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炼制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炼制与化工
石油炼制与化工

汪燮卿 李才英(执行)

月刊

1005-2399

sylz.ripp@sinopec.com

010-62311582

100083

北京海淀学院路18号(北京914信箱9分箱)

石油炼制与化工/Journal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炼油和石化界历史最久的技术类科技杂志。1992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被世界著名检索性期刊CA和EI EnCompass、API等收录。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分析与统计》、《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CO高效加氢转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任亮杨平张奎严张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高效加工催化裂化柴油(LCO)中大分子芳烃一直是炼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大分子芳烃化学反应网络为基础,通过催化材料、工艺技术和反应工程等集成创新,先后开发了中压加氢改质MHUG技术、LCO加氢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芳烃的RLG技术.MHUG技术加工LCO、焦化汽柴油等劣质原料,通过芳烃加氢饱和、开环反应得到高十六烷值的清洁车用柴油和高芳烃潜含量的石脑油;RLG技术加工LCO、重芳烃等原料,通过芳烃选择性加氢饱和、选择性开环、断侧链反应得到小分子芳烃(BTX),从而得到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或BTX抽提料.该平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我国柴油质量升级、油转化、降低柴汽比、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芳烃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加氢裂化MHUGRLG

    催化裂化油浆柔性脱固技术(RSFF)侧线试验和工业应用

    牛传峰龙有武文斌胡志海...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催化裂化油浆柔性脱固(RSFF)技术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 kt/a油浆脱固侧线试验装置上进行了油浆过滤试验.结果表明:侧线试验中脱固油浆产品收率为90%左右,脱固油浆中(Al+Si)质量分数为10μg/g左右,RSFF技术可有效脱除粒径小于1 μm的颗粒;在过滤开始阶段,过滤压差快速上升,然后缓慢上升,压差拐点与进料量呈正相关关系;提高再生触发压差可有效延长过滤周期.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在茂名外联石化有限公司300 kt/a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脱固油浆产品平均收率达到92%以上,脱固油浆中灰分为100 μg/g以下,灰分脱除率达到98%以上.RSFF油浆脱固技术不需要大量物流循环,对设备磨损低,既适用于加工直接来自催化裂化装置的油浆,也适用于加工来自罐区的油浆甚至外购油浆.

    催化裂化油浆柔性脱固过滤侧线试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Co2制轻质烯烃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13页

    芳烃抽提蒸馏工艺(SED-BTX)的开发与应用

    赵明蹇中立田龙胜唐文成...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相平衡数据包及过程模拟系统,开发了以加氢处理后的催化裂解加氢汽油为原料的芳烃抽提蒸馏(SED-BTX)新工艺.该工艺以抽提蒸馏为核心,将抽提蒸馏与液液抽提进行有机组合,利用各自的优势,既节能降碳,又实现轻质芳烃(BTX)产品高回收率、高纯度的目的.SED-BTX工艺在350 kt/a工业装置上应用一次开车成功,结果表明:苯产品收率达到99.9%,纯度(w)达到99.99%;甲苯产品收率达到99.9%,纯度达到99.98%;抽余油中非芳烃质量分数大于99.3%,环丁砜质量分数小于1 μg/g;包括精馏部分在内的全装置综合能耗为56.6 kgOE/t(1 kgOE=41.8 MJ),相比传统的液液抽提工艺降低25%.

    催化裂解汽油芳烃抽提蒸馏

    重整生成油管式反应器液相加氢工艺(FITS)的工业应用

    董晓猛田钰森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石化公司1.0 Mt/a连续催化重整装置苯产品白土预处理工艺精制深度不够、重组分产量大、白土失活快以及二甲苯加氢系统工艺流程较复杂、能耗大等问题,采用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和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重整生成油管式反应器液相加氢工艺(简称FITS工艺)对重整生成油进行脱烯烃处理.该工艺利用氢气纳米级微孔分散技术,使氢气在油相中均匀分散,能有效脱除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满足苯产品溴指数小于20 mgBr/(100 g)、混合二甲苯产品溴指数小于50 mgBr/(100 g)的控制要求.FITS工艺的成功投用,可以停用精制苯的白土罐、二甲苯的加氢单元,大幅降低了芳烃处理单元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催化重整生成油加氢混合二甲苯脱烯烃降本降耗

    Oxylus Energy公司开发在室温下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电催化技术

    许建耘
    25页

    美国政府批准从2025年起扩大E15汽油的使用范围

    程钰丹
    25页

    延迟焦化装置溢流冷焦过程问题分析及技术改造

    李林宋福荃杨万强张剑...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某石化公司1.2 Mt/a延迟焦化装置溢流冷焦过程中存在的冷焦水带油导致冷焦热水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较高的环保问题,将溢流冷焦工艺改造为泡焦冷焦工艺.通过在接触冷却塔回流罐罐顶挥发线上增加蒸汽抽空器,将焦炭塔冷焦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油气抽至分馏系统,利用冷焦水的汽化潜热带走焦层中的热量,实现焦炭塔的泡焦冷焦.焦炭塔泡焦冷焦技术改造完成、投用后,焦炭塔冷焦时间在12 h内可以达到放水条件,对装置生产周期没有影响;冷焦过程中冷焦热水罐罐顶VOCs质量浓度从352.8 mg/m3下降至1.6 mg/m3,冷焦水中油质量浓度从20~70 mg/L下降至1~10 mg/L;污油罐的污油量每天减少30 m3,说明冷焦过程中的油气较多地被回收至分馏系统,从而减少了随冷焦水带出的油气量;1.0 MPa蒸汽能耗增加4.13 MJ/t,电能耗减少2.04 MJ/t,总能耗增加2.09 MJ/t,对装置能耗影响较小;石油焦挥发分略有上升,能满足指标要求.焦炭塔采用泡焦冷焦工艺后,解决了原溢流冷焦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实现了装置的环保运行.

    延迟焦化冷焦水泡焦冷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4.0 Mt/a环烷基油加氢裂化装置多产重石脑油的实践

    周泽腾郑港西方友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 Mt/a加氢裂化装置采用RN-410C/RHC-210/RHC-220催化剂级配,通过分馏系统改造进行了多产优质化工原料的产品结构升级.标定结果表明,以焦化蜡油掺入量(w)为20.16%、氮质量分数为0.184 6%、密度(20 ℃)为0.910 g/cm3的混合蜡油为原料,在入口总压力为15.18 MPa、精制段和裂化段平均温度分别为385.6 ℃和389.3 ℃、采用一次通过流程的条件下,氢耗为2.98%,重石脑油收率为35.23%,尾油收率为10.69%.石脑油、喷气燃料、柴油产品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其中喷气燃料烟点可达30 mm,柴油十六烷指数可达72.3、多环芳烃质量分数为1%,尾油BMCI为12;装置能耗为21.91 kgOE/t(1 kgOE=41.8 MJ),达到同类装置先进水平.重石脑油选择性从上周期的77.3%提高到了本周期的84.2%,表明催化剂级配及反应分区调控效果明显.

    环烷基加氢裂化重石脑油喷气燃料尾油

    费-托合成油加氢裂化催化剂RCF-1的开发与工业应用

    董松涛李猛王锦业梁家林...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工费-托合成油,在优化酸性材料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介孔硅铝组分的基础上,开发了费-托合成油加氢裂化催化剂RCF-1,该催化剂具有温度敏感性低和中间馏分油选择性高等特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以RCF-1催化剂为基础,使用低温法费-托合成油加氢提质CFHL技术,异构加氢裂化单元生产的柴油馏分十六烷值为76,凝点为-33 ℃.稳定加氢和异构加氢裂化石脑油馏分适合作为蒸汽裂解料.

    加氢裂化费-托合成油柴油中间馏分油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