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用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用菌
食用菌

双月刊

1000-8357

xx7@saas.sh.cn

021-62203043 52235459

201403

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食用菌/Journal Edible Fung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食品行业刊物。报道大型食(药)用菌科研的新成果,广泛交流食用菌的生产经验,大力宣传和普及食用菌的生产经验,大力宣传和普及食用菌科学技术知识,为我国开发食用菌资源,促进食用菌事业的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羊肚菌营养袋技术研究概述

    郭伟伟郭尚李艳婷徐莉娜...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栽培羊肚菌技术因营养袋的出现而有了巨大突破.综述国内近十年羊肚菌营养袋的培养料配方、规格、摆放数量、摆放时间、打孔方式、撤袋时间、废弃营养袋再利用、存在问题及无营养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广大羊肚菌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

    羊肚菌营养袋技术研究概述

    响应面法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周武王丽李鸣雷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响应面法是一种常见的多元统计优化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工程技术、生物科学、电子信息等多个研究领域.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响应面法在国内外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综述响应面法在食用菌各研究领域的应用成果,以期为响应面法在食用菌研究中进一步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食用菌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工艺优化

    河南省部分地区香菇市场行情(2024-04-24)

    周建方
    8页

    长裙竹荪液体培养基优化

    周静张馨赵兴秀何义国...
    9-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长裙竹荪的液体培养配方,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用响应面法对长裙竹荪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配方(葡萄糖31.15 g/L、酵母膏8.36 g/L、磷酸二氢钾0.8 g/L、氯化钾0.82 g/L、氯化钠0.8 g/L、VB1 0.06 g/L)培养的菌丝体生物量达(7.31±0.16)g/L,为优化前的2.64倍.结果为长裙竹荪液体菌种技术提供参考.

    长裙竹荪响应面培养基液体菌种技术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种丝膜菌科真菌

    蒋长生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9年以来,实地调查采样甘肃省兰州市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经形态对比初步鉴定,整理出丝膜菌科6种真菌,调查为甘肃省连城镇丝膜菌科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大型真菌连城保护区分类调查

    不同产地香菇风味物质HS-SPME/GC-MS指纹图谱研究

    杨冉冉李德祥刘俊童玲...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产区香菇特征风味物质.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来自陕西省汉中市、河南省西峡县、河南省泌阳县和河北省平泉县4个不同产区的18批香菇特征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构建香菇风味物质指纹图谱,并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比较不同产地香菇风味物质之间的差异.结果:香菇风味物质指纹图谱同相似度评价和化学计量分析结果一致,将4个不同产区的香菇分别聚为一类,正十六烷、苯乙醇、正十二烷、2,3,5-三硫杂己烷、1-辛烯-3-酮、2-丁基-2-辛烯醛、D-柠檬烯、十三烷、正辛醛、3-乙基-2,5-甲基吡嗪、3-辛酮、1-辛烯-3-醇、苯乙醛和4-己烯-3-酮是不同产地香菇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成分.结论:HS-SPME/GC-MS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方法,能较好区分不同产地的香菇,为香菇的品质评价提供科学参考,对香菇的产地溯源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香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风味物质指纹图谱

    1株野生鲍姆桑黄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范冬茹郭兴高智涛
    25-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离、鉴定采自小兴安岭地区的1株野生桑黄(编号YS-1),并分析其生物活性.方法:测序获得ITS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野生菌株,比色法检测分析子实体的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结果:经测序获得YS-1菌株的一条长为742 bp的基因序列,经过BLAST比对,确定该野生菌株为鲍姆桑黄(Sanghuangporus baumii).YS-1菌株子实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由高到低为总多糖、总三萜、总黄酮、总酚,分别为 1.08 g/(100 g)、0.364 g/(100 g)、0.322 g/(100 g)、0.227 g/(100g).YS-1子实体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7种氨基酸.

    野生鲍姆桑黄分离鉴定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ITS序列

    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灵芝菌株初筛

    陈霞娜丁李春李志刚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优良灵芝菌株.方法:用茶枝屑代料栽培8个灵芝菌株,考察其性状表现.结果:供试灵芝菌株中红芝菌株在茶枝屑代料中,菌丝长势旺、满袋用时最短,为26d,单袋产量与其他菌株差异极显著,子实体呈大红色、朵形好,商品性状优;子实体有效成分多糖、三萜质量分数为2.42%、1.99%,分别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含量的169%、298%.结论: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优良灵芝菌株.

    灵芝菌株筛选茶枝屑

    1株祁连山野生毛头鬼伞菌株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

    赵倩马振杨若璇赵鑫...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采自祁连山的1株野生毛头鬼伞菌株,研究该菌株基本生物学特性,开展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出菇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碳氮比为80∶1,最适pH为8,最适生长温度为25 ℃;棉籽壳栽培生物学效率达88%.

    毛头鬼伞祁连山ITS序列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

    平菇基因组InDel标记开发及杂交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夏会楠李东晓冯璠孙悦...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株平菇白色变异菌株以及黑色出发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两个菌株进行重测序,针对InDel变异位点设计17对引物对两个菌株的孢子单核菌株及杂交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重测序获得平菇白色变异菌株1 763 Mb高质量数据,平菇黑色出发菌株1 779 Mb高质量数据,在平菇白色变异菌株检测到331 099个InDel变异位点,在平菇黑色出发菌株中检测到339 682个InDel变异位点.随机选择InDel变异位点并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试验,最终选择17对引物对变异菌株的单核菌株以及杂交菌株进行PCR扩增,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结果17对引物中P4、P7、P8、P9、P14菌株具有明显的多态性.进一步对12个平菇杂交菌株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0条清晰条带,其中扩增条带最多的引物是P9菌株,共扩增出9条条带,扩增引物最少是P14菌株,扩增出3条条带,多态性位点占66%.用5对引物对12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平菇P9菌株扩增条带中多数材料均能在760 bp处扩增出多态性条带.

    重测序InDel标记交配型鉴定变异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