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农业大学

金宝莲

双月刊

1008-9713

999www@126.com

024-88487082 88487083

110161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三月创刊,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传播和交流科学观点、发表创新理论和展示科研成果的学术媒体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家国情怀:传承发展、对青年的教育价值和培育路径

    辛如彬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新时代对家国情怀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新时代家国情怀.新时代家国情怀对青年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能够帮助青年树立理想信念,塑造良好道德品质,激发奋斗精神.培育青年家国情怀要守好学校育人主阵地,在家国文化知识普及中做好青年的价值引导;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在家风家教建设中涵养青年道德素质;要增强青年内生动力,在创造美好生活实践中实现立身报国的理想.

    新时代家国情怀青年

    企业家精神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实践体系研究

    熊磊章琦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讲好创业基础课程的应有之义,更是引导大学生"走近创业、认识企业、理解商业、开创事业"必备内容.现有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还十分缺乏.由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创业基础课程的育人作用受到了限制.在构建创业基础课程思政"12345"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而从理念融合、知识融合、路径融合三方面探索建立了企业家精神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实践体系.以期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创业基础课程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借鉴.

    创业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企业家精神教学改革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杨柳许晓辉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外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构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外语语言教学的特点,使其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至关重要.从教学内容、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深入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实践,提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建设路径,使大学外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着力构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混合教学模式下风景园林制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冮明鸣金煜侯阳李智辉...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全过程,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风景园林制图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探索了智慧树和BOPPPS混合教学模式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研究,精选制图教学思政案例,优化思政与教学的有机融合,运用BOPPPS模型将制图课堂拆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模块并以此展开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混合教学模式风景园林制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数字素养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影响效应与机制

    刘博吴东立
    15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素养成为影响农村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素养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提升数字素养对低收入群体有更高增收效应,有利于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禀赋和地区差异会影响数字素养的作用效果,在低受教育水平群体、年轻群体和东部地区中,数字素养的提升能更显著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提升数字素养还能够促进农村居民信息的获取和社会资本积累的增加,进而促进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缩小.对比,提出继续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培训,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共同富裕数字素养数字经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分位数模型

    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新时代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张晶
    17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合作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审视和把握新时代农民合作社,实现共同富裕是其根本价值追求,因地制宜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实行民主平等是其内部治理的基本方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是其担负的重要使命,增强服务能力是其努力的主要方向.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看,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队伍亟待壮大、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科技支撑有待强化、扶持力度有待增强等.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应从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注重运用科技手段、加大政府扶持监管力度等方面着手.

    科学社会主义农民合作社共同富裕

    基层善治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刘卫平郭心悦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产业发展需要依靠基层善治的"护航".本研究在阐释基层善治的核心要义及其对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善治理论和典型案例剖析基层善治在破解乡村产业基础要素供给、技术链接、市场化等方面困境的实践路径.基于此,应通过践行弹性化、精细化和多元化等善治理念,实现基础要素有效保障、关键技术链接与市场化整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迈向更高层次.

    基层善治产业振兴基层治理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2022年文献计量分析

    王立新潘香岑于依洋刘凤侠...
    184-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2022年共30年发文进行文献计量评价与分析,包括载文量、基金资助文献量、基金资助类别、文献所属栏目、文献所属学科、关键词分布、作者及发文机构分布和2022年期刊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30年时间范围内,《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总文献量为4313篇,其中园艺、农作物、植物保护和农业基础科学等领域发文量较大,占比分别为16.7%、12.9%、12.0%、11.1%,与沈阳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及发展趋势相符合,同时获基金资助论文占比逐年提高,科研论文学术水平、期刊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随之增加,但作者及发文机构过于单一,距国内高水平期刊仍有差距.对此,提出聚焦热点课题、凸显学术创新、提高影响力指数等对策建议.

    文献计量学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载文量自然科学

    从"文化下乡"到"文化在乡"转变的重要价值与实现路径——以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

    胡玲玲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文化下乡"到"文化在乡"转变的命题,符合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发展要求.从"文化下乡"到"文化在乡"转变表现在外来式到内生式的转变、农民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短效育入到长效育人的转变,重要价值体现在推进乡村文化自觉自信、激发农民文化主体性、彰显和美乡村时代图景,实现路径可以通过文化设施和服务完善、乡村文化人才振兴和乡村文化数字化推动"文化下乡"到"文化在乡"的转变.

    "文化下乡""文化在乡"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遗产旅游视角下箬岭古道沿线乡村建设研究

    罗连杰张国芳
    200-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遗产旅游与乡村建设存在深度融合的互动关系.箬岭古道连接黄山市歙县许村镇、黄山区谭家桥镇和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聚集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和资源,可以刺激和带动沿线乡村旅游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以箬岭古道为空间联络基础,分析沿线乡村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古道文化遗产活化不足、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不足、各乡村旅游异质性不强、乡村建设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从重视可持续的文化旅游开发和管理、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农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改善乡村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古道沿线乡村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箬岭古道全域旅游文化遗产旅游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