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马毅

双月刊

1004-0560

stxb@syty.edu.cn

024-89166377

110102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金钱松东路36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G8体育类综合性期刊,其宗旨是以沈阳体育学院的学术研究及成果为支撑,以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主,突出反映冬季项目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成就,鼓励对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力求全面和深入地反映学院的教学、科研训练水平,使其成为展示学院学术成果、提升学院学术地位和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动健康视域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发展的要素结构、现实瓶颈与纾解策略

    韩征强邹青海孙玉玉陈海平...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基于钻石模型深度剖析主动健康视域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发展的要素结构、互动机制及地方实践经验,审视地方发展瓶颈,并提出纾解策略.目前我国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发展面临的现实瓶颈:政府主体层面的政策体系有待细化,尚未构建协调发展机制;生产要素层面的服务供给保障匮乏,生产要素能力薄弱;需求条件层面的健康认知观念固化,健康管理意识不足;组织要素层面的外部支持环境有待改善,组织要素活力不足;支持性产业层面的健康产业链不健全,配套服务供给失配.据此提出纾解策略:增强政府赋能作用,健全政策制度保障机制;强化高级生产要素赋能作用,健全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深度挖掘全人群健康需求,完善健康促进保障体系;打造优质健康服务环境,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拓展支持性产业,促进软硬件供需适配.

    主动健康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钻石模型数字健康健康中国

    体育科技的正当性之思与伦理重建

    解忍
    81-8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在体育中应用的意义生成构成了体育科技正当性思考的主要内容.依据既往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主义与形式主义分别对体育科技进行判断,二者虽然难以形成一致的定论,却也为重新认知体育本体与体育伦理之间的关系铺垫了一定的哲学基础.体育本体建立在体育伦理中的人性呈现之上,后者为前者蕴生着感性的激发、理性的意志、规则的遵从和审美的追求4 个要素.然而,以"本体-自然主义"为代表的符合论和"本体-重塑主义"为代表的超越论两种体育科技伦理进路,各自从顺应与挑战体育本体的理论视野来思考体育科技的正当与否.针对二者的分离,特将其重新凝回到现实过程之中,通过知识经验的迁移以确保体育科技伦理的包容性,为科技融入体育提供了一种可能;以体育本体为基底反视体育科技伦理的规范性,为科技的规范融入提供了一道屏障.基于此,体育科技伦理的正当性之思实则是从普遍思维到具体应用的转换,并得出专属于体育领域的伦理总结.

    科技体育本体体育伦理自然主义重塑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科技风险的法律治理困局、框架与路径

    马天一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体育科技成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体育科技在赋能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学校体育时也存在伴生风险.中国式现代化的体育科技风险治理应致力于实现伦理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协同,完善以事后问责为核心的法律治理是当前体育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现阶段,我国体育科技风险的法律治理面临法律规范缺位、法律归责机制阙如、法律责任形式单一等困局.为破解上述困局,本研究基于《体育法》的基本结构,构建涵盖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相关制度规范的系统性科技风险法律治理框架.结合框架提出治理路径:强化体育科技制度供给,进一步扩张法律规范;优化体育科技责任认定,进一步完善法律归责;深化体育科技柔性治理,进一步充实法律责任.

    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科技体育治理法律治理人工智能归责生物技术风险

    信息生态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舆情风险评估体系、结构框架及管控措施

    王晓晨赵浩楠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体育赛事舆情作为网络社会中愈发受到受众关注和参与的常态化存在,舆情类型多样、舆情演化和衍生风险动态多变.对舆情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结构分析,并提出管控措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大型体育赛事信息生态.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大型体育赛事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共包含4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以及37 个三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和权重测算;构建大型体育赛事舆情风险结构框架,包括舆情主体的群体极化风险、舆情本体的演进扩散风险、舆情客体的危机传导风险以及舆情环境的信息失序风险.基于此,提出明确舆情主体需求、重视舆情本体表现、洞察舆情客体属性、优化赛事舆情环境等风险管控措施,为大型体育赛事舆情风险的科学评估、结构分析及有效管控提供参考.

    信息生态大型体育赛事舆情风险评估管控

    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创新通路

    孙晨李海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具有高联通性、低成本性与可复制性等特征,是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内贸与外贸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本文立足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内外贸管理体制机制、企业经营、业务协同与营商环境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审视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内外贸一体化存在的数字基建规模有限、平台化链接能力不足、技术嵌入缺失、数字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强化数字技术手段嵌入、深化互助互惠合作机制、夯实数字立法制度体系的创新通路,为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内外贸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数字经济体育用品制造业内外贸一体化内在逻辑创新通路

    新质生产力赋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王帅陈洪
    110-11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赋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3 个维度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在梳理逻辑理路与现实困境基础上提出推进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在于技术创新驱动赋能冰雪产业数智化转型、要素优化配置赋能冰雪产业革新升级、产业生态创新赋能冰雪产业绿色发展;与此同时,也存在冰雪高素质人才供需结构不均衡、数据要素潜能挖掘不充分、数智化转型发展条件不足等现实困境.新质生产力赋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应着力加强冰雪产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推动冰雪产业人力资本跃升;深挖行业数据要素潜能,激发冰雪产业数据生产力效能;改善冰雪产业数智化发展环境,创造新质生产力赋能条件.

    新质生产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智化转型数据要素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张晓琳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核心要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深入挖掘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挑战,并提出实践进路.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文化服务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改善不足;文化产业发展失衡,资源开发有待深化;"两个文明"发展不协调,精神文化影响受限;发展方式简单粗放,绿色理念有待践行;对外实践经验总结不够,体育话语权缺失.据此提出实践进路:明确体育文化发展定位,积极提升民众生活质量;认识体育文化产业价值,促进物质财富公平分配;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发挥体育文化育人价值;加强体育生态文化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对外交流经验总结,提高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

    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文化强国

    人工智能赋能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路径研究

    刘炜彭俊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是提升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能力的必然选择.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人工智能赋能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价值功能、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通过创新国际传播场域、优化传播服务、扩充传播主体、增加传播内容供给赋能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商业化内容生产方式曲解精神内核、武术数字化资源供给不足制约人工智能应用、"去中心化"模式引发传播折扣、监督机制缺失引致伦理失序等现实挑战.为此,提出突破路径:平衡商业化倾向,凸显中国武术文化精神内核;补齐武术数字化资源短板,夯实人工智能应用数据支撑;强化专业武术力量支持,消减潜在传播折扣;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监管体系,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

    人工智能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武术文化数字化资源

    数字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张琪琳洪浩
    131-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数字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推动力,对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数字赋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两创"的逻辑关联、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研究认为,在数字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两创"仍面临资源数据储存滞后、网络传播平台桎梏、产业数字创新投入不足、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型受阻、数字化传播方式单一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数字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两创"的策略:以数字技术提升资源保护水平、以数字监管净化网络传播环境、以数字创新助推产业提质增效、以数字化促进教育转型升级、以数字媒体扩展传播方式.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两创"文化数字化

    弓箭技艺与社会互动:宋代山西武庄挽弓的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

    吕慧宿继光李金龙武晓敏...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宋代山西地区传统武术项目武庄挽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武庄挽弓作为一项传统弓箭技艺的历史文化发展动因,并探讨其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路径.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追溯武庄挽弓的历史演变与社会互动过程,从历史起源、军事应用到文化融合,探讨其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角色和意义;深入阐释武庄挽弓在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层面的文化传承,这些文化要素共同塑造了武庄挽弓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社会实践价值;剖析武庄挽弓通过传承策略和集体记忆构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实现文化的持续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认为,武庄挽弓通过推广与教育促进参与行为和文化认同、在地方发展中实现体旅融合等现代转型策略,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为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和保护拓宽新视角,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武庄挽弓弓箭文化传承社会互动现代转型