姬塬油田长6储层水平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永福童晓炬李佳佳钟凯...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目前以水平井开发为主,但受微裂缝发育、超前注水、多段重复压裂等因素影响,固井时平衡压力设计困难,水泥石胶结质量较差,严重制约了单井后期产能.本文对现阶段姬塬油田长 6 储层水平井开展固井技术研究,针对性引入复合低密度、耐压低摩阻、不分散等特殊水泥浆体系,通过浆柱结构设计、补救工艺优化、优选扶正器等措施得到适应姬塬油田长 6 储层水平井溢、漏等异常井况下配套固井技术并现场试验,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有效提升了姬塬油田水平井固井后水泥环胶结质量.

    长6储层水平井浆柱结构固井质量

    侏罗系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剩余油动用潜力研究

    张换果郑奎李元龙温进平...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H区Y10 油藏为例,通过地层能量、水驱状况和油藏采收率三个方面评价开发效果,利用数值模拟预测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精准部署加密调整井位并预测调整效果,开展矿场试验,分析加密调整潜力.研究表明:研究区受高采液强度开发及井筒套破影响,水驱效果变差,采出程度低,局部剩余油富集,数值模拟预测加密调整可有效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矿场试验证明加密调整效果良好、具有可实施性,建议进一步扩大加密调整范围,提高油田采收率.

    侏罗系油藏开发效果剩余油加密调整采收率

    气井复合解堵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张一果杨睿侯英杰史瑞雪...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气井复合解堵技术在长庆气区靖边气田、高桥气田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针对下古生界储层增产效果显著.苏里格气田东区部分区域下古储层发育,气井生产后期也表现出了井筒及近井地带堵塞特征,在气井生产动态上表现为压力和产量突然下降,堵塞严重会导致气井低产或停产,影响气井产能发挥.2022 年首次在苏里格气田东区应用气井复合解堵技术,取得了较好增产效果,有一定推广价值.

    复合解堵技术苏里格气田东区气井增产

    纳米黏土对固井水泥浆高温性能的影响机制

    纪经崔策刘北强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下固井水泥石的力学性能衰退是深井固井水泥环完整性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抑制高温下固井水泥浆性能劣化,提高水泥石的力学性能,本文以纳米黏土为改性材料,探究了高温下纳米黏土对固井水泥浆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黏土的加入改善了固井水泥浆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延缓了水泥浆的稠化时间,提高了水泥石的力学性能,使得水泥石的微结构更为致密.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构建深井/超深井用新型固井水泥浆,保障深井/超深井油气资源的安全开采.

    纳米黏土固井高温工程性能

    X区块化学驱改善开发效果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辛佳音刘江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X区块化学驱技术在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中的应用及其效率.通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不同化学驱油剂的注入对油藏渗透率以及采收率的影响.实验选取了不同类型的化学驱油剂,并在模拟油藏中模拟了它们的注入过程.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油藏性能数据,评估了化学驱技术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贡献,实验结果显示,化学驱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水界面张力,扩大波及体积,降低残余油饱和度,从而显著提升采收率.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化学驱油剂的最优组合和注入参数,以期找到最有效的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策略,物理模型驱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岩心渗透率为 500×10-3μm2,水驱至含水率 98%+0.3 PV聚合物(2 500 万 1 000 mg/L聚合物,μ=100 mPa·s)+后续水驱体系中,最终采收率达到了 62.41%.本研究为X区块化学驱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物理模拟

    侏罗系油藏套损井防治技术

    刘旭华王海华王鑫马亮...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井套损已成为油田稳产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套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该问题,研究分析了套损现状、套损原因,确定了套损井防治应始终围绕"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缓蚀剂投加、井下工艺配套、加深眼管、固体颗粒缓蚀剂应用四个方面对油井前端形成全方位预防,降低套损井增量.根据"产量分级、效益排队、井筒完整性"三大要素,依据井筒腐蚀状况及治理工艺适应性,形成了 3类 6 项套损井治理技术体系,可减少套损井存量,提高产能恢复率.

    原因分析套损井预防套损井治理

    靖边气田X区块剩余地质储量评价及建产潜力预测

    马琪张喜平武浩宇王亚玲...
    77-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靖边气田X区块为例,开展区块地质小层精细刻画,通过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复算区块地质储量,刻画了区块地质储量分布特征,结合已投产井单井泄气面积分布,考虑储层展布、储量丰度等因素进一步明确了已动用地质储量分布特征.通过评价井间剩余未动用地质储量及未建产区地质储量分布特征,明确了产能建设部署方向,结合井网、井型优化落实了区块开发潜力,为保障区块长期稳产提供支撑.

    地质模型储层刻画地质储量分布特征开发潜力

    海上低阻油藏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徐文娟解传昕杨洪涛张浩...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阻油藏储层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油田开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结合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黏土矿物分析化验数据,H油田Ⅳ油组储层成岩作用可见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胶结物泥质、高岭石、菱铁矿和黄铁矿是影响该段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解作用,溶解作用对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更为有利,产生的次生孔隙及裂缝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本井的孔隙结构.Ⅳ油组储层分析样品含油饱和度随着地层深度增加呈现递增趋势;而含水饱和度随着地层深度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含油饱和度平均为 7.5%;而含水饱和度平均为 84%.Ⅳ油组深度2 094.35~2 129.39 m划分为中成岩A期,2 130.00~2 136.42 m划分为中成岩B期.研究成果为低阻H油田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海上油藏低阻储层储集空间储层物性成岩作用

    水分对喷气燃料质量性能的影响研究

    娄国生王建华孙炜鹏陈爽...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较高品质的喷气燃料能有效避免航空发动机发生故障.燃料中水分因为高空低温环境下结冰或储罐中滋生微生物而对燃料品质与性能造成影响,为探究在油轮空载时向货油舱内灌注压舱水是否会对喷气燃料含水量造成影响,在不同油水比例、不同油水接触时间和不同品质水分条件下,对高闪点喷气燃料含水量进行考察,并定量分析水分对于高闪点喷气燃料外观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另进行海水对高闪点喷气燃料其他理化性质影响探究.得出结论:油水比例、不同品质水和接触时间对高闪点喷气燃料中的含水量影响较小,但在海水环境下会影响喷气燃料硫含量、总酸值等性质.在油库中,可以考虑用水代替喷气燃料作为冲洗、试压介质,减少油料浪费,提高冲洗操作的安全性.

    含水量喷气燃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