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教学与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教学与仪器
实验教学与仪器

李明

月刊

1004-2326

syjx2004@263.net

0731-82617468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赤岭路45号长沙理工大学内

实验教学与仪器/Journ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pparatus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经验交流、沟通厂校联系。读者对象:中学理科教师、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全国各级教育教仪装备部门的管理人员、教仪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学实验教学中分液漏斗的创新应用

    孙忠元
    56-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创新实验教学,最便捷的手段之一就是实验仪器的创新应用.基于分液漏斗优良的密封性特点,通过探究铜与硝酸系列反应、钢铁吸氧腐蚀两个案例说明分液漏斗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新用途.重新设计与改进的实验,具有可操作性强、绿色环保和安全便捷等优点.教学实践表明,实验仪器的创新应用,非但拓宽学生的思路,更使学生在创新化学实验中拥有获得感与成就感.

    分液漏斗硝酸钢铁腐蚀创新应用

    利用电导率仪探究溶液导电能力

    谢茜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能加深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实质的认识.基于电导率仪,通过系列实验发现:除了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外,离子种类对溶液的导电能力也有影响,特别是在强酸、强碱溶液中,H+和OH-能大幅度提升溶液的导电能力,从而纠正了学生对强酸和强碱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变化的错误认知.

    电导率溶液导电能力离子种类酸碱反应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一体化、绿色化改进

    李玉兰何任元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析现行高中化学3个版本新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装置,发现教材实验装置存在空气干扰、尾气处理等方面的不足.基于U形管设计一款新型实验装置(简称三通U形管),将其与注射器组装成新的实验装置并用于实验,可借助四氯化碳起到隔离溶液的作用,从而营造无氧环境.从实验效果看,该实验装置不仅可排除其内部空气对实验的干扰,实现尾气的绿色化处理,还可以同时进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便于对比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实现了实验的一体化.

    铜与硝酸反应浓、稀硝酸氮氧化物一体化绿色化实验改进

    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实验改进——以"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与"醛基的检验"实验为例

    李晓燕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教版教材中"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与"醛基的检验"实验方案的不足,使用常规仪器设计一套乙醇催化氧化与醛基检验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将改进装置用于相关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羟基、醛基性质的认识,有利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乙醇催化氧化反应醛基的检验羟基科学探究创新意识实验改进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无氧化改进

    王伟王国洪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气是制约氢氧化亚铁制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问题,利用真空采血管、新制硫酸亚铁溶液实现试剂、装置和操作的无氧化.以实验教学视角观之,改进方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演示、制得的白色氢氧化亚铁能长久保存等优点.向真空管中注入空气的好处是,可以观察到"白-灰绿-红褐"的分层现象.

    氢氧化亚铁制备无氧化真空采血管实验改进

    初中气体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创新设计

    宋伟曹梦洁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细菌过滤器和注射器的组合,设计并自制初中气体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装置.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该装置进行CO2、O2、SO2等多种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实验,具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和绿色环保的优点,为气体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气体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细菌过滤器创新设计实验探究

    酵母菌种群数量计数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池萍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3种不同的科学实验方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比浊法),用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比较实验原理与结果呈现度的差异性,并绘出酵母菌生长曲线,从中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同时,分析其应用于生产、工程实践中的指导性,进而在教学中有效地将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酵母菌生长曲线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比浊法

    水动力车的设计与制作

    丁玉石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有着广泛的应用,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九年级教材列举了水力发电站工作过程,很多学生没有见过水力发电站,自然很难理解这个应用.通过布置课后拓展实验,设计制作水动力小车,直观呈现了水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水动力车制作器材常见,操作简单易行,对于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很有帮助.

    动能势能能量转化水动力车学具制作机械能守恒

    自制交变发电机演示仪

    彭世玉石亭淦雪亮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变电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但学生平时很少关注和思考交变电流问题,受限于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导致学生对交变电流的理解存在困难.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运用自制教具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强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发展规律,创设真实的情境与任务体系,将传统的实验器材与自制教具数字化新型实验器材有机结合,经历从定性观察到定量分析的问题解决过程,通过应用与迁移,学生实现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跃进,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创新实验自制教具深度学习交变电流发电机演示仪

    自制宏观模型模拟微观的减数分裂

    毛倩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改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一般常用的模式图是静态的,不利于理解和掌握.自制宏观模型可以直观展示减数分裂完整过程,加深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关键行为的认识,有利于建构减数分裂的概念,探讨配子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以理解减数分裂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减数分裂自制教具生物学教学模型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