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张大通

双月刊

2095-0942

gwgc@petrochina.com.cn

0459-5903588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康路42号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石油石化绿色低碳》(CN10-1378/TE)原名《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CN11-5999/TQ),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围绕绿色低碳主题,宣传解读有关政策法规,反映国内外动态,展示并研讨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我国炼油和成品油市场回顾及2024年展望

    张硕杨晨李雪乞孟迪...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国内成品油行业完成疫后复苏的爬坡过坎.随着宏观经济回暖、用油行业需求逐步恢复及出行活动回归正常,成品油消费迎来复苏,整体消费超疫情前水平;而供应侧,产能增长放缓,企业生产负荷在需求回升、效益好转的带动下大幅回升,攀升至历史高位;同时,替代资源强势发展,气价下行带动车用LNG经济性好转,新能源汽车自主扩张动力全面形成.2024年,成品油产业链在继续修复的基础上深化转型发展.预计国内成品油消费徘徊于低速增长通道,汽油小幅增长,航煤继续恢复,柴油略降;国内炼油产能继续增长;市场经营环境有望在政策持续系统化、全面化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优化.

    成品油消费炼油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新能源汽车行业监管

    燃料油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

    王天翮马俊睿王若瑾黄宁...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来看,随着碳中和目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世界燃料油供需两端总体将呈收缩态势.近期以来,受到疫情冲击、地缘局势等影响,全球与中国燃料油需求结构均呈现较大变化,特别是中国低硫燃料油的扩能导致区域市场规模增长显著.航运领域是未来中国燃料油市场发展的重点,尽管受到替代燃料的影响,但在经济贸易增长、地缘关系变化与货物流向重构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外贸船加油市场有望取得进一步发展.

    燃料油清洁替代燃料外贸船燃供应需求IMO航运市场

    PDH产业发展现状及预测

    王丽敏隋谨伊吕晓东
    13-1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约21%丙烷用于化工生产.由于北美等地C2产业链利润高于C3,出口丙烷效益优于下游生产,北美和中东地区成为全球丙烷资源主要输出地.全球PDH装置产能的大幅增长也带动原料丙烷贸易增加,助力丙烷价格高位运行,同时需求增速保持低位.新增PDH装置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在2014-2016年经历了第一轮扩能高峰期,2019年开启第二轮PDH建设热潮.未来丙烯整体供应远超下游消费增速,过剩态势逐渐显现,直接影响PDH装置丙烯未来盈利水平.

    丙烷PDH装置丙烯供应需求价格毛利

    光伏产业含氟废水及工业处理方法进展

    王广磊
    17-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多晶硅和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氟废水,且污水处理排放含氟标准日益严格,因此光伏废水处理成为光伏企业工艺升级的重点领域.该文总结了现有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对各类含氟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多维度对比,并从企业角度探讨了高效、经济、工业化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分析了混凝沉淀法和混凝吸附法最新工艺处理流程及效果,提出了含氟废水处理工艺发展方向,对我国光伏企业升级污水治理工艺、实现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具有借鉴意义.

    多晶硅光伏含氟废水处理环保混凝沉淀法

    铁基芬顿体系的研究进展

    孙梦颖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传统芬顿反应工艺,通过不同的改善方法增强了铁基芬顿体系的反应性能,添加螯合剂等试剂以扩大其适用pH值的范围,并加速Fe3+转化为Fe2+的转化速率.开发非均相体系,克服均相体系中铁离子的析出沉淀、pH值适用范围小的缺点,同时与电化学、微生物降解等工艺结合,提高体系的催化性能.

    铁基芬顿体系螯合剂非均相反应体系电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催化性能

    优选催化剂实现HPPO装置减碳目标

    王福安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不同使用规模TS-1、MWW、HTS分子筛催化剂性能可知:中国石化HTS工业规模催化剂H2O2转化率98.5%,PO选择性98.5%,PO收率97.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采用中国石化自动切换串联反应器模式专利技术,反应器切换时间从120~300 s降低到0.1s.生产规模100~600 kt·a-1环氧丙烷HPPO工业装置设置反应器数量2~12台,折算二氧化碳减排量147.76~5 319.30 tCO2·a-1.随着HPPO工业装置生产规模增加,二氧化碳减排量提高幅度400.17%.今后应重点研发HPPO工业装置大型环氧化反应器和大型分离设备,从而解决大型HPPO生产装置"工程放大效应"问题.

    环氧丙烷装置双氧水催化剂减碳

    硫转移剂对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热平衡的影响

    樊继磊张泽石
    33-3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硫转移剂是实现催化裂化烟气脱硫的理想方式.近年来,有关硫转移剂在催化裂化装置工业应用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有关应用过程中对装置热平衡影响的研究较少.该文根据JF-SN1P硫转移剂在某公司2.8 Mt/a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实际,量化分析了JF-SN1P硫转移剂对催化裂化装置热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JF-SN1P剂有促进CO燃烧转化成CO2的助燃作用,可使催化裂化贫氧再生段CO含量由6.8%降至3.5%,CO2含量由13.2%升至16.4%;焦炭在贫氧段完全燃烧比例随之增加,贫氧段烧焦放热增加,总反应再生烧焦放热增加,占总烧焦放热比例增加9.98%;贫氧段再生烟气中可释放的CO燃烧热量减少,为使余热锅炉炉膛温度保持稳定,需提高瓦斯消耗量以达热平衡.

    催化裂化两段再生硫转移剂热平衡助燃

    填料性质对催化裂化油浆静电分离效率影响冷模试验研究

    李亮亮孟鹤李义鹏兰琦...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静电分离法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固含量影响因素,采用自制静电分离器试验装置,研究填料直径和材质对催化油浆中催化剂固体颗粒脱除效率影响规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填料直径和材质对其接触点处电场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浆中固体颗粒分离效率随填料直径增大而降低,氧化锆填料的分离效率最高,玻璃填料的分离效果最差.随填料直径和填料相对介电常数增大,填料接触点处的电场强度增大.在不同材质填料物化参数中,填料相对介电常数对油浆中固体颗粒静电分离影响过程起主要作用.

    催化裂化油浆催化剂固体颗粒静电分离填料电场强度分离效率冷模试验

    乙烯装置甲烷化工艺运行对比分析

    胡根洋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公司两套乙烯装置均通过甲烷化工艺除去粗氢中少量的CO,不同之处是两套装置分别采用高、低温甲烷化技术路线.该文重点对两种工艺路线的运行情况进行概述和比较,对比发现两者运行指标均良好,但使用低温甲烷化工艺,装置运行能耗更低,装置运行也更加平稳、安全.

    乙烯装置催化剂运行分析工业应用节能降耗

    基于ACM丙烷脱氢反应过程的模拟

    苏佳林王韧韧刘琼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动力学方程参数,在ACM环境中建立了丙烷脱氢的反应器模型,分析了反应器温度分布、丙烷转化率、反应产物组分沿反应器径向和轴向的变化.将ACM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封装后导入Aspen中,在Aspen环境中建立了丙烷脱氢反应工段四台串联反应器(1#~4#)的流程,分析了反应器出口温度、进料H2/HC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3#、4#反应器入口温度对提高丙烷转化效率要高于1#、2#反应器;提高4#反应器入口温度丙烯选择性降低最少,其次是3#反应器.降低进料中H2/HC的比例有利于丙烯的生成,提高丙烯产量,但同时会加速催化剂上焦炭的形成,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需要对丙烯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做均衡考虑.

    ACM丙烷脱氢Aspen流程模拟反应动力学流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