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吴玉厚

季刊

1673-1387

xuebaosk@sjzu.edu.cn

024-24690875

110168

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间基因视角下中国村镇聚落发展规律研究综述与展望

    黄健文饶潇高子扬
    43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镇聚落发展规律研究是村镇聚落转型重构与科学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强调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空间基因理论为村镇聚落发展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中国村镇聚落空间基因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综合知识图谱了解该领域的阶段特征与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特征与价值、演变过程与机制及量化分析3个方面,提出了村镇聚落发展规律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空间基因村镇聚落发展规律知识图谱

    基于城市职能的明清金州古城景观格局之发展演变研究

    张健吕军辉陈九桦
    443-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州古城地处辽东边陲,其城市平面和功能布局既受到军事防御功能的影响,又体现出儒家礼制的特征。古城空间格局在明代已初具规模,又经清代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功能和完善的道路体系。将历经时代变迁的金州古城三维城市肌理变化以二维方式来进行体现,通过对明清两代古城空间结构与营建特点的介绍,直观感受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发展和演变,进而对金州古城空间形态、功能区域以及城市职能转变的推动力进行了解析,并阐释了城市发展的动因。

    金州古城明清时期空间形态城市职能景观格局

    生态宜居视角下合肥市环巢湖流域湿地公园"面-线-点"空间格局优化

    杨玥陈秋洁刘祎頔肖扬...
    451-460,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态宜居视角下,选取位于"国际湿地城市"——合肥市环巢湖流域16个代表性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面""线""点"3个维度分析了旅游开发型、社区休闲型、生态保护型3类湿地公园的空间格局特征和现状问题,对实现生态资源保护与宜居环境营造双赢的湿地公园空间格局优化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园城互联、园生互融、园人互动的针对性策略,以期为未来湿地空间规划设计和生态宜居城市打造提供参考,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作用。

    生态宜居湿地公园"面-线-点"空间格局环巢湖流域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图谱及特征风貌研究——以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屋基村为例

    徐雪芳胡浩周雯怡孙纯纯...
    461-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乡村聚落有着独特的景观结构和内在演化发展机制。选取传统乡村聚落瓦屋基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基因理论,通过识别和提取选址布局、聚落空间、建筑形态、历史文化、工艺习俗五大类景观基因,构建瓦屋基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及景观基因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解读了瓦屋基村特征风貌,以期为传统乡村聚落特色风貌打造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案例支撑。

    景观基因传统乡村聚落瓦屋基村图谱乡村风貌

    数字经济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王静白文超蔚筱偲
    470-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了数字经济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进一步绘制核密度图并分析了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演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数字经济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在某些年份出现了波动和减缓;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行业间的协同效应增强;区域间差异较大,其中北京市的耦合协调度最高,天津市、河北省与北京市存在较大差距。

    京津冀数字经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核密度估计

    沈阳市沈河区居住用地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王盼盼刘俊雅程光大
    47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8-2022年的信息数据作为统计数据,借助DEAP 2。1软件,构建了以沈阳市沈河区11个街道为评价单元的评价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沈阳市沈河区居住用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数值上,沈河区居住用地土地利用整体呈现较为高效的状态,但也体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沈河区居住用地土地利用效率值在研究期内时有变动,就动态效率变化趋势来说,技术效率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居住用地土地利用效率DEAMalmquist指数

    基于DEMATEL-ISM方法的再生混凝土推广因素研究

    张玉琢张亚楠郭峰
    484-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识别出39个再生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推广因素,然后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 20个主要推广因素,最后采用决策实验法和评价实验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与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相结合的方法,即 DEMATEL-ISM方法,对上述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客户对RAC的价格敏感度、RAC生产成本、品牌信任度、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品质和可靠性需求以及产品质量是影响RAC推广的关键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 RAC的相关推广策略。

    RAC推广因素DEMATEL-ISM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建筑业碳配额分配机制优化研究

    孙艳丽许怡欣
    490-496,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交易机制背景下,通过对2019-2021年建筑业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现有建筑业碳配额分配制度缺乏公平性。因此,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ray Forecasting Model,GM(1,1))和熵值-变异系数法的碳配额分配模型,最终得出了2030年建筑业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碳配额分配结果。结果表明:以2030年为基准年,建材生产阶段的碳配额总量将达到381 772。82万t,建筑施工阶段将达到72 290。66万t,建筑运行阶段将达到244 807。03万t。在分配总量控制不变的前提下,各阶段碳排放源中,水泥生产、电力消耗、城镇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运行需要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建筑行业可参考此碳配额分配标准控制各阶段的碳排放量,以达到行业减排标准。

    建筑业LCA碳配额熵值-变异系数法

    辽中南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研究

    孔凡文王玉冰江澄
    497-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辽中南城市群各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与土地利用效益值,建立了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探究了 2010-2022年辽中南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水平。研究发现:辽中南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两系统间尚未实现良性互动,各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沈阳和大连两地耦合协调度较其他地区高出很多。

    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辽中南城市群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

    张宁隰江浩
    503-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聚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应用层次分析法深入探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空间等因素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主要针对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估,以揭示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在新时代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在捕捉和评估这些新变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以农村居民需求为主导,涵盖农村新变化的满意度评价体系,以期为全面评价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提供理论依据。

    公共文化服务独特性满意度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