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zhqkyx@163.com

0552-3051890

233004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中华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刊物宗旨: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分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艳芳丁京于园园蒋楠楠...
    326-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探讨不同潜在类别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安徽省三所医院共601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应对问卷、知觉压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可以分为"消极组"(C1)、"积极组"(C2)、"高积极-高消极组"(C3)3种潜在类别;不同类别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在人均月收入和居住地、知觉压力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积极组",领悟社会支持(OR=0.957,P<0.001)得分水平越高出现在"消极组"的可能性越小,知觉压力(OR=1.069,P<0.01)得分水平越高出现在"消极组"的可能性越大;相对于"积极组",居住地为农村(OR=1.510,P<0.05)出现在"高积极-高消极组"的可能性较大,知觉压力(OR=1.097,P<0.001)得分水平越高出现在"高积极-高消极组"的可能性越大;相对于"消极组",领悟社会支持(OR=1.043,P<0.001)得分水平越高出现在"高积极-高消极组"的可能性越大,人均月收入<3 000元(OR=0.431,P<0.05)出现在"高积极-高消极组"的可能性小.结论 本研究识别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种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专业护理人员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其不同应对方式潜在类别的心理特征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

    应对方式知觉压力领悟社会支持潜在剖面分析乳腺癌

    专科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短波紫外线对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的影响

    蒋青玉韦嘉章李湘黄晓艳...
    33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癌专科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短波紫外线促进患者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创面愈合的疗效,为医疗工作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2021年6月-2022年7月首次接受治疗的63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鼻咽癌专科护理干预模式,并在放疗出现口腔黏膜炎时采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患者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炎发生严重程度、康复时间、因口腔黏膜炎引起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口腔黏膜康复总时间[(10.9±0.9)d vs.(12.9± 3.3)d]、口腔疼痛持续时间[(9.0±0.9)d vs.(11.0±3.0)d]、住院总时间[(59.5±3.4)d vs.(65.7±9.5)d]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专科护理干预模式联合短波紫外线治疗可降低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加速口腔黏膜损伤的康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鼻咽癌放化疗口腔黏膜损伤短波紫外线

    网约护士接单知信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莘莘苏翔逸郑小冬柳琼...
    335-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网约护士接单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网约护士的管理、促进接单积极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1-3月在温州市选取4所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医院的286名网约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网约护士接单知信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网约护士接单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 网约护士接单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分别为(62.73±12.24)分、(61.87±11.96)分和(29.61±4.12)分.网约护士体面劳动感知得分为(48.96±8.62)分,各维度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发展、工作岗位、工作氛围、职业认可和工作回报.职称和从事网约护士时间均是接单相关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家人支持度、体面劳动感知和从事网约护士时间均是接单相关信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体面劳动感知和家人支持度均是接单相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关注网约护士的体面劳动感知,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对不同职称的网约护士进行分层培训与管理,减少接单行为对家庭的影响,引导网约护士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互联网+护理服务网约护士体面劳动感知接单知信行

    FMEA模式在乳腺癌患者癌性伤口和术后恢复中的应用

    周玉童宗培王莉周均凤...
    340-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癌性伤口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FMEA组(43例,采用FMEA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癌性伤口恢复情况、疼痛、患肢功能恢复、焦虑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FMEA组渗液颜色正常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x2=4.674,P=0.031),渗液气味显著低于对照组[(2.14±0.67)级vs.(2.58± 0.74)级,t=2.890,P=0.005],渗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3、7天,2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FMEA组各时间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肢活动角度均显著提高(P<0.05),且FME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FME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EA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02%(40/43)vs.76.74%(33/43),x2=4.440,P=0.035].结论 FMEA模式预防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伤口与上肢功能恢复,缓解疼痛及焦虑.

    乳腺癌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癌性伤口术后恢复

    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陶科伟付康戴慧敏沈珂妍...
    34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3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睡眠效率[(83.23±5.22)%]高于对照组[(78.25±6.34)%],总睡眠时间[(399.45±20.34)min]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时间[(129.23±15.23)min]长于对照组[(369.90±35.21)min、(108.45±13.42)min],觉醒时间[(38.90±6.78)min]短于对照组[(45.77±5.09)min,t=4.068、5.090、6.867、6.737,P<0.05];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减轻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改善疾病应对方式.

    精神分裂症多元化睡眠护理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干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

    儿童咽峡炎链球菌感染致重症肺炎、包裹性脓胸1例并文献复习

    韩美林徐忠朱秋皎周利兵...
    349-35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咽峡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SA)感染致儿童重症肺炎、包裹性脓胸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儿以"发热、呼吸急促"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两肺炎症,肺实变伴部分肺不张,两侧包裹性胸腔积液,经及时诊断及早期抗感染联合外科胸腔镜手术治疗,患儿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2.5个月,患儿肺部病变基本吸收,无后遗症.

    重症肺炎咽峡炎链球菌脓胸儿童

    1例脑小血管病的"健-全-专"诊疗思考

    章桂芬童钰铃郭谊
    35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小动脉闭塞所致的脑小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30%,脑小血管病多起病隐匿,其治疗、预后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有所不同.近年来,对于脑小血管病的认知越来越深入,2021年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但是全科医生对此疾病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管理存在盲点.本文通过介绍1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诊治及随访过程,以帮助全科医师提高对于这种疾病的认识,尤其是针对脑微出血的处理,同时展示"健-全-专"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此类患者管理上的运用.

    脑小血管病全科医生病例管理

    《中华全科医学》第五届审稿专家团队成立大会纪要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社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