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科技
交通科技

张谢东

双月刊

1671-7570

jtkjxx@263.net

027-86551251

430063

武汉市武昌和平大道1178号

交通科技/Journal 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办,由交通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科学技术期刊。《交通科技》遵循“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水陆运输并举,路桥、航道建设兼顾,为交通运输全行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全面、具体地反映交通动态、技术经验、科研成果,多视角地介绍国外交通科技、先进技术,全方位地传递交通待业产品的开发与市场信息。《交通科技》面向交通全行业服务,刊载的内容有: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综合运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振碎石化路面弯沉响应特征及模量敏感性分析

    袁文治杨群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振碎石化路面的结构强度评估工作对于掌握其承载能力至关重要.为探究路面结构弯沉的变化特点,基于 ABAQUS建立共振碎石化路面有限元模型,分析弯沉空间分布规律,进一步将碎石化层分为三层、变换其模量,分析弯沉对其敏感性变化.研究发现弯沉沿横断面呈现"M"形分布,纵断面呈现"山"形分布.随着各层模量的增加,弯沉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在低模量区间结构层弯沉变化较快;在中高模量区间,弯沉随着碎石化上层和中层模量增大仍保持较高水平的降低速率,但弯沉对碎石化下层模量变化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道路工程共振碎石化路面三维有限元模拟力学响应弯沉分析

    基于S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预测

    张森杜皓樊玉敬孙倩...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岩土工程中边坡稳定性预测采用BP神经网络求取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出现的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文中结合麻雀搜索算法(SSA 算法)建立 SSA-BP 神经网络模型对边坡进行预测.选取容重、边坡坡脚、边坡高度、孔隙压力比、黏聚力,以及内摩擦角等 6 个影响因子作为网络模型结构的输入变量;利用麻雀搜索算法 SSA 对 BP 神经网络优化,得到最优的权重值和偏置项;最后对比分析 SSA-BP 神经网络和 BP 神经网络对边坡稳定性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SSA-BP算法的预测误差要小于BP算法,优化后的网络模型预测值更接近于实际值,麻雀搜索算法 SSA对BP神经网络的优化是有效的.

    区域地质学麻雀搜索算法SSABP神经网络边坡稳定性

    沿河路段大型堆积体滑坡失稳研究

    王琦姜波曹俊蔡龙...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降雨及河水位升降对沿河路段堆积体稳定性影响,以蓉遵高速 K347+560-K347+870 段滑坡为例,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滑坡失稳机理.结果显示,随着降雨及河水位上升,滑坡中前部孔隙水压力增幅大于后部;全年稳定性变化规律表现为降雨强度增大,河水水位持续上涨,坡体稳定性降低,降雨强度减弱,河水位缓慢回落,坡体稳定性上升;进入汛期受强降雨影响,赤水河水位出现骤升骤降的特点,单日最大降幅达 2.65 m,稳定性变化规律与全年相反,表现为河水骤升,坡体稳定性增大,河水骤降,坡体稳定性减小.

    堆积体降雨孔隙水压力稳定性

    基于YOLOv5的钢桥面多类别病害检测方法

    吕惠王民彭祝涛尚飞...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钢桥面检测中出现的病害种类繁多、形状多样等问题,对照路面病害检测评定标准,需找到并训练一种适合实际钢桥面养护作业的钢桥面病害识别算法,满足全面自动化检测钢桥面病害的应用要求.文中通过多功能检测车采集钢桥面图像,并利用 labelimg 标注 9 种病害建立自制数据集,采用 YOLOv5 算法完成检测模型训练.结果表明,YOLOv5 模型的病害检测精确率可达到 80%,其中,对于裂缝类病害的检测精度相对较低,块状病害的检测精度较高.

    钢桥面病害目标检测YOLOv5裂缝

    基于MATLAB环境下的沥青道面表观纹理重构和分形特征研究

    侯凤敏万海峰齐鲁杰时圣辉...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道面微观构造对于道面抗滑性能的重要性,文中选取变化关键筛孔的 8 条曲线,进行试样成型研究.借助纹理激光仪 AMES 进行表观纹理提取,运用 MATLAB 软件三维重构技术,并使用分形理论的盒子计数法,研究纹理参数与抗滑性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MATLAB软件重构三维模型高精度还原沥青道面的表观形貌,道面构造参数与抗滑性能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为后续预测道面长期抗滑性提供保障.

    沥青道面三维纹理重构抗滑性能分形维数点云数据处理

    强地震作用下的山区公路超高填方挖台阶影响研究

    马康彭小勇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公路陡斜坡填方失稳多表现为填方沿基底滑移情况,在填方基底开挖台阶为增加填方沿基底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文中采用极限平衡中的萨玛法,对强震区超高填方的基底开挖台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计算分别对比了台阶宽度和台阶倾角的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合理的开挖台阶能大幅提高强震区斜坡高填方的稳定系数;②台阶倾角对稳定性的影响幅度较大,稳定系数随台阶倾角的增大而大幅增大;③台阶尺寸对稳定性的影响幅度较小,稳定系数随尺寸的增大而略微减小;④台阶开挖主要针对路基与基岩接触条件较差的工点,以提高抗滑能力.

    岩土工程地震作用超高填方稳定性挖台阶GEO5

    36t压路机填石路基施工工艺与压实质量控制研究

    矫芳芳李小勇
    32-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 36t压路机下填石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进行填石路基现场试验,选取 4 组工况、2 种松铺厚度和 5 种检测指标进行填石路基超厚层快速施工工艺与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36 t压路机振动荷载在填石路基路表 0.9m深度范围内产生的应力较大;采用 36t 压路机静压 1 遍、强振碾压 2 遍、弱振碾压 2 遍、静压 1 遍收尾压实效果最好;85 cm 的松铺厚度为匹配施工工艺的最优松铺厚度;动态变形模量检测效率高,与孔隙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建议采用动态变形模量作为填石路基的检测指标,软质岩石填石路基下路堤动态变形模量指标建议控制在 69MPa以上.

    填石路基有限元36t压路机施工工艺松铺厚度控制指标

    花岗岩类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周勇许新权李善强吴传海...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配合设计方法的不足,引入混合料目标级配的概念,提出填充料、嵌挤料、骨架料等配合比设计专用名词.以广东省普遍应用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级配范围为基础,采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建立 9 条运营良好的高速公路花岗岩类混合料填充料、嵌挤料、骨架料等相关通过率与 7d无侧限强度关系,并拟合各强度影响因素与无侧限强度之间的关系(校正决定系数 Adj R2=0.917 8),构建了花岗岩类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解决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级配设计目标不明确、经验要求高、设计工作量大等问题,且可在设计初期预估无侧限强度.

    花岗岩配合比设计目标级配强度方法研究

    沿海软黏土路基土石坝稳定性及地震响应研究

    刘长伟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东南沿海地区某软黏土路基土石坝工程,并基于简化 Bishop 法、二维稳态渗流控制方程及动力响应运动方程等理论,采用有限元手段研究了深厚饱和软黏土中土石坝在快速加载、稳态渗流工况下的稳定性及不同Taft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下的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土石坝下游面发生整体失稳的概率大于上游面,而下游面发生局部失稳的概率小于上游面;稳态渗流阶段,流线突变点主要发生于土石坝左侧与地基接触面附近;地震荷载作用下,随峰值加速度增大,土石坝临界滑移面的安全系数具有降低的趋势,且其随地震持续时间的增大模式逐渐由直线形转变为抛物线形.

    沿海路基土石坝稳定性地震响应软黏土

    降雨和地震共同作用下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张虎彭小勇马康
    50-5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降雨和地震共同作用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利用降雨时长、降雨强度,以及地震加速度 3 个主要因子进行叠合分析,基于 GeoStudio数值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因素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降雨主要影响边坡浅层土体孔隙水压力,降雨强度和时间对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有限;地震作用对边坡稳定影响很大,边坡稳定系数随地震峰值加速度增大而降低;降雨和地震共同作用下,填方边坡稳定性明显小于降雨或地震单一作用,叠合作用效果明显;在考虑的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中,地震作用影响最大,降雨时间次之,降雨强度最小.

    高填方边坡降雨地震稳定性数值分析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