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夏有为

月刊

1006-7167

sysy@mail.sjtu.edu.cn;sysyyt@163.com

021-62932875

200030

上海华山路1954号交大教学三楼456、457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ourn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之一。本刊始终追踪实验室工作中的新技术、新经验、新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刊物已入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氨硼烷催化水解制氢综合实验设计

    武美霞杨肖萌王俊丽张三兵...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需求,设计了氨硼烷催化水解制氢综合探索性实验.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新型镍硼纳米催化剂,将其用于氨硼烷水解催化反应,考察催化剂用量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根据阿雷尼乌斯公式测定反应的活化能.通过探索性操作完成整个实验流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催化剂的化学还原法制备技术,还可以强化和巩固利用化学动力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氨硼烷储氢材料制氢实验教学

    面向轨道智能交通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教学平台设计

    叶涛郑志康郝天成徐欣宇...
    152-158,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轨道智能交通中的入侵异物智能检测为对象,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教学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异物入侵检测模型,并结合人工智能和机械设计等交叉学科专业知识,自主研发了 一种小型轨道异物入侵智能检测系统物理样机,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高效轨道异物入侵检测.实验和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平衡了检测速度和精度,在NVIDIA GTX1080Ti平台上对自建轨道异物入侵数据集的平均检测精度为96.1%,检测速度为209 FPS.通过上述大创实践教学平台的设计、实施和考核,培养和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智能视觉检测轨道交通异物检测样机机械设计实践教学平台

    微流控创新实验设计与仿真实践

    李强朱浩玮卢少波雷毛...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微流控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在生物检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了 一套微流控实验研究与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对实验结果进行机理分析.通过两相流控制实验演示和仿真实践,有效拓展了传统实验教学场景,丰富了实验教学形式.分析了液滴破碎与4种离散相流型转变的机理,探讨了液滴的数字化控制规律,有效降低了液滴形成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

    微流控技术可视化实验OpenFOAM教学实践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分类器实验教学设计探索

    昝风彪陈达刘昕孟轩...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一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新型OBE教育模式.以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为导向,引用经典课题实践案例,并将其分解成不同难度题型,引导不同基础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基于Python编译器的分类器仿真实验模型,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学习效率.通过此互动式、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不仅充分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使得教师通过课堂氛围灵活的分配教学计划以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更好地完成教学成绩.

    Python分类器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

    公安实践教学中数字化标本库的构建与应用

    张婷夏鑫鑫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提出在公安实践教学中建设数字化标本库的构想.以虚拟仿真教学中的毒品数字化标本库构建与教学组织应用为例,探讨公安数字化标本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内涵,提出适合公安特色数字化标本库内容和标准化建设的建议,采用资源利用、整合、共建等高效节约办法,注重数字化样本库和数据库同步开发使用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标本库具有线上自学、线上线下教学、终身学习等优势,可启发公安教育智慧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公安实践教学标本库数字化构建

    新工科背景下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陈靖孔勇发徐音陈宗强...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为核心,提高新工科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物理实验综合素养.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改革、评价方式的优化等全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将物理知识与工科相关的科学前沿相结合,充分体现物理实验是新工科研究基础的特征,使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验的能力,为未来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提供支撑.同时,改革也促进了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提升,获得师生双向满意的教学效果.

    近代物理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Three.js的大学物理在线仿真实验开发

    曲典严华刚张智河许莉莉...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Three.js是用JavaScript编写的基于WebGL的在线三维场景和动画的开发引擎.为了使学生能在线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探索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操实验课时的有效利用,采用Three.js提供的JavaScript库函数来开发分光计实验和密立根油滴实验等在线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该仿真实验,学生能在实验课之前对实验的原理和操作细节有具体了解,从而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这些仿真实验也可以作为由于其他原因无法实现线下实验的一种替代教学实验方案.以Three.js为开源开发的物理在线仿真实验平台可推广.

    大学物理在线仿真实验自主学习

    面向智慧交通的物联网实验教学探索

    王亚平余贶琭滕永平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交大"双一流"智慧交通学科领域建设的优势基础,将物联网工程专业与智能交通应用相结合,设计面向智慧交通行业需求的"一中心二融合三依托四环节"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交通行业特色为牵引、产学研融合和高校特色为支撑,探索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内涵构架;以科技前沿为导向,加强科教协同合作,实现新工科模式下物联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智慧交通行业背景深度交叉融合;设置具有反馈调整修复的可持续改进运行机制,对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实验教学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优化,为交通强国战略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新工科物联网智慧交通实验教学

    地球物理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与应用

    贾剑钢张文颖张煜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教与学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以"构造地震响应观测与震源过程分析"地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为例,从实验目的、教学模式、实验方法和教学特色等方面阐述地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旨在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为教与学的改革提出新的思考.

    虚拟仿真地球物理构造地震教学改革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设计与实践

    刘红梅李可意韩永萍侯春娟...
    19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依据"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反向设计课程目标.围绕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评价学习成效,并基于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形成"实施-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教学过程引入"工艺优化驱动教学"的项目式教学法,与"专业综合实验""科研实践"等实践环节形成跨课程教学联动,以实践环节中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实际需求推动"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课下实践,将零散的知识体系化,碎片化的应用系统化,着力提升学生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模拟预测以及方案优化能力.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项目式教学跨课程教学联动课程目标达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