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技术与管理
实验技术与管理

李德华

月刊

1002-4956

sjg@tsinghua.edu.cn

010-62783005;62797828-205,207,203,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10号楼2层

实验技术与管理/Journal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实验技术与管理》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学术技术性期刊,1963年创刊,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月刊,每月20日出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收录我刊的国内媒体: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我刊的国外媒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工程技术)、美国《化学文摘》(C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岩体现场旋切触探教学实验平台研发

    何明明姚显春李宁徐春杰...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准确获取岩体力学参数是各类岩体工程加固设计与安全防护的关键,为满足岩体工程智能化的科教要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际创新能力,该文研制了一台可自动连续监测钻孔过程的岩体现场旋切触探教学实验平台,平台由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油泵传动系统、随钻监测系统和人机互动等多个系统组成。对25个岩石开展现场旋切触探试验,准确获得了扭矩、转速、钻速和压力等参数,以及扭矩、压力与每转钻进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证明该设备能有效开展岩体性能原位测试,为岩体工程提供了一种勘察手段。

    岩体力学旋切触探原位测试工程勘察

    低温等离子体强化氨分解制氢实验装置设计与应用

    何哲科竺新波沈国金洪瑜...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氨是未来船舶的无碳燃料之一,但其高燃点、低火焰扩散速率等特性会严重影响氨燃料发动机的点火及燃烧特性,通常需要加入氢等高活性引燃燃料进行混合燃烧。为此,该文设计了基于催化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交叉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平台以氨标准气体为反应物,可开展不同工况下氨分解制氢的教学与探索性实验。同时,该平台涵盖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物理化学、等离子体科学等基础学科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使其了解船舶柴油机节能减碳前沿性技术。

    等离子体氨分解制氢船舶柴油机

    自然对流下蒸汽凝结表面传热系数测定实验装置研制

    幸文婷朱赤叶晓明吴杰俊...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对流下蒸汽凝结表面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是将蒸汽通过一组表面状态各不相同的管道,测定管道在大空间空气介质中自然冷却过程中的蒸汽凝结表面传热系数。由于管道的材质、几何形状、接触方式及管外空气流动状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换热效果,因此测定每根管道的表面传热系数值,可条理性和系统性地分析影响传热过程的各因素。该文设计了自然对流下蒸汽凝结表面传热系数测定实验装置,可开展管道材质、肋片结构、管道横截面几何形状、管道保温材料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研究。应用实践表明,实验项目内容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蒸汽凝结表面传热系数实验项目教学效果

    夹带式散粮垂直提升实验测试平台设计

    晏丽李永祥王明旭田颖斌...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研发了一种用于测试夹带式散粮垂直提升机效率和性能的实验测试平台,平台包括喂料结构、夹带式垂直提升结构和调控结构等。该实验平台可根据不同物料种类调节喂料装置与垂直提升段的间距,并通过调节输入气流参数调整皮带对物料的夹持力,在水平运输段使用皮带秤实时监测物料量以计算垂直提升效率。此外,通过分析运输过程中不同输入条件下垂直提升段上特殊点的振动特性,可以探究夹持力与喂料工艺参数对运输质量的影响,帮助改进垂直提升装置的结构。该平台用振动信号的形式表达调节参数对输送质量的影响,可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支持。

    散粮垂直提升夹带式实验测试

    通信网络中传送层技术教学案例设计

    陈美娟张颖刘旭朱晓荣...
    184-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通信网络中传送层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理论容易理解但实践难以应用等问题,设计了多项传送层技术教学案例,实现了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中端到端信息的传送。首先介绍了多种传送层关键技术的原理;然后介绍了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最后在给出一种移动通信网络IP地址规划方案后,设计了多项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教学案例,包括二层交换技术、三层交换技术、VLAN、路由和单臂路由技术。链路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教学案例实现了既定目标,是一种知行合一教学方法。

    移动通信网络交换路由教学案例

    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光电化学分析综合实验教学

    孙兵商虹朱久娟冯嘉靖...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学科交叉理念,介绍了一个基于光电化学分析的化学实验。该实验采用离子交换-溶胶凝胶化-热处理方法制备了氧化钨,作为光电转化材料用于光电极构筑,并结合直接氧化还原策略实现了半胱氨酸检测。该实验涉及光电化学原理、半导体材料制备、表征分析方法、光电化学分析检测策略等内容,旨在通过综合实验过程使学生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育人目标。

    多学科交叉融合光电化学光电化学传感器化学实验教学

    二组分体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的再讨论与改进

    孟超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二组分体系气液相平衡相图实验中使用的沸点测定仪虽盛行多年,却暗藏一个未被关注而影响深刻的理论性设计缺陷,系统内由于气相冷凝液的产生使相数增加而违背了相律,冷凝水的温度对气相冷凝液的组成有明显影响。该文在理论和应用层面分析和探讨了原有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新设计了二组分体系气液平衡相图原位测试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对气相物质的原位监测而不需要产生气相冷凝液,能够消除传统实验在理论建立和测试应用中长期存在的矛盾点,解决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这一问题,使实验装置符合实验原理,提高了实验精确度,可为物理化学实验仪器的开发提供借鉴。

    二组分相图气液相平衡相律

    基于WSN和TJ_UWIS的地下结构变形动态监测平台与教学应用

    张冬梅韩星黄忠凯冯永珍...
    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复杂条件下地下结构变形的动态监测,提高学生对无线监测系统的认知,设计了基于 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和TJ_UWIS倾角传感支点的无线监测实验平台,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该实验平台测量精度高,可以通过 TJ_UWIS 倾角传感支点测得地下结构的 X/Y/Z 三向的倾角变形值,从而反映结构的实际变形状况;最大监测频率可设置为 1 min/次,可实现结构变形的精准动态监测。该实验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无线传感监测系统原理与系统组成的认识,掌握具体应用方法,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无线监测倾角传感器地下结构变形实验测量平台

    真三轴煤岩体水压裂缝扩展行为教学实验设计

    李波时振魏建平张飞燕...
    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主研发真三轴煤岩体压裂渗流实验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真三轴煤岩体水力压裂实验方法。该实验方法从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实验方案,在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操作简单化的同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实验系统可根据工程实际地应力数据设计实验室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应力状态参数,探讨压裂液恒流、恒压及变排量注入方式对注入压力-时间曲线、水压裂缝形态的影响机制。通过本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矿井下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同时,该实验系统可拓展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创新思维。

    真三轴水力压裂地应力裂缝扩展实验教学

    无人集群网络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李璇张豪杰杨鸿文
    219-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集群网络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验成本高昂、测试稳定性不足以及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等挑战,构建了一套无人集群网络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基于高保真的自组织网络模拟技术,集成无人集群算法、飞行控制仿真以及网络效能评估,实现了多系统分布式联合仿真,有效支撑了无人集群网络的仿真验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平台的直观演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无人集群网络理论的理解,提升学习积极性。该平台提供的开放式接口,能够使学生自主设计并验证通信模型、网络协议和集群算法等模块,实现"学以致用",激发创新实践能力。

    无人集群网络仿真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